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司马光》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传统阅读课文。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如何让学生在熟知“经典”故事的同时,体会一种遇到急事不慌张、动脑筋的好品质呢?笔者在学生学习了文本13个认读字、6个会认会写字,并在读通文本的基础上,进行了阅读体验性学习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教学过程:一、比比谁的问号多———培养问题意识《山谷中的谜底》这篇课文,从发现“谜”到揭开“谜底”,充满着悬念和智慧的思考,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产生探究的欲望。学习课文可从质疑课题入手。如:谜底?山谷中有什么谜?怎样揭开谜底?山谷中的谜底是什么?接着教师组织学生对课文作“鸟瞰全景式”的朗读,看他们了解哪些问题,又会产生什么问题。在与文本“远距离”对话中,学生不难发现山谷中特有的现象,知道山谷之谜是什么。但由于个体经验不同,关注点不一样,阅读困惑也不同,教师要再次鼓励学生质疑,如:东坡的雪松为什么能完好无损的保留…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最能体现刘备诚心诚意的句子,感受刘备礼贤下士的精神。二、教学难点:体会描写张飞态度的句子的作用。三、教学过程:(一)自主复习,确定专题1郾说说上节课学会了哪些新词?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听写。如:仰慕、斥责、怏怏而回、数九寒天、谒见摇、辅佐等。2郾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3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还学会了什么?4郾这节课你又想学些什么?5郾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提炼出研读专题:刘备第三次是怎样诚心诚意地拜访诸葛亮的?(二)自主研究,理解体味1郾提出研读要求:(1)自由读课文3—5自然段,画出最能体…  相似文献   

4.
第一课时一、揭题,质疑引导:同学们,天上有几个太阳?对呀,天上有一个太阳,那四个太阳是怎么回事呢?(板书:18四个太阳)(学生齐读两遍)面对“四个太阳”你想说些什么呢?请把你的问题记在读书卡上的“我的问题”栏里。然后,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进入有“四个太阳”的神奇世界,共同解决我们的问题。读书卡课题:四个太阳摇摇摇摇时间:问题提出者我的问题我的想法我的收获过渡:同学们填好了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四个太阳是怎么一回事。二、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郾听课文录音。2郾听完录音,你知道课文的内容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狐狸和乌鸦》时,我按以下的教学思路组织教学,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所思考,在积极合作中有所感悟,在主动探究中有所创新,教学效果明显。具体做法是:一、初读课文摇自主思考1郾读题,自主质疑。齐读课题后,启发学生思考:从课题上看,你想了解什么?学生纷纷回答:我想知道狐狸和乌鸦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怎么发生的?发生的结果是怎样的?通过质疑,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郾初读,理清条理。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理清课文条理的角度思考:(1)狐狸和乌鸦在什么情况下相遇的呢?(2)…  相似文献   

6.
师 :小朋友已经知道了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 ,你们最佩服司马光的什么?谁能从课文中找一个句子来回答老师的问题。(学生迅速翻看课文 ,小声交流)生1:司马光没有慌。生2:司马光没有慌。生3:司马光没有慌。师 :其他小朋友赞成吗?生 :(齐答)赞成。师 :面对这危急万分的事情 ,从什么地方能看出司马光没有慌呢?生 :(读课文)他搬起一块大石头 ,使劲砸那口缸。师 :请小朋友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 ,司马光如果慌了 ,能这样做吗?生 :如果慌了 ,那石头就搬不起来。生 :如果慌了 ,手就抖个不停 ,就没有法子使上劲。生 :一慌 ,浑身就…  相似文献   

7.
好的主干式提问基本特征是问题少而容量大,而且本身就是在为学生提供阅读方法。比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课,我设置了两个主干式问题:①从全文看,文题“爸爸的花儿落了”有哪些含义?②联系课文和你的生活体验,你体会到这句话有哪几种思想感情?要求学生用文本支撑自己的观点。学生讨论得出:“爸爸的花儿落了”实指爸爸的花儿凋零了,爸爸生命的结束,还指“我”在爸爸呵护下的童年的逝去。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第二题结合学生自己的成长经历,体会严父对我”的爱“,我”对父亲的爱,与童年告别的伤感,成长的痛与责任感等等。这样,课文所蕴涵的父…  相似文献   

8.
一、虚假自主。尊重学生的个性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活跃生命的灵性 ,实现自主学习 ,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内涵。而真正的自主往往落不到实处。下面是一位教师执教人教版第十册《放弃射门》导入学文的一个片断 :师 :同学们 ,读了课文后 ,你遇到哪些不明白的问题?生 :福勒为什么要放弃射门?生 :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生 :世界级球星福勒几次放弃射门?生 :……师 :同学们在读书时都动了脑筋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课文 ,解决这些问题 ,好吗?生 :好!师 :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从中读懂了什么?再看一位教师在执教北师大版第一册《…  相似文献   

9.
一、课题导入,引入文本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请齐读课题《哲学家的最后一课》。(学生齐读课题)师:看到这个课题,有什么问题想问吗?生1:哲学家的最后一课是怎么上的?上了哪些内容?生2:哲学家的最后一课是在什么地方上的?有哪些人参加?生3:哲学家的最后一课是在什么情况下上的?……师:你们很爱动脑筋。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课文中,我相信只要你们认真地读课文,就一定会搞明白这些问题的。[点评:问题入手,话题引入,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愿望,使学生自然地进入文本,为学习下文做了很好的铺垫。]二、初读课文,整体…  相似文献   

