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东汉赵岐的《孟子章句》是流传至今最早章句体训诂著作之一,训诂体例和方法极具代表性。解释句意是《孟子章句》最重要的训诂内容。在释句时,根据文意的不同需要,赵岐综合运用了多种方法。文章探讨了《孟子章句》的释句方法,认为其释句方法可归纳为翻译和解说两大类,每类下又可细分为若干小类。  相似文献   

2.
《孟子》中句尾语气词连用的情况在先秦文献中是很突出的,本文将其中句尾语气词的连用进行了穷尽性统计,并通过分析、对比得出了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3.
中文分词是地质大数据智能化知识挖掘难以回避的第一道基本工序。基于统计的分词方法受语料影响,跨领域适应性较差。基于词典的分词方法可以直接利用领域词典进行分词,但不能解决未登录词识别问题。在领域语料不足的情况下,为提高地质文本分词的准确率和未登录词识别率,提出一种基于统计的中文地质词语识别方法。该方法基于质串思想构建了地质基本词典库,用以改善统计分词方法在地质文本分词上的适应性。采用重复串查找方法得到地质词语候选集,并使用上下文邻接以及基于位置成词的概率词典,对地质词语候选集进行过滤,最终实现地质词语识别。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对地质专业词语识别准确率达到81.6%,比通用统计分词方法提高了近60%。该方法能够识别地质文本中的未登录词,并保证地质分词的准确率,可以应用到地质文本分词工作中。  相似文献   

4.
设计一个面向学科的主题分析模型,提出采用计算机语言学进行分词、自动摘要、分类与关键词统计等对教育技术学专业文献进行主题分析的方法;对专业教材进行分析,构建学科主题词库,并利用学科语料库对专业文献进行主题分析,为教育技术学发展趋势的文献研究提供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2005—2014年《煤炭高等教育》在CNKI中的数据进行统计,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文献数量、文献作者、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和基金论文等指标分析《煤炭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结果表明,《煤炭高等教育》的刊文质量不断提升,学术性逐步增强,认可度逐步扩大。  相似文献   

6.
屈探春 《文教资料》2014,(30):160-163
本文基于空间向量模型,利用TF-IDF值,对《楚辞》、《公羊传》、《管子》、《谷梁传》、《国语》、《韩非子》、《老子》、《礼记》、《论语》、《吕氏春秋》、《孟子》、《墨子》、《商君书》、《诗经》、《孙子》、《武子》、《孝经》、《荀子》、《晏子春秋》、《仪礼》、《周礼》、《周易》、《庄子》、《尚书》和《左传》等二十五本先秦文献进行了相似度计算,通过分析文本的相似系数,考察文本间的相似程度和文献本身的特殊性。最终发现:部分文献用词较为封闭,用语风格独树一帜;部分文献用词则包容性,与其他文本的一致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引文数据库提供的文献计量指标和统计数据基础上,运用科学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1999-2011年的发文量、下载量、被引统计、H指数、引文统计、引用期刊排名、被引期刊排名、作者统计、基金论文统计以及引证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以便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性的特征,并客观评价《学报》质量和特色,为学报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动词谓语句在《孟子》单句中所占比重最大,集中反映出先秦古籍句式的特点。本文在对《孟子》正文的动词谓语句进行数量统计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其谓语的结构分为动词句、动宾句、动补句、连动句和兼语句五个句型,试图探究每种句型各自的语法特点和表义功能。以管窥战国中期动词谓语句的使用特点。  相似文献   

9.
对先秦文献的断代研究,向来是研究先秦政治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的基础和津梁。为研究先秦连词“而”的历时语法变化,我们对《周易经》、《尚书》、《诗经》、《左传》、《论语》、《孟子》和《荀子》等七部先秦传世文献作了断代研究。除了对各文献历来的断代研究状况作了追溯以外,还对当前断代研究状况和最新研究成果作了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
对先秦文献的断代研究,向来是研究先秦政治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的基础和津梁.为研究先秦连词"而"的历时语法变化,我们对《周易经》、《尚书》、《诗经》、《左传》、《论语》、《孟子》和《荀子》等七部先秦传世文献作了断代研究.除了对各文献历来的断代研究状况作了追溯以外,还对当前断代研究状况和最新研究成果作了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
为扩展分词知识库,提高自动分词能力,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学习机制的汉语自动分词系统。该系统通过对逐词匹配法进行改进,结合分词规则来实现自动分词,并采用统计提取等自学习机制来完善和丰富分词知识库。模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获取知识,获得较高的字段切分正确率。  相似文献   

