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迄今为止,两国在发展科学技术的过程中,各自走过了不同的发展路程.就两国创造力及其素质(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来讲,中国向来重视独创力及其素质,并以其曾经取得的成果赢得了世界的共识;而日本的创造力及其素质却引起了异议,或曰"具有创造力",或曰"缺乏创造力,只会抄袭",或曰具有"二次创造性"(笔者赞同日本具有"二次创造性"的观点).本文通过对中日两国的创造学(研究)及创造教育进行比较研究,对两国创造模式的形成及其原因进行一下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发达国家普遍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作为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根本。特别是日本,其2002年7月通过了《日本知识产权战略大纲》,明确提出"知识产权立国"的目标。通过几年的实践,日本在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应用、管  相似文献   

3.
社科文摘     
《百科知识》2009,(18):57-58
“留学生”一词的由来 “留学生”这个词是由古代日本创造的。远在1300多年前的唐朝时期,日本政府为了吸取中国的先进文化,曾13次派“遣唐使”来中国。“遣唐使”因为是外交使节,驻唐时间一般不过一两年,不能在中国久留,因而无法满足日本全面深入地学习中国文化的需要。为此,日本政府从第二次派“遣唐使”开始,便加派“还学生”和“留学生”。  相似文献   

4.
<正>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实施"技术立国"战略,通过大规模引进、消化欧美先进技术,积极实现二次创新,在经济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政府意识到仅仅满足于改进技术和开发外围技  相似文献   

5.
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著名武士西乡隆盛说过:“有两种机会,一种是偶然碰上的,另一种是我们创造的。在非常艰难的时刻,一定要自己创造出机会。”西乡隆盛的这段话再清楚不过地表明了日本民族那种不甘落后,不畏艰险,想方设法,力争上游的性格。作为地域狭小的岛国,日本早在古代就不断地寻觅和创造机会,以图摆脱小国  相似文献   

6.
1993年10月.应日本政府遵请,我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团成员访问了日本.访日期间.日本创造学会会长恩田彰教授和斜造力开发研究所所长高桥诚先生分别会见了我.创造,这是日本强盛的国策.全民共同的意识.早在1982年.日本政府就作出决定;确认创造教育、开发创造力是通向21世纪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二次创新与我国制造为全球化竞争战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全球化浪潮下,跨国公司纷纷调整了各自的战略,在其原有雄厚实力的基础上,加大了创新力度,并通过全球化战略来实现,加剧了全球的贫富二极分化。如何面对这样的严峻考验是摆在发展中国家面前的紧迫问题。创新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在全球化环境下,创新过程呈现出了新的特点,有必要结合经济全球化的背景来探讨创新问题。在全球环境下,中国的创造业靠什么来建立、维持、巩固与发展竞争优势呢?这是一个引起中国与企业家关注的迫切问题。本运用二次创新理论,研究发展中国家企业应对全球化竞争的战略,提出了基于全球竞争的二次创新过程模型,并指出了我国制造业将自身置于全球竞争的环境中积极开展二次创新,赢得后发优势的全球化竞争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8.
日本公共图书馆的少儿服务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颉  原保忠 《现代情报》2010,30(10):123-125,173
日本公共图书馆通过丰富多彩的儿童服务,为儿童创造读书的良好环境,成为儿童们学习、娱乐、长知识、受教育的乐园。介绍日本公共图书馆开展儿童服务工作历史及现状,分析日本公共图书馆开展儿童服务工作特点,以期对我国公共图书馆儿童服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日本被世界公认为是一个富有创意的社会,"日本制造"在短短几十年里升级到"日本创造"令很多人惊讶."日本创造"从何而来,对中国来说值得借鉴. 在日语里,"做东西"这个词与"制造"的意思有很大不同.这个词更强调动手与经验性,包含不可言传的技术秘诀的意味.笔者去过一些日本小学、中学,那些学校都设有"动手"教室.  相似文献   

10.
在不定积分的求解中,分母含二次三项式的不定积分是学生难于求解的问题之一,通过将分母的二次三项式分为可以在实数范围内分解的二次三项式;不可以在实数范围内分解的二次三项式;二次三项式的二次根式几种形式,使学生较容易掌握求此类函数不定积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看日本发明竞赛关原成1993年10月,应日本政府邀请,我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团成员访问了日本。访日期间,日本创造学会会长恩田彰教授和创造力开发研究所所长高桥诚先生分别会见了我。创造,这是日本强盛的国策,全民共同的意识。早在1982年,日本政府就作出决定:...  相似文献   