10.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已成为科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理念。但是对于学生经过精心思考提出的问题,教师如果不能很好地加以处理,甚至置之不理,则很有可能打击学生积极探究的兴趣,使他们感到自己的想法没有受到关注,从而放弃自己的努力。情景一:一位老师在教学“花的构造”时是这样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上课伊始,教师首先向学生讲解解剖盘里有哪几种花,然后问同学们:“你想问关于花的哪些问题?”学生在思考后共提出了三个问题:l郾这些花是什么时候开的?2郾花为什么有五彩缤纷的颜色?3郾这些花是在哪儿生长的?这时教师说:…  相似文献   

11.
教给孩子们学习的方法是我们教学中长期探讨、摸索的问题,也是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减负”的研究课题。根据我教学语文的具体做法,任何类型的课文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第一,从题入手抓题眼。让学生提出想知道哪些问题,本文又要解决哪些问题。如学习课文《飞机遇险的时候》问学生“从题目上你想知道什么?学生会说:想知道是谁的飞机遇险?遇到了什么险?当时乘飞机的人害怕吗?结果脱险没有……教师可  相似文献   

12.
课改的号角响起,“体会”一词便逐渐风靡课堂,有些教师对“体会”不得要领,热衷于提问:“从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读读这段话(课文)你有什么体会?”诸如此类。学生呢,天南地北,答案五花八门。课堂上看似热闹,但效果却不容乐观。那么,应该让学生体会些什么呢?怎样体会?如何才能使学生从体会中真正有所得呢?这个问题一直在我的脑海里徘徊,我苦苦思索,并也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这里只想就对于不同类型的文章,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方法去指导学生的问题,说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有着个体学习不可替代的诸多优点,教学过程中的合作环节要根据学习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特点来定,做到宁缺勿滥,不要把它搞成课课必备的东西。我们不妨来看看以下几个教学片段:镜头一摇(上课伊始,教师板书课题《开国大典》,布置学生粗读课文二三分钟之后)师:“好,就读到这里。同学们可以前后桌讨论讨论:你读懂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学生放下课本,转身结成小组讨论,课堂上顿时热闹起来。)镜头二摇(《一夜的工作》教学接近尾声)师:“读了课文中描述周总理审阅文件的部分,看了课文中的插图,你有什么想对周总…  相似文献   

14.
善与恶     
上《识字六》前,同事告诉我她的上法和体会,听后也想尝试一下。初读了课文,出示第一部分“美对丑,爱对恨……”“看到这些词语,老师想到一个故事。”“什么故事?”学生马上问。“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这个故事音乐老师在课上也讲过,“你觉得黑板上的哪些词语可以送给白雪公主?为什么?”孩子们想了想:“真诚,因为白雪公主是真心对小矮人们好的。”“助人为乐,她帮小矮人扫地,很勤劳。”“美,她长得很美。”“爱,她还很爱自己的爸爸妈妈。”……“故事中的小矮人、王后、王子呢?你想把哪些词语送给他们?和同桌说一说。”孩子们在下面说得…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堂是学生经历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学习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和生命成长,这属于生活的一部分。生活是本真的、本色的,因此,语文教学也应是本色的,应当追求简朴,正如崔峦先生所说: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内涵:简朴不是肤浅老师们也许会想,把语文教简单了,那还不容易?有个老师上课,无论什么课都提出四个问题:这篇课文讲了什么?你学懂了什么?不懂的是什么?你的体会是什么?然后放任学生交流讨论汇报。课堂上常常陷入无序状态,一片混乱。效率低下不说,学生常学得一头雾水,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来越淡薄。…  相似文献   

16.
教学要求 :1 学习生字 ,理解生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抓住保罗两次误解 ,体会小男孩美好的愿望和他对弟弟的真情。3 充分感知课文 ,获得“给予是快乐的”正确体验 ,激发助人为乐 ,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 ,体会“快乐”1 在生活中 ,你们体会过“快乐”吗?是什么让你感到快乐?2 什么能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快乐?3 今天 ,我们来学习一个故事 ,看看这位外国朋友是如何感受“快乐”的?相信大家读了课文后一定会有新的体会。二、合作学习 ,感知“快乐”1 初读课文 ,扫清词语障碍 ,组内质疑问难。2 再读课文 ,读准…  相似文献   

17.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1~2年级)的阅读目标中要求学生能“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司马光》一课图文并茂,课文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和几个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伙伴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司马光急中生智,举起大石头砸破水缸,小伙伴得救了。教学本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体会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质。【教学目标】1.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借助课文插图,朗读、理解…  相似文献   

18.
《鲁本的秘密》是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篇略读课文,教学目标是:1郾通过自主阅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郾结合自己实际,对照鲁本对母亲的关爱,从思想深处受到教育;3郾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在学生初步读懂课文内容后,可紧扣“心动”、“筹钱”、“送礼”三个重点词语,引导学生研读课文,以达成上述教学目标,一、心动——萌生心愿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提出三个问题探究:(1)什么东西使鲁本“心动”?(一枚刻有Mother的金光闪闪字的胸针。)(2)他为什么会“心动”?(引导学生从下面几个方面理解:①母亲终日为五个孩子的衣食操…  相似文献   

19.
师:刚才同学们初步了解了“完璧归赵”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你们觉得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 生:他是个勇敢机智的人。 师: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体会到蔺相如机智勇敢这一特点的?请用波浪线画出有关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然后同桌可以议论。  相似文献   

20.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为一篇传统课文,它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但从成长的角度选入教材,这还是第一次。这篇课文鲁迅先生讲述自己从孩童游戏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为了让学生真正与文本对话,在品读三味书屋生活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三味书屋的生活有趣吗?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出来的?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极大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