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中国文学成为"中国故事"的来源之一.现如今,在"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向世界展示我国优秀的历史与文化显得尤为重要,它很大程度地影响到国家软实力的竞争以及世界文学格局的角力.然而,中国文学在海外传播不如预期已经成为既定事实.鉴于此,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便成为跨文化传播领域的重要使...  相似文献   

2.
当今世界,国家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时代的需要,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网络传媒作为文化的新型载体和工具,它对于传承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意在阐述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战略意义的同时,分析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上,网络传媒应注重的四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提升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它对于塑造国家形象、增强综合国力、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还面临着文化生产力与经济实力不匹配、西方文化渗透、文化对外传播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不足等问题.要通过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感...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已经被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国家间的竞争,已不再是以单纯经济、军事和科技为代表的"硬实力"间的比拼,而是包括"软实力"在内的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全面较量。"软实力"国家综合国力构成中又起着"硬实力"无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因此,国家软实力的提升,是决定国家间竞争胜败的关键点之一。大学作为孕育国家精英的摇篮,如何通过大学文化建设提高我国"软实力",是一个极度重要的课题。我们认为,大学文化建设中应:1.以大学文化建设为平台,提高传统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2.以大学文化为媒介,提高民族凝聚力;3.以大学文化建设为手段,提升世界对我国的认同感。最终,通过大学文化建设有效提升我国"软实力"。  相似文献   

6.
作为维护国家统治的思想根基,意识形态与文化是并融共生、密切联系的。在当今以意识形态为主导的软实力竞技时代,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更趋密切,文化软实力已成为新时期确保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主导力量。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文化领域问题凸显,文化软实力明显处于弱势,这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现实境遇。如何从文化安全的战略高度看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如何通过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切实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已成为当下社会主义国家在全球化时代发展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软实力的价值之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实力竞争的核心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本质是价值观的较量.我们应当基于对软实力竞争核心和本质的理解,深刻认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设在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的重要意义,强化人们的价值自信,塑造国家的价值形象,优化价值传播的文化载体,有效推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设,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确立强劲的价值主轴.  相似文献   

8.
文化软实力对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发展、国际影响力的提高日益重要,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也是我国十八大报告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繁衍不息的精神力量源泉.因此,批判性地弘扬传统文化,对增强民族认同,繁荣当代文化发展,增强国家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意义重大.本文研究了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现状和不足,说明了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对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处于深刻社会变革和政治转型时期的中国,建构文化软实力的努力显得格外迫切和需要.如何在变革中促使国家逐步走向"政治成熟",并在由"民族国家"过渡到"文明国家"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水平,为"中国模式"的成功构建和发展提供内在支撑,既关乎当下中国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更攸关中华民族可否复兴.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由此可见,中国软实力的建设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一环。一、关于软实力(一)软实力的界定软实力一词最早由哈佛大学著名学者约瑟夫·奈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提出。奈认为,软实力指的就是:"一种通过让人做  相似文献   

11.
文化作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重要的战场,文化影响力越来越成为构建国家影响力和国际形象的重要因素。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强化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是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的必要环节。我们需要关注当前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态势,总结面临的问题和实践难点,提升中国优秀文化的国际传播力。  相似文献   

12.
文化是构成一个民族软实力的重要基石.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文化软实力"这一概念,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民族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作为我国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硬实力得到显著增强,软实力的提高却相对滞后.本文主要论述推进文化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和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3.
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具有重要作用,以文化形态为主的软实力已然成为当今时代国家实力消长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具有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基础。同时面临诸多现实的问题与挑战。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建设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当代中国强国使命所在。作为软实力一部分的高校校园文化,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因此。强化高校校园文化便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个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与高校校园文化的强化(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具有重要作用,以文化形态为主的软实力已然成为当今时代国家实力消长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具有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基础,同时面临诸多现实的问题与挑战。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建设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当代中国强国使命所在。作为软实力一部分的高校校园文化,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因此,强化高校校园文化便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个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使用"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并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略举措。对于高校而言,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根本在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本文主要就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进行了探讨,为实现高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许东霞 《文教资料》2007,(35):110-111
软实力是近年来风靡国际关系领域的最流行词,它使人们从关心领土、军备、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等有形的"硬实力",转向关注文化、价值观、道德准则、文化感召力等无形的"软实力"。文化作为软实力的重要内核,对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而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资源,是城市重要的人才库、智力库、信息库和项目库,它有义务推动都市化的文化建设;教育产业也同样有义务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而提升一座城市乃至整个国家的软实力。本文即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对教育产业化内涵的解读,分析了教育产业化对城市软实力的影响,进而提出了以教育产业化提升城市软实力的设想与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译已经成为我们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如何翻译出"非遗"浓厚的民族和地方特色并且被西方受众所接受已经成为译界的重要课题。本文借鉴西方修辞学中的受众中心论、认同说及修辞情境等相关理论,探讨了用西方修辞学理论指导"非遗"英译的理据及其对"非遗"翻译实践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现在,中国的软实力日益引起国内外的关注.究其原因,除了各国从自己的利益需求、价值取向、文化特色外,最关键的还是在于中国软实力的提升已经成为中国综合国力增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史敏 《文教资料》2009,(3):81-84
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提出国家"软实力"概念及理论,给了世人一个区别于单纯从硬实力权衡国家权力的新视角及思维方式.在中国硬实力已有很大发展并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关键时刻,全面提升中国"软实力"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因此,如何有效提升国家软实力以更有利于中国崛起成为亟待探讨的问题.文章以为在中国硬实力发展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构建出具有高度国际认同度和普遍度的中国化国际理念及思想,才能获得具有国际战略价值的软实力.在中国目前正谋求实现和平崛起的时刻,软实力的提升无疑会有助于这一伟大历史使命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20.
军事文化越来越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军队来说,军队文化建设同样是部队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如何创建符合部队建设的具有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的军队文化,实现军队文化创新,符合未来战争需要,搞好军队基层文化建设,从而充分发挥军队文化在部队建设中的作用,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所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