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里论述了中点箝位式三电平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及实现方法,研究了一种三电平参考电压分解的空间矢量调制改进算法,可避免传统开关时间的繁琐计算.实验研究结果验证了调制算法是正确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二极管箝位型三电平静止无功发生器主电路原理,讨论了三电平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中小矢量、中矢量、大矢量对直流侧两个电容电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SVG自身控制的要求与特点,提出了基于直流侧两个电容的电压差值和SVG交流侧瞬时三相电流的方向来调整矢量作用序列中等效的正、负小矢量作用时间的比例,从而使直流侧中点电压达到平衡的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不需增加SVG系统的检测电路。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文章所提出的中点电位控制策略可以有效地抑制三电平SVG直流电容电压不平衡程度,实现算法简单,在工程实践上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鉴于两电平逆变器的输出共模电压只能依靠外接滤波器进行消除,本文研究了共模电压的三电平抑制技术。利用三电平逆变器的有效开关状态,分析了三电平逆变器中产生共模电压的原因。针对常用逆变器控制策略SVM,提出了降低和消除共模电压的改进策略,并用仿真结果验证了其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T型三电平逆变器广泛应用于光伏发电设备。本文提出一种新型DPWM(discontinuous pulsewidth modulation,DPWM)方法实现中点平衡控制。T型三电平逆变器的性能受到中点平衡的影响。因此,直流侧电容电压需要控制平衡。传统SVPWM和注入零序分量通过改变零矢量实现中点平衡控制,但是上述方法开关损耗较大。为此本文在DPWM基础上通过改变调制波的作用角度实现中点平衡控制,而且上述方法能够降低开关损耗。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新型DPWM调制能够实现中点平衡控制和良好的输出电流波形。  相似文献   

5.
选择三电平逆变器作为静止同步补偿器的主电路,使得主电路输出的波形更接近正弦波,谐波含量大大减少;主电路中元件承受电压在截止状态下只有电源电压的一半,当与二电平逆变器采用相同功率等级的开关器件时,输出功率可以提高一倍。设计补偿装置并通过仿真验证装置补偿感性负载和容性负载的特性,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三电平主电路的静止同步补偿装置能够满足电力系统中常见的无功补偿要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一种改进型的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Finite Control Set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FCS-MPC)在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中的应用(Two level-Three phase voltage source PWM Rectifier,2L-VSR)。传统的FCS-MPC应用到VSR中需要分别预测8个不同矢量对应的输出,然后将这8个预测值分别代入目标函数中找出使得目标函数最小的电压矢量,运算量偏大,而且每个开关周期内开关次数大,从而造成开关损耗大。本文结合无差拍控制、开关状态反馈的思想提出一种改进型FCS-MPC。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改进型的FCS-MPC相比于传统的FCS-MPC在不牺牲稳态和动态性能的情况下大大降低开关次数。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电压空间矢量调制的基本原理,给出了一种基于DSP控制的基本算法,并用TMS320LF2407A芯片实现了对变频系统的控制实验结果表明电压空间矢量调制的正确性,系统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中点箝位三电平半桥逆变器单极性SPWM调制方式,分析了其六种工作模式,给出其控制信号的逻辑生成方式。为保证输出电压稳定和系统动态性能,该逆变器采用了电压电流瞬时值反馈技术。最后研制了一台1kVA/400Hz的三电平逆变器样机,实验表明采用电压电流瞬时值控制三电平逆变器具有优良的稳态和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二极管箝位型多电平逆变器电容电压均衡控制方法:通过一个均衡电容在一个采样周期内与箝位电容的轮换并联,将电压较高的电容上的电荷,注入到电压较低的电容上,实现电荷的动态刷新,保证各箝位电容电压的基本平衡。该方法所需的硬件电路简单,不增加调制算法的复杂性,且对任意电平具有通用性。不同负载状态下的仿真研究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单相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作为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电路接口,可以降低开关器件的开关频率和电流应力,同时可以使电网侧电流获得更好的谐波特性。为获取更好的谐波性能,电流型多电平逆变器部分采用POD-PWM调制,并通过直流侧电流反馈实现分流电感电流的均衡控制。最后,通过锁相环控制,使多电平逆变器输出的电流跟踪电网电压,实现并网。基于PSIM仿真环境,设计了单相五电平电流型光伏并网逆变系统,对上述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1.
