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探讨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分析了局部质变超前总的量变的“超前”现象的特点,须到了出现全局性质变落后于总的量变的“滞后”现象的可能性,指出正确认识“滞后”现象对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向大众化成功过渡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厘清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教育质量认识上的几个误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教育质量认识上尚存在一些误区:将“大众化教育”与“精英教育”对立起来;用统一的高等教育质量来衡量各种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形式;大众化教育就不应出现淘汰;高等教育到学生毕业止教育过程即告结束,大学不必为其“产品”接受方提供必要的“售后服务”等等。这些均应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模式选择研究:一个分析的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罗理论”以一个国家或地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否达到15%来衡量其是否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针对其可能带来的“理论误导”,根据“实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形式高等教育大众化”两个概念和目标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模式选择研究提出一个分析的框架。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大众化视域中的电大教育"试点"改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与学习化社会和终身教育制度紧密相关的概念.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途径是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必然带来教育质量的多元化,电大教育的定位是实施大众高等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在培养目标、评价标准和教学设计上都应突出其应用型特色。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大众化属性,同样决定了应当接大众教育的基本要求来办电大教育,按应用型人才的质量标准来评价“试点”教育。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阶段.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对我国现阶段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我国人民受教育需求提高的需要,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需要,有助于我国基础教育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百色地区由于地处祖国南疆,整个教育的发展水平较低,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十分滞后。面对经济全球化、知识信息化及全国全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切实解决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论大学生的"学习自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19世纪初柏林大学首次明确提出“学习自由”后,“学习自由”日渐成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理念与重要追求。它不仅由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所决定。而且是教学自由与学生个别差异的必然要求,同时更是一种人权。为保障“学习自由”落到实处,高等教育工作者要树立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学校要落实和完善弹性教学管理,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8.
50年代末的“教育大革命”的产生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动因。这场改革虽然有“左”的色彩,提出“以十五年左右的时间来普及高等教育”的目标也不符合当时的中国国情。但当时为实现这一目标所采取的许多改革措施是基本正确的,并且取得了不少经验教训。这些经验教训不仅对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积极意义,而且对当今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研究生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似乎日益明朗。这种假象给当前人们认识研究生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带来了难度。事实上,无论在精英型还是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研究生教育都应该纳入到高等教育框架中来认识,这也正是理解研究生教育“相对独立性”的关键所在。在这种分析框架下,不难发现发展精英型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内容,同时,作为精英教育的研究生教育又不可过多地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本探讨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分析了局部质变超前总的量变的“超前”现象的特点,并预测了出现全局性质变落后于总的量变的“滞后”现象的可能性,指出正确认识“滞后”现象对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向大众化成功过滤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道德教育”强调教育的道德内容,“道德的教育”强调教育的道德本性,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受到动机论和效果论道德评价模式的影响,没有把道德教育看作一个完整的过程,忽视了道德教育的手段和方式,把“道德教育”简单地等同于“道德的教育”,结果使得“道德教育”往往变成了“不道德的教育”.为了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道德教育”必须自觉地走向“道德的教育”,克服道德教育中的不道德性.  相似文献   

12.
在教育理论研究领域,存在着"全纳教育"与"融合教育"混同使用,概念不清的现象.全纳教育与融合教育事实上并不是同一个概念的不同表述,二者之间是既有明显区别又有紧密联系的两个概念.全纳教育与融合教育的区别主要体现为概念起源背景上的不同与研究领域、范围上的差异.在承认全纳教育与融合教育存在显著差别,是两个完全不同概念的同时,我们更不能忽略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13.
陈学军 《教育学报》2007,3(2):10-15
人的安全需要与自我意识需要、社会共识的诉求、以及制度化教育本身的特性,提出了形成教育共识的需要。然而,“理解”与“接受”的困难,使得教育共识的形成即便不是不可能的,也是异常艰难的。那些宣称的教育共识往往试图归化不同的观点而体现出强制,强调认同而淡化怀疑,意在融通却造成区分。因此,将“共识”动词化,把“教育共识”变为“共识教育”,即从对“共同的教育认识”的关注转到“共同去认识教育”上,虽是不得已的选择,却也是一种积极的策略。“共识教育”既是寻求教育共识的最低策略,也体现了对于他人的信任与依赖,还意味着开放怀疑、避免风险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
陈学军 《教育学报》2007,3(2):10-15
人的安全需要与自我意识需要、社会共识的诉求、以及制度化教育本身的特性,提出了形成教育共识的需要.然而,"理解"与"接受"的困难,使得教育共识的形成即便不是不可能的,也是异常艰难的.那些宣称的教育共识往往试图归化不同的观点而体现出强制,强调认同而淡化怀疑,意在融通却造成区分.因此,将"共识"动词化,把"教育共识"变为"共识教育",即从对"共同的教育认识"的关注转到"共同去认识教育"上,虽是不得已的选择,却也是一种积极的策略."共识教育"既是寻求教育共识的最低策略,也体现了对于他人的信任与依赖,还意味着开放怀疑、避免风险的态度.  相似文献   

15.
实施“双性化教育”不能忽视“因性施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儿童实施“双性化教育”势在必行,但是实施“双性化教育”不能忽视“因性施教”。理想的教育模式是“双性化教育”与“因性施教”相结合,应重视在儿童性别同一性形成前提下从两性差别的角度来培养双性化人格。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现状和教育研究的现状令人担忧教育哲学工作者用一些早已没有生命力的所谓哲学概念"指导"教育实践而不是以哲学的气质介入"教育",使教育哲学走失了方向;教育学家所探讨的教育本质和现实教育的其它出路不容易由教育工作者付诸实施.同时,代际和同辈之间的教育中科学因素少之又少,因而用"教育科学"来指称当前的教育研究,实在是一种尊称;人们对教育自身的改变缺少一种技术的眼光,没有将教育的积累看成是一门技术的发展历程,甚至将教育的工具和环境误以为是"教育技术",使真正的教育技术的改善处于"遗忘"和"误以为"的历史境遇.由此看来,将真正的哲学、科学和技术的眼光、思想方法引进教育生活中是教育研究工作者需要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的基本目标在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培育合格的社会公民和人材基础。“全人教育”思想纠正了近代世界教育领域严重机械化与功利化的倾向,与当下中国社会发展对基础教育的育人需求不谋而合。因此,以“全人教育”思想为指导,全力推进基础教育育人方式改革,有利于从思想认识层面根治“应试教育”的顽症。“全人”理想无疑是人类教育的崇高理想,随着人类不断地向更高的社会层次发展,“全人”应成为教育的终极目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应以“全人教育”思想指导基础教育与教学改革,为促进公民社会的发展培养满足现代社会要求的“全人”公民和“全人”创新人材。  相似文献   

18.
医学教育中的"关怀"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目前的医学教育中,亟待进行“关怀”教育,因为“关怀”不仅体现出医学的宗旨,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实践的要求。本文分三个方面论述医学教育中的“关怀”教育:医学教育中“关怀”教育的必要性;“关怀”教育对于关怀伦理学的借鉴,以及关于“关怀”教育内容和途径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十分关注。本文从创业教育的特点和内涵出发,提出了高等教育如何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构建以创业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改革课程结构体系为手段,积极探索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提高自我创业的能力,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20.
中国当代教育要走出困境,必须厘清教育理念,而中国教育理念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的承载物--汉字之中.通过对汉字"教"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这个字中包含着暴力的因素,几千年来一直影响和困扰着中国教育,即使是在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那里也不能避免.同时也使中国教育与西方教育相比,在教育观念上远远落后于人,大师的难产成为一种历史的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