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判别空间两直线、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是空间解析几何的重要内容,根据直线方程的形式选择合适的判别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利用线性方程组的理论讨论空间两直线、直线与平面的位置,给出直线与平行平面之间的距离公式以及直线与平面的交点坐标,最后给出了两异面直线的公垂线方程和距离公式。  相似文献   

2.
点到平面距离公式的讧法已有多种,本文利用直线参数方程中的参数来证明点到平面的距离公式,其证法相对较为简便。  相似文献   

3.
给出了解析几何中点到直线距离的几种求法,有公式法、构造平面法、参数法、向量法及特例法等.  相似文献   

4.
利用离差得到了点到直线距离的又一公式,应用简便方法给出空间两直线、三直线共面,三直线共点的判定方法,对三平面共点、共线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给出了解析几何中点到直线距离的几种求法,有公式法、构造平面法、参数法、向量法及特例法等.  相似文献   

6.
在直角坐标平面xoy内,对于两定点P1,P2及定直线l,将平面xoy沿直线l折成大小为θ的二面角,本文给出了折叠后P1,P2的距离公式.  相似文献   

7.
用向量求距离的统一解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敬英 《数学教学》2003,(10):34-36
高中数学新教材,用向量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是一个重要的改革方向.本文以例题的形式,根据公式d=|(AB|→)·(n|→)/|(n|→)|来讨论用向量法解决立体几何中的求异面直线间的距离、点到平面的距离、直线到平面的距离、平行平面间的距离等较难问题,立收化隐为显、化难为易之效.  相似文献   

8.
“距离”是立体几何中的两大度量(即角与距离)之一,传统的解题思路是“一作、二证、三计算”.立体几何中的“八大距离”,除球面距离及两点间的距离外,其余六种距离都与垂直有关,即与点在直线或点在平面上的射影有关.但有时点的射影的位置难以确定,这给求距离时的作图带来了很大困难.在学习了空间向量后,利用向量的方法求距离可以大大简化解题过程.公式d=|a粌·n粓||n粓|表示a在n上的投影的长度,可利用其求“八大距离”中的三个基本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点到平面的距离,异面直线间的距离。一、求点到直线的距离求点P到直线b的距离:设A是…  相似文献   

9.
求空间点P_0(x_0,y_0,z_0)到直线a=(x-x_1)/1=(y-y_1)/m=(z-z_1)/n(这里P_1(x_1,y_1,z_1)为直线a上的点,V={1,m,n}为直线a的方向矢量)的距离d,通常直接用距离公式d=|V×P_1P_0|/|V|。本文主要介绍异于用距离公式的几种方法。 设P_0(2,3,1)为直线a外的一点,直线a的方程为:(x 1)/2=y/(-1)=(z-2)/3 方法1 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只要求出过P_0点且与a垂直的平面与直线a的交点坐标即可。  相似文献   

10.
王其林 《考试周刊》2012,(49):49-49
本文借助向量的数量积,向量积和混合积,以及点到平面的距离公式,给出了空间两异面直线间距离公式的两个简易证明.  相似文献   

11.
采用对比法对辅助平面在求一般位置的线面交点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 .首先举例介绍了求一般线面交点时采用辅助平面时作图的基本步骤 .然后举例说明了在求一般位置线面交点时不利用辅助平面的错误性 ,通过二者的对比 ,从而得出在求一般位置的线面交点时 ,必须使用辅助平面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圆锥曲线的平行弦中点性质的探讨 ,给出了一种不需附加已知条件作圆锥曲线上某点处切线的一种几何作图方法 ,并由此可知作与已知直线平行的圆锥曲线切线的方法 ,从而得到圆锥曲线切线几何作图的充要条件 .  相似文献   

13.
直接从载流直导线的磁感应强度公式出发,利用极限的思维方法,分析出任一段载流圆弧导线在轴线上一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表达式,并得出圆电流轴线上的磁感应强度.  相似文献   

14.
运用球面几何理论,将平面规划中的一类经典问题推广到球面,建立了在球面大圆上寻求一点,到已知两点的距离之和最短的模型和算法,并得到了最优点坐标的计算公式以及最优点的几何求法,其结果在球面规划中有一定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空间解析几何中辅助平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构造辅助平面方法求:直线与直线交点;平面方程;直线方程;异面直线间距离。本文从不同角度对构造辅助平面的方法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6.
根据《砼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给定的基本公式,运用解答高次方程的迭代法尝试求解梯形、三角形截面梁正截面承载力。  相似文献   

17.
通过建立球面光滑曲线上的点到球面上两定点距离和的函数模型,运用拉格朗日乘数法得到使得该距离函数取得最小值所满足的必要条件,并由此获得最优点的一个几何特征,即最优点与两定点的连线分别与球面曲线上过最优点的正交弧所夹的两个夹角相等.该几何特征是平面上镜像对称原理在球面上的推广,为在一般情形下寻求最优点提供了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用点到平面的距离导出两平行平面间距离公式,同时联系实际介绍了公式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The explosion inside tunnel would generate blast wave which transmits through the longitudinal tunnel. Because of the close-in effects of the tunnel and the reflection by the confining tunnel structure, blast wave propagation inside tunnel is distinguished from that in air. When the explosion happens inside tunnel, the overpressure peak is higher than that of explosion happening in air. The continuance time of the blast wave also becomes longer. With the help of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LS-DYNA, a three-dimensional nonlinear dynamic simulation analysis for an explosion experiment inside tunnel was carried out. LS-DYNA is a fully integrated analysis program specifically designed for nonlinear dynamics and large strain problems.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have made the material parameter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model available. By using the model and the same material parameters, many results were adopted by calculating the model under different TNT explosion dynamites. Then the method of dimensional analysis was used for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s overpressures of the explosion blast wave are the governing factor in the tunnel responses, a formula for the explosion blast wave over-pressure at a certain distance from the detonation center point inside the tunnel was derived by using the dimensional analysis theory. By comparing the results computed by the formula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 which were obtained before, the formula was proved to be very applicable at some instance. The research may be helpful to estimate rapidly the effect of internal explosion of tunnel on the struc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