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高中部分女生心理与行为特点及其表现目前,我国在校的高中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中享有特殊的优待和关照,这一方面给她们的身心发展和学习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但在另一方面,由于她们在家中受到“溺爱”,使她们在思想和行为上产生过多的依赖,部分女生表现出心理和行为的不适应:  相似文献   

2.
高校女生体育意识状况与行为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对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大学等高技女生体育意识、体育情感和意识能力的调查分析,指出高等院校体育大纲与女生体育意识和行为存在的差距。高校女生喜欢娱乐性、趣味性较强的运动,其体育锻炼意识较强,应予以积极的引导。  相似文献   

3.
试论在学校体育活动中学生体育个性的培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杜军 《体育教学》2002,(6):28-28
一、什么是体育个性体育个性是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所以有别于他人的具有自己个人独特的体育行为、思想等精神面貌的总的体现。二、体育个性的特点l.整体性整体性是指体育个性心理中体育行为、思想、智力、情感、意志和性格等要素的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它们之间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在学校体育活动中,只有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种心理要素的整体作用,才可能促进体育行为、思想的和谐发展。在学校体育活动中,如果不顾及学生的体育情感和兴趣,要发展其体…  相似文献   

4.
我国理工科大学生体育态度与行为的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文忠  林杰  何应凯 《体育学刊》2004,11(2):107-109
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以华南理工大学为在校本科生男生10436人、女生2928人为对象,对当前理工科大学本科学生的体育态度和行为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学生的体育态度基本处于良好水平。低年级(一、二年级)学生和男生体育态度得分高于高年级学生(三、四年级学生)和女生。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等方法调查粤西高校女生的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现状,对女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态度、持续时间、频度、锻炼形式和项目及主要影响因素等方面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粤西高校女生的体育意识良好,但与体育行为之间存在较大偏差,校内场地器材不足、缺乏课外专业辅导等是影响女生积极体育行为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运用《锻炼态度量表》,对1001名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和体育行为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运动项数与男生的行为态度、行为控制感无显著性差异;与女生的情感体验、行为控制感无显著性差异;此外,无论男、女生,除女生的主观标准外,其他维度与运动频率间均有显著性差异。总体来看,女生除主观标准得分高于男生外,其他维度的得分均低于男生,但男、女生对体育锻炼均有较高的目标态度。积极的体育锻炼态度只有在学生充分认识和行动统一的基础上,才更容易形成。  相似文献   

7.
中学女生体育教学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女生是一个在生理和心理上有着一定特征的群体,因而如何根据女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女生厌学的原因等来开展体育教学是激发女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基础,也是提高女生健康水平、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高校学生体育消费行为模式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消费者行为学理论为基础,构建高校学生体育消费的行为模式.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分析高校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与大众体育消费态度相比,大学生中持有积极体育消费态度的人数比例要更高.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动机是多样化的,而且男生和女生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而且表现出明显的从众心理.结果也提示,同学和家庭成员以及校园体育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他们的体育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9.
魏严冬 《新体育》2022,(4):33-35
高中女生处于生理与心理发育逐渐趋于成熟的特殊时期,生理与心理特征导致很多女生在体育课堂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因为运动能力不强、自尊心突出、情绪化明显和内向害羞等等因素而不愿意参与体育活动,这不仅仅影响到高中女生的身体健康成长与心理健康塑造,更影响到高中女生的运动兴趣与运动习惯形成。高中女生体育教学与学校体育发展及女生健康成长存在密切关联,全新课程改革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教育工作中需要采取更具趣味的教学方式,充分激活学生们的运动兴趣,使得高中女生正确认识健康、美丽和漂亮,通过运动塑造健康身体与心理,充分展现青春期女生最美的一面。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海南省普通高校体育弱势群体的体育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体育弱势大学生普遍对体育锻炼缺乏正确认识,没有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锻炼行为受健康因素影响较大,教学内容枯燥和教师不了解学生心理等是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行为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高校体育教学中厌学行为与差生心理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厌学行为是主客观方面因素的影响所造成的。尤其是因中学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使其在体育课上难以完成技术动作和学习任务。考试难以及格的学生更容易产生厌学行为。章从教学心理角度探讨上述问题,并通过优化教学,制定符合“差生”实际的考试标准(个人参考标准),设立激励奖惩制度等方法,使他们通过努力,克服困难,乐学好练,逐步提高成绩,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2.
采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观察工具(ASUOI)修改版”作为教师教学行为系统观察的研究工具,对某高校8名体育教师教学录像进行行为观察,分类统计其教学行为数据,并结合对被观察教师的访谈结果,分析教师教学行为所表现出的内在教学理念。结果发现,教师教学行为主要集中在教学指导、传授与督促练习等两个方面,却很少关注情感交流、引发思考等教育环节。据此,认为体育教师在教学理念上存在教学目标单一、较少关注学生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陈斌 《山西体育科技》2003,23(2):54-54,56
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和练习过程中,其管理行为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练习效果以及学生的练习情绪,由于教师管理行为的不当,可能制造并强化一种使练习效果不佳的学生走向失败的心理机制?导致学生产生失败感,降低学习情绪,从而导致学生练习成绩下降或失败。  相似文献   

