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乒乓球项目引入"鹰眼"系统的必要性,以及乒乓球项目引入"鹰眼"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高水平乒乓球比赛特点、乒乓球比赛规则的量化决定着高水平乒乓球赛事离不开"鹰眼";观众观赏、运动员正当维护自身权益、裁判员执裁、教练员制定训练计划、科研人员的研究分析都需要借助"鹰眼"系统;对于引入"鹰眼"使用成本过高、阻碍比赛连续性、影响裁判权威性顾虑完全可以打消。  相似文献   

2.
论鹰眼系统对网球运动竞赛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网球运动竞赛的迅速发展,运动员对自身的技术要求越来越精确,在赛场上经常出现运动员与裁判为一球的落点而发生争执。鹰眼系统的引入使网球运动竞赛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无论对球员、球迷还是电视观众,这项新技术都为网球注入了新的元素。本文通过对鹰眼系统在网球运动竞赛发展中的影响,剖解了鹰眼系统给网球竞赛带来的全新革命,它保证了比赛的公平判决,还有鹰眼赛时拍摄动作的展现、精确的数据分析等,但鹰眼系统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无法避免的:比赛中的情绪干扰、赛程的连贯性、赛场使用的公平性等。  相似文献   

3.
兰彤  吕莹莹 《湖北体育科技》2017,36(10):899-902
"鹰眼"技术应用在世界高水平羽毛球赛事中有助于维系比赛公平、公正。然而,受高额成本费用、功能单一局限以及裁判员操作"鹰眼"系统熟练程度、运动员挑战"鹰眼"的动机和权利等因素影响,"鹰眼"技术未能在比赛中实现普及。国际羽联应组织科研团队,在"鹰眼"技术功能开发,技术使用大众化,降低费用等环节多下工夫,拓宽"鹰眼"技术的应用范围;定期组织裁判员队伍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使用"鹰眼"技术熟练程度,保证比赛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4.
“鹰眼——即时回放系统”在网球比赛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随着网球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裁判判罚的难度加大,比赛公正性受到观众的关注;“鹰眼——即时回放系统”已被证明能够进一步保证比赛的公正,本文从“鹰眼系统”的使用现状、存在问题等方面,分析了“鹰眼系统”在网球比赛中的应用前景,并提出了相应的结论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付明 《精武》2012,(35):120-121
2012奥运会已经结束,历时17天。比赛精彩纷呈。其中运用鹰眼技术的比赛有击剑、羽毛球、网球、排球等一些重大比赛。比赛之前奥委会承诺将采用鹰眼技术、德国门线技术于足球比赛之中,结果没有完全落实,鹰眼系统运用于足球比赛又一次被捆浅。让众人期盼的巴西队,最终以1:2负于墨西哥与冠军无缘。虽然其中没有错判误判,但对于这种重大比赛,没有高科技的支持,公平始终会被质疑。经过阅读文献,查阅资料肯定鹰眼技术运用于足球比赛中理论上是可行的,并希望能为此技术早日运用于足球之中提供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6.
<正>"鹰眼技术"又称"电子裁判",是一种依靠"鹰眼"系统,对体育竞技进行技术动作判别的技术手段。虽然,由于"鹰眼"系统的高尖端技术性和高造价性等原因,在基层田径比赛中,电子裁判和多媒体信息监控等的实施还没有普及,但"鹰眼"系统的最基本构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运动员,还是球迷都对裁判员执法的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裁判员做出客观、公正与准确的判罚。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在分析鹰眼技术的基础上,对羽毛球竞赛采用鹰眼技术的必要性进行论述;同时,结合羽毛球运动自身的特点,阐述将鹰眼技术引入羽毛球赛场所面对的各种问题(资金、技术、比赛过程);并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解决问题的措施与建议,进而做出鹰眼技术必将广泛应用于体育赛场的判断。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现代网球比赛的特点对网球比赛中鹰眼系统、光电感应系统进行分析总结,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提出了网球比赛中红外感应设备的设计思路、工作原理、安装方式及工作特点等构想。  相似文献   

9.
闲话“鹰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网坛,恐怕没有比"鹰眼"的应用更令人关注的新闻了。从年初开始,就不断有人问我:"哎,你们以后会不会因为鹰眼而失业啊?!""‘鹰眼’是不是让你们的工作越来越难做啊?"是啊,在一般人看来,"鹰眼"的使用无疑是给裁判戴上紧箍咒,球员不高兴就可以念念。实际上,任何手段的应用,并非是针对裁判、给裁判挑错的,其目的是积极的,是为了协助裁判的工作从而使比赛中的误判降到最低。裁判员需要适应,球员也要考虑采用新的战术变化才能应对比赛中的新问题。"鹰眼"的使用并非是管理者心血来潮、突发奇想,它是经  相似文献   

