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4 毫秒
1.
基于学科化服务的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指出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机制现存弊端及其服务创新的必要性,研究资源建设学科化服务理念、环境和功能,构建"资源建设采访员-学科馆员-资源荐购教授"三者协作的资源建设学科化服务模式,重点探讨学科馆员服务资源建设的体制创新、团队建设、服务机制和角色定位等,目的是为高校图书馆提供一条优化的资源建设学科化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2.
"Scholars' Lab"是一个专为弗吉尼亚大学人文社科专业教师和学生利用图书馆数字资源、寻求专家帮助、进行协同合作与创新研究的场所,其主要理念是图书馆资源与专家学者的有机融合,促进创新项目开展,提升研究层次。实验室由弗吉尼亚大学图书馆的数字化学术研究小组专家学者组成。文章介绍了"Scholars' Lab"的基本概况、服务内容及奖励措施,基于案例分析概括该实验室的几个鲜明特点,旨在为国内大学图书馆创新学科化服务,开发馆藏资源提供参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3.
以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图书馆为例,从读者至上建馆理念、高品质馆藏资源建设、新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以及全方位服务模式构建等方面对研究型大学专业图书馆新馆建设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4.
IC的学科化服务探索——以上海师范大学信息共享空间为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把信息共享空间(简称IC)这一新型服务模式的先进理念和做法引入到国内高校,为图书馆创新服务提供了宝贵机遇.本文以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对IC本土化进行研究,探讨IC学科化服务内容、方式和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以用户为导向的学科化资源与服务研究是目前图书馆的热点研究问题,尤其对高校学科化服务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以农业机械化学科为切入点,通过探索以农业机械化用户为导向的服务模式,找出高等农业院校以各专业用户为导向的一般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6.
关于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永平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6):F0002-F0002,F0003
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重中之重.新时期高校图书馆为更好地服务于学科建设,需要引入学科化知识服务的理念和模式,而实现学科知识服务的重要方式是实施学科馆员制度。阐述了学科化知识服务和学科馆员工作机制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本文笔者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在分析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建设存在的问题基础上,从建立专业学科的文献信息资源库、提高图书馆馆员的素质、建立以读者为中心的学科服务模式这三方面探讨高校图书馆优化学科化服务之措施。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分析学科化服务必要性的基础上,阐述了以知识服务为目标的学科化服务2.0的内涵和特点,并从学科化服务的总体结构、图书馆馆员间的合作模式、学科馆员与服务对象间的合作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学科化服务2.0的构建与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9.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团队建设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适合开展学科化服务的图书馆组织机构模式以及学科化服务团队建设模式进行了总结,并结合一些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最新的创新实践来加以诠释。阐明了在学科化服务工作中健全图书馆机构机制、优化学科化服务团队建设模式,是高校图书馆提供高质量学科化服务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会和威胁,在此基础上构建学科化服务模式框架,并以武汉纺织大学图书馆为例,探讨学科化服务模式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