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4 毫秒
1.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高校师德建设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师德建设是高校永恒的课题。针对当前高校师德滑坡现象,探析原因,通过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改进教师管理内容、方法、途径,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高校师德建设,必将促进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目前高校出现的师德问题,从市场经济体制、高校教育的特殊性和教师考评机制三方面试作分析,并提出做好教师招聘工作,加强教师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和师德建设制度创新的改进途径和加强师德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要。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高校德育工作的中心地位和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根本保障。本文剖析了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出了新时期高校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重点从明确师德要求、落实师德责任、加强师德教育、完善师德规范、开展师德竞赛和树立师德典型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4.
加强师德建设必须充分认识中小学师德及其建设存在的问题,这是推进师德建设的基本前提。按照全面的师德内容和师德关系进行师德建设是中小学师德培养的基本要求。推进中小学师德建设的有效举措包括加强师德科学研究和理论建设,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教师加强师德修养以及改进师德考评与监督。  相似文献   

5.
师德建设事关跨世纪中国教育发展的大局。加强师德建设具有特殊重要性,它是培养跨世纪“四有”人才的需要;是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当前加强师德建设的重点是培养教师爱岗敬业、奉献第一的精神,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精神,严谨治学、开拓创新的精神,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精神,互相尊重、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好积极培养与严格要求的关系,提高学历与提高素质的关系,专业水平与职业道德的关系,思想教育与营造良好环境的关系。明确教师道德规范,强化师德意识,构建师德建设机制,加大师德建设力度,为21世纪中国教育的发展和腾飞做贡献  相似文献   

6.
高校的师德建设影响着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关系到高校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成败。高校师德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重要工程,是大学文化、教育精神和教师形象的永恒主题。新时期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对适应社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和师资队伍培养等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充分认识高校师德建设在新时期的地位与作用,站在新时期的高度审视高校师德建设的丰富内涵,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建设的运行机制,是新时期高校各项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一、加强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必要性分析1.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构建和谐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教育需要强化师德。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教育实践,形成了优良的师德传统。但是,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师德的内涵也应当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这是关系到教育的成败和民族兴衰的大事,我们必须对当前师德建设不和谐的现状有清楚的认识,对新形势新要求下的师德内涵有深刻的了解,对强化师德的途径有明确的态度。这是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和统领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师德建设的必然要求。2.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是建设…  相似文献   

8.
师德建设事关跨世纪中国教育发展的大局。加强师德建设具有特殊重要性,它是培养跨世纪“四有”人才的需要。是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当前加强师德建设的重点是培养教师爱岗敬业、奉献第一的精神,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精神,严谨治学、开拓创新的精神,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精神,互相尊重、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好积极培养与严格要求的关系,提高学历与提高素质的关系,专业水平与职业道德的关系,思想教育与营造良好环境的关系,明确教师道德规范,强化师德意识,构建师德建设机制,加大师德建设力度,为21世纪中国教育的发展和腾飞做贡献。  相似文献   

9.
抓好“五个结合”强化师德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师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教育活动中的道德现象、道德关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 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近年来,特别是中央16号文件和《教育部关于进  相似文献   

10.
师德是教育的灵魂.加强师德建设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迫切要求,也是改进高校校风学风的迫切需要.加强师道师风建设,必须规范教师的职业道德,树立新的学生观,努力弘扬教师的敬业、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教师专业素养偏低,教育管理体制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为了提升和优化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教育通过提升教师专业化素养,树立教师光辉形象;把握教育发展趋势,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等措施,努力提升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升我国中小学专业发展水平,使得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走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相似文献   

