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不懂问老师,这是值得提倡的。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问问题时,说不出所问题目的题意,更谈不上把题目原原本本地复述一次。这反映了学生问问题之前根本未能做到反复认真地审阅题目,连题意都未审清就去问老师:“这道题怎样解?”过去,碰到这种情况,我总是越俎代庖地“帮”学生重新审题。奇怪!题意审清了,问题也就解决了。我琢磨,相当一部分问问题的学生,原因出自于没有认真审题。但我越“帮”学生审题,完全依赖老师“帮”审题的现象越严重。我感到这不是一种好现象! 最近,我向学生宣布:“不准带书本来问问题!”凡来问问题的学生首先必须把题意说给老师听,然后老师再  相似文献   

2.
叶建云 《河北教育》2010,(12):45-45
在阿根廷一所小学的教室里,有几名学生正围着老师交谈。一个学生天真地问老师:“老师,什么是爱?”老师觉得这个孩子提出的问题十分有意思,值得好好回答。当时正是课间休息时间,于是老师要求学生到校园里去玩儿,  相似文献   

3.
为什么我们的教育、大学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根本原因在于体制。作为个体的教育工作者,想必不应去等待体制的变革,而应从自己脚下开始去改革我们的教学。在我们的课堂里关键词是"人和问"。学生问着,问着的学生。大学的课堂里,尤其应当如此,否则,怎么能称得上大学?怎么能做大学问?能引导学生常问、多问的老师是好老师,能引导学生爱问、会问的老师是更好的老师,能引导学生把自己问倒而挂在黑板上的老师是最好的老师。聪明的人常问,智慧的人善问,天才的人能够石破天惊,一问惊天下。  相似文献   

4.
奚洁 《教育教学论坛》2012,(22):188-189
在课堂教学中单纯地听老师讲课不能充分发动学生的精神力,只有学生能提出问题,才更有利于形成和巩固学生对学习的内部诱因。这就要求我们老师,鼓励学生多多地去学去问。而如果要使我们的"问题教学"更有质量,教师就要做到合理引问——精确追问——延伸新问,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双结合,使我们的学习效率得到更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教学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许多问题都是由教师提出,学生还未来得及思索,又由老师很快地给予解答。使学生对老师产生神秘感。使得他们懒于思考,不去思考。其结果往往是:老师讲得累,学生听得苦。一节课下来,问学生听懂没有?多数同学会回答听懂了,可是不少学生反映一旦做作业时,又不知如何去做。究其原因是学生在课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下,社会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进一步提高,新课程要求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消极地去学习,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去自主学习。物理在学生的眼中一直是比较难学的课程之一,要想学生能够学好物理,真正地掌握物理知识,就需要老师去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要引导学生从崭新的角度去学习物理,要去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要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去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也就是说老师要去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学生只有会提问了才能有动力有激情去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顺水推舟学习课文的过程中 ,学生常会产生一些疑问或需求 ,教师要充分认识这些“学情”的教学价值 ,顺着他们的思路 ,顺水推舟 ,让他们自由发挥 ,有时往往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一位教师在执教《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 ,教师让学生表演小壁虎借尾巴的情景 ,学生非常踊跃。一位被选中演黄牛伯伯的学生天真地问老师 :“我可不可以去吃草?”老师亲切地回答说 :“可以 ,你就去吃吧。”学生就乐滋滋地去“吃草”了。他的生动表演 ,赢得了全班学生和听课教师的热烈掌声。在接下来的一组表演中 ,一位学生问老师 :“表演的时候 ,可不可以不照…  相似文献   

8.
老师被问倒之后杨耀庭先说三位老师被学生问侄的事例。A老师上语文分析课时,一位学生问:"有篇指导阅读的文章说,《红楼梦》第28回运用了返射修辞方法,请问什么是返射?"老师思索良久,诚恳地说:"返射格我比较生疏,一下子说不出个所以然采,待我去翻阅资料或请...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爱     
在某小学的一间教室里,一个女孩天真地问老师:"老师,什么是爱?"老师觉得这个孩子提出的问题十分有意思,得好好回答。当时正是课间休息时间,于是老师要求学生都迅速地跑到外面去,拿回一些东西。在同学们回到教室  相似文献   

