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迟强 《东南传播》2010,(7):131-133
本论文将广告视觉文化纳入消费社会这一语境下进行研究,从不同视角对广告视觉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隐患给予关注和思考。从政治经济学视角来看,广告视觉文化成为商品拜物教的布道者;从符号学视角来看,广告视觉符号在日益丰盈繁杂的同时,日益显现出自身的价值危机;从社会学视角来看,透过广告文本对"文化平等"与"文化民主"的制造表象,社会文化的深层次隐忧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这种消费社会中,广告已经成为消费社会中最活跃、最具有影响力的一种大众文化形态。在广告中,大量的女性形象不仅作为黄金符号被使用着,同时也以一种社会承认形态,或借助社会承认影响着女性消费者的身份认同与角色认同。另一方面,女性消费者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消费主力军,甚至主导着消费潮流。因此,研究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以及广告对女性形象的塑形所起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周凯 《东南传播》2010,(2):43-44
经济全球化信息时代的到来,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角色,作为商品营销先锋的广告也越来越呈现出跨民族、跨区域、跨国界的特点。跨越文化的广告传播必将成为21世纪广告的主要形式之一。2009年11月23日起在CNN等媒体播放的"中国制造"广告是我国首次在国际主流媒体上投放形象广告。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广告将会走出国门。本文通过对该广告跨文化传播策略的分析,希望能为我国跨文化广告传播提供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某些广告将女性描述为感性的、低智商的群体,并将大部分女性形象设置于私人领域。很多广告文本将女性身体作为被"凝视"的对象,从而引导其将自身作为商品进行加工塑造;广告中出现的母亲在医生和专家指导下完成孕育孩子的工作,展示了女性将孩子作为产品进行策划和生产的过程。因此,广告与社会文化的互构最终导致女性与自己的身体、身份和社会的疏离,并加深女性的异化。  相似文献   

5.
李晓柱 《青年记者》2016,(35):90-91
如今,大众阅读已经进入视觉文化时代.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文字符号的内容已经不能完全引发受众的阅读兴趣.如何使广告文案中文字与图像、技术有效结合,提升广告传播效果,成为广告学界和业界关注的问题. 视觉文化时代广告传播急需图文结合 当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少现代人厌倦文字阅读,需要各种色彩鲜明和内容夸张的图片不断冲击视觉系统,激发感知欲和触动神经,补充日益缺乏的精神给养.  相似文献   

6.
传统广告中,受"性别二元结构"影响,男性话语对女性形象的"他者化"建构现象普遍存在。当代文化环境开放,女性自主意识提高,微电影作为新媒体时代广告营销新阵地,其中的女性形象呈现出颠覆传统广告女性刻板印象的"反他者化"特质:女性形貌特征逐渐多元化;女性的社会价值认同得到深化;自主女性意识成为广告符号表达的主流。当代微电影中独立女性形象普遍存在,女性话语权力逐步崛起。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13,(24):76-80
广告符号传播是发掘广告信息的内涵并进行编码解码的公共沟通活动。本文在文化语境的框架下,关注广告传播的文化认同效果,通过案例分析和逻辑梳理,解析了广告符号在编码和解码过程中与文化的互动机制,廓清了受众对广告符号传播的文化认同产生归属的路径。这项研究不仅有利于强化广告符号传播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和价值观念的形成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同时也为公共沟通活动的创新拓展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8.
薛莲  蒋恺 《传媒》2023,(1):79-81
在媒介形态不断更新迭代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愈来愈呈现出新的魅力。传统文化符号在价值赋能、创造消费、迭代定位等方面浸润着新的广告文化样态。如何从视觉影像、指示表征等方面由表及里地进行新媒体广告中的创新演绎,如何将技术赋能后的文化价值发挥至最优,如何寻找到一条能够将传统文化和新时代广告元素相结合的新发展路径,俨然已成为在新时代新平台实现传播价值、增加文化自信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传统文化符号在新媒体广告中的传播应用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女性的社会诱惑已成为时代文化的镜像,而在广告传播中备受青睐。作为大众流行文化最直接呈现的广告,则对女性身上不容忽视的审美价值进行了提炼和阐释,赋予其直观的欲望色彩,使之成为具像化的体验对象,诱惑消费者的心理,促发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虽然当下的女性形象广告呈现了女性美丽、温情的品格,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误导着女性角色的社会定位。时代和社会要求广告传播中的女性形象应突破传统成见,体现出女性角色的丰富、现代的社会内涵。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社会经济转型的背景下,符号在现代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符号和观念控制的基础使得文化产业得以成为经济领域中的一个重要产业。广告不仅是文化产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广告还不可避免地嵌入到了各类文化产品的制作中。因此,广告与民族文化产业关注的核心及重点正是将广告看作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一种典型类型,探讨在民族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文化要素何以能够被运用、如何被有效运用、以什么方式来运用、以及这些文化要素如何为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开辟一条新的发展道路等问题。这一研究视角能够清楚展示广告和民族文化产业交织在一起的社会语境,无论理论探讨,还是实践层面的思索,都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石春秀 《东南传播》2010,(7):123-125
"蔻"——社会上兴起的又一股时尚潮流。本文根据这一现象,探讨了"蔻文化"的主流价值观与广告策略。本文从解释什么是"蔻"与"蔻文化"入手,抓住了"蔻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并阐述了这一价值观影响下的广告策略及广告表现。但这种价值观影响下的广告策略并不是万能的,任何一个广告策略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文中最后根据这些广告策略的局限性,总结了此种广告策略在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广告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推销方式,特别是人体广告。广告中普遍运用的“身体符号”具有形体性、代表对象性和意义传达性。在符号化趋势下,身体已经成为特定群体的符号标志和消费品。身体作为一种意象,被广泛运用于现代商品广告之中。本文在论述人体作为一种媒介传达信息的同时,也谈到了女性形象问题和公共道德问题,以及人体广告在积极的推销作用背后所隐藏的缺陷。  相似文献   

