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郁金红 《视听界》2006,(5):97-97
播音员和主持人端庄的外在形象,甜美圆润的声音形象,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观众与冷冰冰的电视屏幕漠然相对的状况。对于新闻播音员、主持人来说,只有先拥有一个大写而丰满的“人”,才能在大众传播中融入人文关怀,塑造出一个被受众认可的形象。一、人文意识的完善虽然播音员、主持人的面前通常只有冷冰冰的话筒、镜头,但在他们的心中、眼前始终要有交谈的对象,使隐形的对象默默地牵引着主持人的思路,激发着他们的情感,促使他们更恰当地表现“自我”。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情”来自新闻事实与个人感悟的结合,其最终的目标不是观众的眼泪或欢笑,而…  相似文献   

2.
张红梅 《今传媒》2011,19(3):121-122
播音员主持人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基层播音员主持人同时也是当地媒体的形象代言人,他们的形象如何,能不能被观众接受,不仅影响他们的声誉,最重要的是,将直接体现当地媒体在观众中的地位和形象。所以,基层播音员主持人,在有限的环境条件下,要有意识的对自己的形象进行包装,在受众面前塑造一个良好的形象。  相似文献   

3.
梅慧 《当代传播》2012,(1):105-107
信息爆炸、技术高新、文化多元,媒介产业化进程加快。传统模式和理念被打破,内容和形式不断创新。播音员和主持人也以新的表达样式面对受众,为媒介市场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但有些播音员、主持人价值取向偏离常规轨道,过度的"人际化"、"娱乐化"、"三俗化"引发各界热议。在媒体这个文化传播平台上,播音员和主持人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也要满足受众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建构播音话语审美空间,引导大众提升情感,促进传媒和谐传播。  相似文献   

4.
张军 《中国传媒科技》2012,(22):247-248
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对节目主持人和播音员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三贴近”要求的提出,使得如何让节目主持人贴近受众,如何提高其受众意识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节目主持人要提高受众意识,就要想其所想,深入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中去,体味他们的酸甜苦辣,以普通百姓的身份与他们接触,缩短和他们的距离.  相似文献   

5.
广播电视堪称大众传播媒体中的强势媒体。相对报刊而言,广播电视传播迅速,覆盖面广.对受众不设识文断字的“门槛儿”.尤其那纸媒体无法超越的动态的声像符号系统所特有的表现力.吸引力.感染力.更使广播电视在受众的媒体选择中独占鳌头。在广播电视传播的声像系统中,播音员.主持人是以媒介传播者的身份出现的,他们直接面向受众通过有声语言(电视中辅以形象)进行传播,他们的语言质量必然直接关系到信息传播.咨询服务.娱乐欣赏.知识教育等广播电视功能的传播效果。同时,无论在严肃的新闻节目里.还是在轻松的娱乐节目中.也不管俗称“编辑部代言人”的播音员.抑或个性化鲜明包括有些另类的主持人.他们在节目中的言语.都仰仗中国广播电视媒体的性质及广电事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威望.而具有特殊意义的权威性.示范性、普适性,并对社会生活产生不胫而走.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这些影响涉及舆论导向、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民众的语言水准。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说.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是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
亲和力,在新闻传播学领域是指报道与受众之间的紧密感、亲切感、信任感、互动性、关注度和接受度.电视播音员、主持人作为电视媒体的代言人,亲和力的培养不仅关乎他们的荧屏形象、个人魅力,还影响到媒体的地位和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7.
电视屏幕是传播现代信息和文化知识的有效载体,通过电视播音员、主持人直观而生动的形象表达,使观众在短时间内接受更多更新的内容。主持人作为电视节目最积极、最能传情达意的主导人物,怎样能够在不同的栏目中表现自我的才  相似文献   

8.
<正>电视节目主持人置身电视传播媒体的特定节目之中,是媒体与受众的“中介”,受众通过媒介获得所需信息。电视传播的流程是发生在媒体和受众之间的事情,媒体通过主持人面对受众;受众则从主持人的形象感知媒体的存在。可见, 主持人不再是自我,而成为了一个形象。所以不难发现在电视节目主持人身上体现着两种意志,一是媒体的意志,一是受众的意志。一般来说,媒体意志是硬指标,是主持人必须服从的;受众的意志虽显得是软指标,但它可以影响收视率,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节目的命运。我国电视传媒正处于激烈的竞争的市场化进程中,受众越来越显示出其约束力。受众对主持人的认知度和主持人对商业广告的吸附能  相似文献   

9.
电视主持人形象设计是指主持人具有的所能唤起受众一系列思想情感活动的有形和无形因素,包括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两个层面.由于电视主持人职业的特殊性,主持人形象不仅是自身形象、职业形象,更是社会形象与媒体形象,它体现了主持人个性风格与媒体特色、栏目特色的有机结合,并通过媒介传播为受众所认知.  相似文献   

10.
付清文 《新闻窗》2012,(4):111-112
广播的播音员是广播媒体创作团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电传媒的形象代表和品牌代表,广播形象的最终体现者即是广播的播音员和主持人,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广播者。广播者是通过声音与受众交流和沟通的,虽然广播者的“形象”不如电视者那样直观可视,但在受众的心中广播者是有“形象”的,是受众通过收听节目,通过播音员的声音联想到的“形象”,而这个“形象”不仅仅只是声音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内、外在形象的完美、和谐统  相似文献   