10.
通过VB编程,针对当前羽毛球比赛的新规则,设计和编制了羽毛球双打执裁辅助系统。该程序通过对新规则下羽毛球双打比赛的模拟,不仅可以运用于羽毛球双打比赛,减少裁判人员的工作量,还可以运用于羽毛球双打规则教学的讲解和演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1.
21分制对羽毛球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羽联宣布从2006年2月1日起正式实行21分制新规则。其目的旨在使比赛时间更具有可控性,增强比赛的对抗性、偶然性和观赏性,加快了比赛的节奏和进攻性,从而有利于企业赞助和电视转播,吸引更多的运动员参赛。但是新规则对羽毛球运动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运动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大话鹰眼     
《网球》2006,(5)
那个周四的中午12点14分,在迈阿密比斯坎湾的一场职业网球比赛上,詹美·杰克逊向主裁提出挑战申请,就此成为了网球历史上在职业赛场使用"鹰眼"系统的第一人。鹰眼在争议声中终于荣登大雅之堂。鹰眼到底该不该在职业网球赛场使用?它的监视范围将迅速扩增,还是销声匿迹?它会扮演什么角色、背负什么名声?它将给球员、主裁、司线、教练以及观众带来什么影响?  相似文献   

13.
2004年中国武术散打比赛新规则根据散打比赛形势发展的需要,以及近几年来散打比赛中选手所表现出来的技术风格和竞技状态,为促进散打运动向民间普及和向有激烈对抗性的高强度竞技比赛发展,对旧规则(1998年制定)作了必要的增删修改。2004年散打新规则的实施使散打技术运用发生了巨大变化。拳法、腿法技术运用结构变化不大,但是得分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新规则的认真学习,分析了执行新规则的各种级别比赛,发现发球在执行新规则的比赛中能起到先发制人、控制比赛局面的重要作用,并设计了发球训练计划,经过一年的强化训练,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排球比赛中取得了很好的比赛效果。  相似文献   

15.
排球新规则对我国排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排联颁行的每球得分制和发球触及球网上沿进入对方场区为好球的新规则 ,对我国排球队的战术、心理、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使比赛更加激烈 ,提高了排球比赛的观赏性。本文从排球的技战术 ,运动员心理 ,球市等方面 ,浅谈新规则对我国排球的影响 ,为我国排球训练、比赛和发展提供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国际摔跤联合会对规则进行6次"跳跃性"的修改,其目的是使摔跤比赛更具有观赏性,更吸引观众和媒体。2005年十运会预赛和决赛前后时间相隔不到半年,而规则的改变幅度较大,比赛成绩变化也很大。竞赛规则的改变将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训练方法、手段及成绩产生巨大的影响。如何及时掌握新规则,并利用新规则指导比赛和训练,是对教练员、运动员的严峻考验。因此,熟悉规则和深刻理解规则精神,无疑是提高运动技能和取得比赛胜利的重要保证。本文针对摔跤竞赛新规则的特点,以参加我国十运会古典式摔跤比赛各级别前8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技术统计和分析,预测我国古典式摔跤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国际排联宣布,排球规则又有新的修改:(1)双方在局比分16平后,只要一方胜一分即为胜者。(2)在第五局的决胜局,采用无论发球或接发球一方,胜球均可得分的新规则。并从1989年起开始执行。其目的:就是要缩短比赛时间,使比赛争夺得更加紧张激烈。特别是第五局的新规则规定,将对比赛的胜、负起着非常关键性的作用。另外,新规则也对运动员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研究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是以国际排联在1988年香港举办的“超霸杯”和“日本杯”赛(采用新规则),做的调研。另一,对比京、天津、河  相似文献   

18.
2009年排球新规则的修改对排球竞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2009年度排球新规则与2005~2008年度排球竞赛规则进行对比分析,针对新规则中改动较大的地方,运用辨证发展的观点,通过分析新规则对排球运动员、裁判员、观众的影响,探讨新规则给排球竞赛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2009年度排球新规则增加了排球竞赛的连贯性,提高了排球竞赛的观赏性,使排球竞赛更精彩.针对研究结果提出通过改变比赛方法增加排球竞赛连贯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像骇客那样看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一种叫作鹰眼的系统的出现,一场山普通人进行的真实网球比赛同样可以具备以上所有的影像因素.让我们以骇客的方式来观看!  相似文献   

20.
数字     
《网球》2011,(4):18-18
3,200,000 据《金融时报》(The Financial Times)透露,Sony公司前不久以3,200,000美元的价格购了"鹰眼"公司,该公司不仅仅是网球比赛中提供鹰眼设备,在板球、斯诺克、还有运动教学等领域,他们都有涉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