针对T型三电平逆变器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基于T型三电平新型电流预测控制方法。该算法是基于模型预测控制,对三相T型三电平逆变器的27个矢量进行在线计算,使价值函数最小的电压矢量应用到下一个采样周期。能够快速实现α和β轴给定电流的快速跟踪、中点电位平衡以及最少的开关损耗,通过预测控制能够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宣志江 《科教文汇》2014,(12):96-97
采用单相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作为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电路接口,可以降低开关器件的开关频率和电流应力,同时可以使电网侧电流获得更好的谐波特性。为获取更好的谐波性能,电流型多电平逆变器部分采用POD-PWM调制,并通过直流侧电流反馈实现分流电感电流的均衡控制。最后,通过锁相环控制,使多电平逆变器输出的电流跟踪电网电压,实现并网。基于PSIM仿真环境,设计了单相五电平电流型光伏并网逆变系统,对上述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3.
三电平逆变器能够提高并网电能质量和减少滤波器的体积,故在新能源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由于准PR控制基波频率处增益有限,因此不会造成系统不稳定,具有抵抗电网频率波动的作用,因此本文采用准PR实现电流控制。而且三电平逆变器存在中点电位不平衡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增加或者减少时间偏置方法减少中点电位震荡。该时间偏置通过相电流以及小矢量、中矢量的作用时间决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中点偏移的方法实现中点电位的平衡控制。该方法在不增加开关频率的情况下实现了中点电位震荡与偏移控制。通过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矩阵变换器含有大量的开关,所利用的数学模型应用比较繁琐,控制量大,所以在矩阵变换器的实际应用当中,采用适宜的调制策略进行控制,才可以确保系统可靠的运行。本文在矩阵变换器拓扑结构的基础之上来叙述三相交-交矩阵变换器的三种调制策略:直接传递函数法(DTF)、间接空间矢量法(ISVM)和双电压控制法(TVC),通过对这三种调制算法的学习进行了比较与展望。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19,(8)
多电平逆变器是目前常用的电力电子装置,其中混合级联多电平逆变器因可以使输出电压电流的波形明显得以改善,减少应用成本等优点而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将混合级联逆变器采用随机频率脉宽调制策略(RFPWM)可以使其输出电压电流波形的谐波大大降低,因而具有极大地工程实践价值。本文首先给出了混沌理论的定义,详细分析了RFPWM调制原理,然后提出一种基于混沌序列的RFPWM调制策略,最后在MATLAB中搭建七电平的逆变器仿真模型并应用文中提出的新型调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调制策略对于输出的谐波抑制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多电平中点箝位型逆变器自从1980年提出以来,由于解决了在中高压场合功率元件耐压低的问题、降低了开关过程中的dV/dt、改善了逆变器的输出波形等,已经成为当今电力电子和电力传功技术的研究热点.本文首先描述了多电平逆变器的电容电压不平衡的原因和危害,提出控制方法.在讨论逆变器的控制策略上,采用了空间矢量法,为逆变嚣的控制和软件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付欣  付帅 《科技通报》2012,28(6):96-97,100
数字电路的测试生成通常是求解一个或一组测试矢量,这些测试矢量能够激活原始故障,并将这些故障效应传递到最终的输出端。测试集优化的基本目标是确定有效的测试矢量,即通过这些测试向量可以区分电路的正常状态与故障状态。目前随着各种智能优化算法的深入研究发展,针对测试集的优化方案也成为了这些智能策略发挥的舞台。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采用全桥三电平LLC谐振控制的500V/30A纯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的总体设计方案,给出了该充电模块主电路、控制电路等关键电路。所研究的全桥三电平LLC谐振变换器采用基于DSP芯片TMS320F28033作为控制核心,并根据充电机的工作过程完成变换器的数字化控制软件的设计。最后,研制了一台15KW的原理样机,对其软开关、输出电压和电流特性进行了测试,实验表明充电模块所有开关管电压应力低,实现了ZVS,满载效率达到93%,充电系统的各项指标满足纯电动汽车的充电要求。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别用同步调制、异步调制、混合调制三种方法实现正弦脉宽和电压空间矢量调制型逆变器,比较了SPWM和SVPWM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0.
该方案基于LiNbO3集成波导相位调制器而设计,通过STC89C52设置延时时间和电压,由FPGA和AD9501完成基准信号和延迟信号,控制高速模拟开关输出电压信号。该驱动电路调制精度高,脉宽和延迟可达到纳秒级。经测试,实验结果满足系统要求,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