12.
<正>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日本出现了两次“风险企业”的热潮。第一次热潮出现在70年代初(1971~1973),即著名的高增长末期。当时,日本的中小企业处于鼎盛期并开始不断增长。这些企业开始开发和生产自己的产品,而不只是作为大企业的承包商。那时,日本人创造了一个英语新词“风险企业”(Venture business)。这股热潮随着1973年的石油危机很快退去,大多数风险企业被推到破产的边缘(有些破产)。  相似文献   

13.
知识产权战略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到特定阶段时所必须实施的发展要求。通过分析日本知识产权现状及其在知识产权战略运用方面的特点,从知识产权保护、创造、应用、服务、人才培养等各方面为我国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借鉴和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4.
刮泡作业是浮选作业全过程的最后一道关口,也是精煤产品能顺利通过的关键工序。刮泡直接影响精煤、尾煤质量,泡沫产品脱水效果,浮选机处理能力等技术指标的完成。刮泡及浮选煤浆液面的调整,要掌握各机室泡沫产品灰分变化规律、确保各个机室泡沫层能进行二次富集作用、刮泡工作要为泡沫产品过滤脱水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
《科学生活》2010,(12):86-87
冬日最佳旅游方案莫过于筹备一次温泉之旅。说起温泉,就不能不谈到日本,日本被称作是温泉王国,日本人也被称作"最喜欢泡澡的民族"。日本从南到北大约有2700多座温泉,各地温泉度假村林立。一到节假日,日本人或携妻带子的家庭游,或甜蜜情侣二人世界,或老夫老妻的夕阳红,把大大小小的温泉旅馆填个水泄不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意义]离子色谱是一种高效液相色谱,目前尚未发现通过专利的方法对离子色谱仪进行分析的研究报道。[方法 /过程]本文通过专利分析的方法,以法国questel开发的ORBIT准力分析系统为数据源,对离子色谱仪进行专利查询检索,并对检索结果从总体趋势、区域、专利权人、IPC分类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结论 ]一是离子色谱仪一直是在曲折发展,目前正处于第二次发展阶段。二是美国、日本、中国为世界离子色谱仪的研发大国。美国、日本掌握着此领域的核心技术,在国际市场的上布局广泛。中国虽然专利公开数量众多,但主要以实用技术新型为主,研发实力仍有差距。三是美国的戴安公司、日本的岛津株式会社等企业拥有较强的研发实力,中国公司在近年来专利权数量增加较快,但核心技术较少,研发机构相对比较分散,缺乏领军机构。  相似文献   

17.
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二次创新三种可供选择的自主创新路径中,集成创新路径和二次创新路径是目前河南省自主创新的最佳路径选择。河南省走自主创新道路必须重点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正确认识集成创新、二次创新和原始创新之间的关系;二是稳固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三是完善地区自主创新的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18.
正每逢冬天,"暖气""供暖""如何取暖"等必定会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议论的话题。大众化的供暖或取暖方式是靠天然气和电力,每个国家、地区又各不相同。比如日本、韩国依赖具有文化特色的被炉和暖炕,瑞典和奥地利通过能源二次利用供暖等。最特别的是匈牙利,每年回收磨损纸币用作燃料,即"烧钱取暖"。无论哪种方式,当室外大雪纷飞,而你  相似文献   

19.
2016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其理念与日本六次产业的概念不谋而合。20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著名学者今村奈良臣首次提出"六次产业"的概念,2011年3月,日本正式颁布并实施《六次产业化法》。在此指导思想下,日本农业在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农村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下,仍然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品牌特色。我国与日本同属东亚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的资源禀赋多有共同之处,日本的"六次产业化"发展经验值得我国借鉴。本文首先分析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的中国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特点及存在问题;通过对日本农业六次产业提出的背景和研究现状的梳理分析,比较中日两国农业发展的差异,提出日本六次产业化对推动我国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川 《发明与革新》1992,(8):35-36,39
日本人所说的“食脑者”,是指通过一、两个主意或创新,而轻易地一握万金者。这样的人在日本人数众多,几乎成了一个阶层。让我把他们的“食脑经”披露一、二、以飧读者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