12.
分析现有的词表切分法、自动切分算法的不足,通过改进Lucene系统的分词功能,设计了一个基于Lucene的中文数码产品搜索引擎,重点探讨了该搜索引擎的中文分词功能,实验证明本方法对中文词语可以设定正向匹配的字数,从而灵活的有效地进行中文分词。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汉语中一个特殊的语言现象——含“交集歧义”语段的非歧义句作为切入口,考察了分词加工在留学生句子阅读过程中不同的理解。文章指出,留学生主要靠词语的熟悉度以及与心理词汇的匹配程度来激活句子的分词加工;语段前的提示信息对分词的启动效应不明显;合词连写对句子理解的干扰性很大,是理解错误的主要原因。因此,适当增加分词连写的材料,有助于留学生理解句子,同时巩固和建构词的结构和界限,为阅读合词连写材料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关系词语对计算机的汉语复句层次关系识别具有重要意义。伪关系词的出现和关系标记的缺失给复句层次关系识别造成的影响,分析复句关系词语与同形的异类词、异构词之间的区别,揭示关系标记与词间连词、篇章关系词的不同用法的差异,挖掘复句关系标记缺失的隐现形式,以期为复句层次关系识别服务。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种基于近邻匹配新的分词算法Jlppeccz,该算法首先把一篇文章以标点符号为界线分成若干个句子,然后用近邻匹配方法把一句话切分成1~4字的词,通过对词库的搜索,对已分的词进行重组,把小词合并成大词,再将处理过的词存储到一个临时的词库里,以备后续的句子查找,并可实现对词库添加词的功能.与经典MM算法和词频统计方法相比,本文算法有较大的改进.  相似文献   

16.
《孟子》语言风格多样,读起来有时感情激昂,有时明快酣畅,有时平易自然。这种语言风格上的多样性使《孟子》散文具有很强的音乐节奏感。从语言本身来说,虚词特别是语气词的运用,不仅丰富了《孟子》语言词汇,也为文章表情达意、舒缓语气、增加语言自然流畅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长短参差、整散交错的语句以及重语叠句等运用,都使《孟子》语言显示出很强的节奏感。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在词汇附带习得中,词频因素对EFL学习者词汇意义和搭配两方面知识习得的影响。100名EFL学习者被分为四个组,分别参加含重复次数为1次,4次,8次及10次的10个目标单词的阅读任务后,参加4个关于目标词意义和搭配的接受性和产出性测试。结果显示词汇重复与词汇意义和搭配知识的习得呈正相关关系。对意义和习得的掌握需8次重复,意义和搭配的接受性习得均好于产出性习得,意义习得好于搭配习得。  相似文献   

18.
Seventeen primary school deaf and hard-of-hearing children were given two types of training for 9 weeks each. Phonological training involved practice of /s, z, t, d/ in word final position in monomorphemic words. Morphological training involved learning and practicing the rules for forming third-person singular, present tense, past tense, and plurals. The words used in the two training types were different (monomorphemic or polymorphemic) but both involved word final /s, z, t, d/. Grammatical judgments were tested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using short sentences that were read aloud by the child (or by the presenter if the child was unable to read them). Perception was tested with 150 key words in sentences using the trained morphemes and phonemes in word final position. Grammatical judgments for sentences involving the trained morpheme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after each type of training. Both types of training needed to be completed before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was found for speech perception score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both phonological and morphological training are beneficial in improving speech perception and grammatical performance of deaf and hard-of-hearing children and that both types of training were required to obtain the maximum benefit.  相似文献   

19.
中日现代语言通用汉字词各义项在两种语言中的使用情况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难题。基于高频中日同形词的研究结果表明,利用BERT词向量技术对日语目标词义项统计的平均准确率达到了90%,最高达到97%;对汉语目标词义项统计的平均准确率达到了88.3%,最高也达到97%,利用词向量技术对中日汉字词汇语义开展计量研究具备可行性。同时研究还发现,传统词典义项设立的科学性、例句规范性和句长等因素都会对基于词向量的语义分析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