13.
徐健 《新闻世界》2011,(7):172-173
女性形象在广告中一直存在一种两极分化的定式,"贤妻良母"的传统形象和"超前消费"的花瓶形象,抹杀了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独立自主性。本文运用符号学的策略分析方法,以台湾PayEasy女性购物网站广告为例,在批判的基础上,通过从女性传统性别角色的定位、女性形象的商业化倾向、"女性美"等几个方面对广告中女性形象进行分析,重新思考广告中女性形象,反映当下广告中女性形象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4.
获奖广告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广告在现代社会中所发挥的文化影响力日益提高和女性意识的日渐崛起,广告中的女性形象问题研究已经成为研究媒介中的女性形象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从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召开至今,国内学者发表了百余篇关于广告中女性形象研究的论文。  相似文献   

15.
付治涓 《东南传播》2010,(8):141-144
本文以南京市普通消费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酒广告实例进行内容分析。研究发现,不同的酒产品广告以文化符号灌注的形式反映了不同社会阶层的特点、愿望及分化状况。一方面,消费者认可这种阶层定位,并根据广告确定自己的参照群体,按照广告的"指示"进行购买。另一方面,消费者对酒类产品的选择会影响社会对其阶层状况判断。"什么人买什么酒,买什么酒的就是什么人"这样的情况确实存在,酒广告加深了消费者的阶层意识,并催化这种意识的巩固。  相似文献   

16.
女性形象在广告中频繁出现。它在商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促销价值是出现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然而在许多广告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却存在着异化和曲解的现象。本文通过对化妆品广告的调查,研究化妆品广告中女性角色的异化现象。通过对传媒消费主义和社会审美观念这两方面的分析来探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纵观各种媒体广告中的人物形象,其中塑造最多的当属女性形象,不仅仅是在女性消费品中,即使是在男性消费品中,女性也常常会成为广告的主角。但是,我们注意到,在目前我国广告中,女性的形象、位置、角色明显地露出性别歧视的倾向,其主要表现有:  相似文献   

18.
对广告商品所蕴含的各种文化附加价值的传播已成为广告传播的主要内容,而广告中的文化附加值必须借助各种元素、符号才能得以表现,从本质上讲广告文化附加值的表现元素都是一种文化符号元素,它是广告文化附加值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从表现形式的层面,解读广告中不同“话语”类型的文化附加值在表现形式上的诸多特色。  相似文献   

19.
从中国元素看中国广告对外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玮 《东南传播》2010,(8):157-160
本文首先对"中国元素"进行解读,认为"中国元素"并不仅是一种符号,且应该更注重其所蕴含的动态的文化内涵,把"中国元素"本身发展成一种文化。其次分析了广告的跨文化传播的模式以及与"中国元素"内在的关联。最后针对中国广告如何运用好"中国元素"对外传播的问题提出策略。  相似文献   

20.
跨文化广告传播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跨文化广告传播已成为品牌全球化经营的十分有效的营销传播方式。本文以文化语境为切入点,从不同文化语境对跨文化广告的创意、广告语、广告表现手法的影响,以及文化符号寓意对跨文化广告传播的影响,初步探讨跨文化广告传播在策略性调整与本土化适应方面的成败与得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