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在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不断进步的推动下,逐渐步入了新媒体时代,同时目前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越来越快,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这样的背景下教育也趋于国际化发展,中外合作办学为我国教育改革开辟了新的天地。基于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特殊性,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越发重要。因此,笔者从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出发,就新媒体时代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了论述,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措施,以期为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及发展增砖添瓦。  相似文献   

2.
校园文化是展示大学办学特色及风格的独特风景线。校园文化的物质存在形态是学校办学特色和风格的外在写照,校园文化的组织制度形态是一所学校特色和风格的内在体现,校园文化的精神形态则是学校办学特色和风格的核心。学校精神的建立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它是学校师生代代相继的长期办学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独具魅力与特色的“软环境”。而高校档案正是高校历代师生员工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记录,是高校的特殊财富。因此档案文化与校园文化蕴含着一种天然的联系,高校档案以静态形式的馆藏资源文化参与、支持和服务于校园文化;而校园文化活动则以动态运用档案资料于各种学术性、知识性的课堂内外活动,促使学生德、智、体、美等的全面发展。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加强,高校档案以自身特殊的文化特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一种潜移默化和点滴渗透的教育方式发挥着特有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3.
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织就起全新的传播环境。以报刊、广播、电视为主体的传统媒体日益被新媒体所取代。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之间具有的耦合性,使高校主流意识形态传播面临新的机遇。在传播途径更为多样;传播手段更为灵活;传播内容更为丰富的情况下,高校掌握运用技术的不到位、不充分;新媒体自身存在的弊端以及全球化背景下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的恶意渗透都对高校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产生了消极影响。只有立足高校,分析现状问题,制定计划并提出对策,才能促进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在新媒体环境下得到更好的传播。  相似文献   

4.
安翔  郑晓梅  王佳悦 《新闻知识》2023,(1):63-67+94
做好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互联网时代,自媒体的蓬勃兴起带来了多元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网络思政与传统思政教育之间的多重博弈,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文章从自媒体视角探讨了大学生网络舆情产生的内在逻辑和特征表现,从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力以及信息传播的内容、媒介、管控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网络舆情带来的风险和挑战,提出了从增强价值导向、优化传播内容、加速媒介融合和提升管控效能等方面入手,构建符合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和互联网技术发展规律的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新体系。  相似文献   

5.
受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发生着多元复杂的变化.因此,大学生思政教育十分必要.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不仅有利于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培养,而且对社会发展有着深刻影响.而主流新闻报道反映着社会的主流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主流新闻报道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受到高校的高度关注.主流新闻报道能够加强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养,引导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回归社会主流.本文在分析主流新闻报道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主流新闻报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并积极探索了在主流新闻报道影响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以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6.
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涉及大量的外文档案资料,但是目前对这些外文档案的整理与编纂明显落后于教育实践活动。本文探讨中外合作办学中外文档案整理与编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以求为高校外文档案科学化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顾凯 《传媒》2017,(22)
移动互联时代,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借助网络社交平台参与社会生活、发表观点、表达见解,纷繁复杂的网络社交平台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了巨大影响.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切实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引导管理,做大做强正面宣传,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新的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把握网络社交平台带给我们的新机遇,主动占领网络新阵地,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  相似文献   

8.
网络时代,西方思想文化渗透已网络化,对我国主流价值观的冲击已成为现时代新课题.网络时代我国主流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行的主要途径之一.网络环境下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必须丰富网络教育的内容,增强网络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高校行政化是现行教育管理体制各方面问题的集中体现。它是历史的产物,已经影响到大学的办学管理、人才培养、科研活动、师生关系、环境建设等方方面面,演变为体制顽疾,成为大学改革与发展的绊脚石。高校行政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为高等院校行政级别化、机构设置上级对口化、高校管理行政科层化、学术管理教师边缘化。导致高校行政化的根本原因是官本位的历史文化环境、办学资源的行政控制权和办学决策的行政操办。高校去行政化改革不是简单地取消高校的行政级别,而应全局考虑、整体设计、逐步推进、双管齐下。核心问题是理清政府与大学的关系,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和资源调配权,完善大学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极力推动扩大教育开放,加强教育国际交流,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和教育服务,使中外合作办学成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模式。由于国际教育理解、跨文化交流等方面存在差异,给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本文就此进行创新探究。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新征程,媒体融合已经进入纵深发展的快车道,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趋激烈,高校作为社会思潮的集散地,必将处于意识形态舆论旋涡的中心,势必需要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与形塑,以全媒体赋能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全媒体为做好主流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以全媒体赋能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存在“泛娱乐化”“信息茧房”“网络暴力”等现象所带来的现实困境。为此,通过培养全媒体素质人才队伍、善用全媒体填补传播短板、加强全媒体传播平台监管的方式,积极探索以全媒体赋能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助推大学生增进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把青年学生培养成奋力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新时代好青年。  相似文献   

12.
刘彬 《出版与印刷》2003,(Z1):126-128
校园文化是与社会主流文化相对应的一种亚文化,它是在学校范围内,经过长期积淀而形成的,以学校师生为主体创造并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办学理念、意识形态及行动意识,是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群集.校园文化渗透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浸润于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潜移默化的感染力、引导力,对学生时刻产生熏陶的作用,在推进学校素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大而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引导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大数据呈现出的数据规模海量、数据传输快速、数据信息丰富等主要技术特征隐含了对于大学生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引导的正负变量。为积极发挥大数据技术在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信息资源的挖掘、分析、监测过程中的重要功能,有效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力,高校要构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网络传播平台,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向大学生供给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内容,借助大数据技术创新传播方式,强化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引导的治理意识。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中外合作办学模式进行简介,分析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校档案管理的现状和不足,并探析如何做好对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校档案管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网络文化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络具有开放性、国际性、渗透性、交互式参与性、虚拟性和不可控制性等特点,并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和消极的两方面影响。它符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现代高等教育理念,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兴趣、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民主意识和参与精神以及自主学习习惯和协同学习精神。同时,也带来了西方意识形态及其文化的渗透扩张、信息污染和造成学生上网成瘾心理病症等新问题。探讨了如何对网络文化进行扬长避短,发挥其独特优势,形成良好的校园网风。  相似文献   

16.
魏玮 《兰台世界》2016,(11):81-84
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图书馆因其特色性办学条件,在资源建设方面与一般高校图书馆有所区别。有鉴于此,笔者希望以本文为引,对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策略做一初步探索。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关注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图书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高桦 《网络传播》2006,(3):12-13
“西方国家在输出网络技术、发送网上信息时裹挟着西方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必然对我们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造成强烈的冲击,在这种形势下,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方法,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  相似文献   

18.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的平台,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志愿精神塑造和培养的基地。大学生志愿者在图书馆开展志愿服务所闪耀的和谐与人性的光辉,不仅有益于图书馆的和谐发展,而且会扩展到整个校园,并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因此,高校图书馆要发挥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的作用,重视并加强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者的培育和管理,以使更多的志愿者组织得到成长,更多的志愿精神得到传播。  相似文献   

19.
近代教会大学与今天中外合作办学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两者在历史背景、办学目的和所处时代价值观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近代教育大学能够给中外合作办学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志贤 《大观周刊》2012,(41):212-213
电脑、手机等新媒体以其互动性、开放性、隐匿性、便捷性等特性极大地改变了高校校园的交往模式、对高校的教育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对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形成了一定冲击。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注重培育校园意见领袖,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加快新媒体文化内容建设,促进高校文化良性发展;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增强文化主体对文化糟粕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