14.
体育游戏对矫正城市幼儿不良心理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使城市幼儿的不良心理行为得到广泛的矫正乃至预防,迫切需要探索一种能适合幼儿年龄特点、能在自然状态进行、幼儿乐于接受的方法,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矫正,不良心理行为逐步消退。研究采用体育游戏的方法矫正幼儿的不良心理行为,结果表明:体育游戏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良好心理状征,消除不良的心理行为,促进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5.
意志是人在行动中自觉地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和行为是不可分的,意志总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人在行动之前,要考虑做什么和怎样做,按照考虑好的目的去行动,并能克服在行动中遇到的困难最后达到目的,这种在意志调节和支配下的有目的,自觉的,有意识的行为称之为意志行为。意志经过培养,变为经常的、稳定的性格特征,成为意志品质。意志品质一般表现为:目的性、纪律性、坚韧性、自制力、自信心、进取心、机智、勇敢果断、顽强等。  相似文献   

16.
体育运动情境再归因训练心理和行为效应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永忠 《体育学刊》2004,11(2):61-64
探讨了在体育运动成就情境中,再归因训练的心理效应和行为效应。分别就体育运动情境再归因训练对学生情绪情感、对随后行为的期望水平及对随后行为坚持性的影响进行综述。并且对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再归因训练提出了具体的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前有一项调查表明: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着嫉妒、孤僻、神经衰弱、逆反心理等心理行为问题,并且存在心理行为问题的比率相当高:小学生约为43%,初中生约为45%,普高生约为49%,职高生约为55%,这个比率现在还一直呈上升趋势。这一点在中职学生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中职学生普遍认为自己不如普高学生,自卑心强,缺乏上进心。中职生中普遍存在的厌学、自卑、青春期的躁动、人际交往障碍、社会舆论的压力等心理问题。对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个人在团体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团体的“压力”,而在。意见判断和行为上表现出与团体中大多数人相一致的现象,称为“从众行为”。“从众行为”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一面有利于改变个人错误观点与行为。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消极的一面容易使人出现人云亦云现象,易埋没人的创造性,易出现表面一致性,貌合神离的局面,易产生小团体意识。随声附和错误决策等。在体育教学中,课堂的组织、学生的活动较室内课复杂多变,个别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常常与教师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这样易产生某些消极因素的出现。如果教师善于利用“从众行为”,正确引导,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使其充分发挥“从众行为”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调查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自制健康危险行为问卷,对422名二年级大学生进行了有关健康危险行为的调查。结果:危害大学生健康的行为在大学生中较为普遍,一些健康危险行为存在性别差异。男生吸烟率为40.9%;男生喝啤酒率为92.6%,女生为71.0%;有32.2%的男生和12.9%的女生经常体育锻炼;有29.5%男生和6.5%女生发生过意外伤害,有的40.9%男生和38.7%女生有过骑摩托车或坐摩托车不带头盔的情况发生,有32.9%的男生和16.1%女生有过通宵娱乐或学习。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中专女生心理、意识的分析,指出应加强对体育价值观的教育,同时针对女生的特点,建立分段教学目标,注重对学生运动兴趣和体育参与意识及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