11.
在大众传播学中.受众是信息的接收者,是信息传播的终端。主持人作为媒体代言人.是媒体“人格化”的代表,充当着传者的角色。因而,主持人形象塑造与受众的认知有着下丝万缕的联系。随着传播理念由“传者中心论”到“受者中心论”的不断转变.受众的地位越来越高.主体意识越来越强,受众认同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受众认同在本质上是对传播效果的肯定.所以主持人形象塑造真正被受众认知才有价值。作为媒体的重要组成方面,主持人所从事的是一种特殊的工作。由于在媒体的频繁出现,他们便成为公众的、社会性的人物。他们还是自身所属媒体形象的体现.同时,由于媒体在我国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因此主持人有时也就成为党和政府以及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交相辉映,递见融合,信息传递速度更快,方式更多样。受众穿梭于琳琅满目的媒介之中,接收或被动接收着更为纷繁多样的信息。某些电台、电视台为了追求收听率、收视率,为在诸多媒体之间拔得头筹,忽视甚至是要求播音员主持人无视广播电视语言的规范化,盲目追求流行,  相似文献   

13.
兰凡 《声屏世界》2014,(4):39-39
播音员主持人在广播电视传播中,其形象直接反映了一个媒体的价值取向、文化选择和综合实力,直接影响媒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形象。所以重视塑造播音员主持人的形象,提高播音员主持人的综合修养能力,对于提升媒体的品格和档次,扩大媒体的影响力、传播健康先进的文化至关重要。职业形象塑造 职业形象是指播音员主持人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形象,包括声音形象、屏幕形象等。高安台目前主打的一档是时政新闻节目《高安新闻》,一档是专题类节目《瑞州大观》。  相似文献   

14.
相对于传统的报刊、书籍而言,作为大众传播媒体中的电视,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最大的媒体传播者,覆盖面广,受众没有门槛。向受众提供媒体传播的媒介是主持人,他们直接面对观众,以语言为辅佐提供最直接的信息,他们语言的质量会最直接影响到信息的传播与受众接受信息的程度。对于受众而言,他们具有特殊意思的示范性、权威性,在社会文化、舆论、道德和审美情趣等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试析节目主持人公信力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在转播世界杯足球赛过程中,央视主持人带有强烈个人感情色彩的评述导致舆论一片哗然,在业内也引发了主持人如何处理个人情感与新闻工作客观公正要求之间关系的讨论。主持人与媒介公信力的问题再一次引起学界的关注。与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不同的是,广播电视媒体报道内容的最终体现者是节目主持人(播音员),受众能够接触到的大都只有主持入节目主持人的特征及表现,直接影响到受众对其个人的评价,并进而影响到对媒介的评价,影响到媒介公信力。  相似文献   

16.
主持人和播音员是栏目的代言人,其形象直接影响节目与受众的交流.对主持人和播音员形象的塑造,应充分考虑到节目自身特的基础,充分调动电视技术.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说广播电视媒体是"社会的一个窗口",那么播音员主持人就是这个窗子的开启者。他(她)直接出现于播出第一线,其形其神其声和群众直接相通,可以说是广电媒体联系群众的最直接的纽带和桥梁。要完成节目磁场化的传播效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受众是在根据自己的意愿不断选择的,而播音员主持人是节目的最终体现者和形象代言人,其业务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该节目的形象与发展,这就要求播音员主持人尽可能恰如其分的传递节目内容信息,恰当把控与受众的情感交流,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在节目中发挥作用,有效传达声音,使节目更好地为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服务,为大众服务,同时提高新环境下所播出节目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申林  史文思 《传媒》2020,(10):49-52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时政新闻与融媒体环境相适应呈现出新变化。时政新闻主持人如何在融媒体环境下塑造适宜的媒体形象,是亟待研究的问题。随着时政新闻报道方式的转变,主持人的作用更加凸显,消弭与受众间的距离感,不断加强互动是主持人塑造亲近感形象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央视主持人康辉的Vlog为例,探究时政新闻主持人如何改变播报方式,拓展报道范围,打造IP化和“超链接”化的媒介形象,使其更加人格化、多元化、立体化。  相似文献   

19.
朱玉娟 《新闻前哨》2022,(16):22-23
数字时代的到来给媒介传播方式带来了革新,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带来了传播速度的几何倍增。在信息快餐化的融媒体时代播音员主持人早已不单是陈述式的信息传播者,更应是新媒体的信息提炼者和分析者。本文将围绕融媒体时代,如何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做好新媒体主持人展开论述,为播音员主持人拓展网络媒体职业空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播音主持作为新闻媒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节目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播音主持的工作是形象和声音为一体的,所以在具体工作的过程中要塑造良好的形象,也要具备较强的语言艺术,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良好的效果。一个播音主持人要整体把握节目的风格,了解受众的需求以及受众的特点。所以,播音员主持人的节目形象塑造对整个电视节目播出效果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主要针对播音员主持人节目形象塑造展开较为深入的分析,提出播音员主持人内在形象和外在形象的节目形象塑造方式,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