12.
在职教师教育是我国教师教育的重要环节,构建科学、合理的在职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关键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发展阶段论正是着眼于教师,研究教师处于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特点和需求的理论。文章基于教师发展阶段论,将在职教师教育课程分为5个阶段,根据不同阶段教师发展的特点和需求,按照主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阶段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对具体课程设置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在职教师教育提高效用,开拓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师教育体制改革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教师教育坚持解放思想,不断探索教师教育体制改革的新路子,不仅实现了从独立设置的师范教育体系向多元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的转变,而且实施了一系列保障教师教育培养质量和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政策措施,提高了我国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和水平,适应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对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教师教育的师德培养也由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转变。专业道德是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与标志,它推动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我国教师教育的专业道德培养现状令人堪忧,积极探索新时期培养学生专业道德的途径已成为教师教育紧急而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The preparation, recruitment, work, and career of teachers are important in education. This is no exemption for special education. However, the shortage of qualified teachers serving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has long been an international problem. In China, both the quantity and the quality of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are of concern. This places unrelenting pressure on special teacher education. Given its growing size and challenges, special teacher education has received increasing attention from research, policy, and practice. However, there is a dearth of scholarship published in English to address these issues. To the best of our belief and knowledge, there is no systematic, comprehensive, and contextualised examination of special teacher education in China to date. This article aims to make a contribution in this regard. First, we present the complexities of the Chinese context in which special teacher education is situated. Second, we synthesise recent literature on special teacher education in China through an extensive review of the relevant studies scattered in English publications. Third, we provide insights into special teacher education in China, regarding its trajectory of policy-making, its history of development, and its strategies and challenges. Finally, we conclude our article with some practical recommendations to ai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special teacher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6.
教师专业发展是关于教师发展认识转型过程中产生的新观念,一方面体现了教师劳动的专业性,另一方面体现了教师发展的专业自觉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机制源自构成教师素养的各要素在教师的日常生活中的互动与生成。校本培训是教师以工作岗位为基地,以学校为现场,将自身工作、学习、研究与发展紧密结合的有效的专业发展途径。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辅之以资格证书制度、聘任制度、教师教育机构认可制度、教师教育课程鉴定制度、教师教育质量评估制度等相关制度保障。相比之下,国外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起步较早,已取得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是促进我国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可资借鉴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7.
教育的质量取决于教师的素质。目前,教师职业倦怠正如一只蛀虫慢慢蚕食教师的积极主动性,使教师的内在潜能难以发挥,严重影响了我国教育质量的提高。学校管理目标的核心是促进教师的发展。为了积极应对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学校管理者要从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增强教师主人翁意识、构建多元化评价机制和搭建专业发展平台等多方面入手,努力探索学校和教师共同发展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8.
美国绩效标准本位教师教育课程理念与实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绩效标准本位教师教育课程理念与实践的变革体现为四个维度:教师观,强调教师是从事复杂工作的专业者;知识观,认为教学知识是复杂的情景化知识;教学观,倡导教学要基于情境,以学生为中心展开;评价观,主张教学评价要注重个体发展和整体质量。美国教师教育相关院校和机构依据上述理念,基于自身特点选择并调适相应的教师教育标准,对教师的职责、教学理论及评价方式等进行多方面改革探索,实践中改革者在各维度所做的改变和尝试可为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优化和教师教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9.
人才培养关键在于教师的质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教师教育发展方面存在的差距十分明显。近年来,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三国在教师教育改革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新进展:制定教师教育改革新政策,高度重视教师专业发展,注重教师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三阶段培养一体化。比较和分析三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新进展,有助于我们学习和借鉴三国的教育新理念和改革措施,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国教师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20.
基于卓越教师培养的教师教育品质保证是一个系统工程,近年来,教育部出台的卓越教师系列政策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提供政策依据和制度支撑,开创了教育的新局面,但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培养卓越教师,构建教师教育品质保证制度,是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的政策选择。卓越教师培养政策追求的是一种高品质的教师教育,具有自身的制度逻辑和发展脉络。政策指引是教师教育品质的外部保证;机制创新是教师教育品质的内部保证。为保证教师教育品质,应大力推进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构建多元协同、内外兼修的教师教育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