10.
孙双金老师说:“学问学问,要在学中问,问中学。没有问题的学习是浅层次的学习,甚至是假学习。问题是思维的起源,问题是创新的开端。学起于思,思起于问。”孙老师认为,教师要把自己巧妙地“藏”起来,巧妙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摸索、探究、创新。  相似文献   

11.
爱的体验     
一位学生天真地问:"老师,什么是爱?"老师觉得这个孩子提出的问题十分有意思,值得好好回答。于是老师要求学生到校园里去玩玩,并在重返教室时带回一样他们喜爱的东西。孩子们都迅速地跑到外面。在他们回到教室后,老师说:"我希望每个同学都拿出自己带回的东西。"  相似文献   

12.
曾伟鸿 《考试周刊》2012,(22):60-60
数学教学离不开“问”,“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一方面是老师问学生,另一方面是启发学生问老师。后者是所谓激“问”.而激“问”又常常要教师先用提问的方式去激活学生思维。因此,数学教师的提问艺术显得比其他任何学科教师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一次,我去一所学校参观学习,看到老师办公室里,每位老师的办公桌旁都配了两个凳子。我正感到奇怪,恰好见一名学生进办公室找老师问问题。只见那位老师和蔼地对学生说:“同学,请坐。”同时,还很有礼貌地作了一个“请”的动作。待那名学生坐在老师旁边的凳子上以后,师生才朋友一样地交流起来。我  相似文献   

14.
有这么一副叠词佳联:“书生书生问先生,先生先生;步快步快追马快,马快马快。”意思是学生读书有疑问,忙去问老师,殊不知老师亦生疏;徒步的捕快速度快,去追赶骑马的捕快,但骑马的捕快的马更快。还有这么个笑话:有个学生上课时总感到身上痒痒的,不停地搔痒,老师见状,灵机一动,批道:“抓抓痒痒,痒痒抓抓,愈抓愈痒,愈痒愈抓。”叫那个学生对出下联。学生对不出,垂头丧气地回到家中。父亲见状问儿子何故,儿子便把事情告诉了父亲,父亲听后骂道:“真是没用的东西,这还不好对吗?老子给你写一个,拿去交‘作业’。”第二天学生把“作业”交上,老师一看…  相似文献   

15.
阿坤俱乐部     
都是问题学校里的油印机出了毛病,印出来的试卷常模糊不清。为了谨慎起见,老师到每个班里去问:“你们的试卷有问题吗?”一个被试卷搞得昏头昏脑的学生,满脸迷惑地站起来问:“老师,试卷上不全是问题吗?”(张荣起)  相似文献   

16.
曹珊  姜永兵 《班主任》2001,(7):40-40
一次大扫除,学生帮我收拾讲台,几位学生异口同声地问我:"老师,这些东西都是我们捡到的吗?"听到这话,我猛然一愣,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平时,孩子们捡到什么东西喜滋滋地交给我,我总是毫不在意地随便问问:"这是哪位同学的?"没人领,我便顺手扔到讲台里,没有再去注意.孩子们这一问,给了我不小的震动.  相似文献   

17.
<正>一次课间,我正与低年级老师聊天,几名一年级的孩子跑来向老师汇报,某个孩子违反校规了。老师听后笑眯眯地说:"知道了,老师马上过去处理。"可是过了五分钟,这位老师仍没有起身去解决问题的意向。我忍不住问,"你不是答应学生处理的吗?怎么还不去啊!""你还当真!这些孩子一天报告十几次。没有必要每次都处理,我只是随便说说。你一直教高年级,你不知道这学生来报告有多烦?时间长了,他们就不会来了。"同事无奈地解释,然后回办公室了。一会儿,我碰到几个高年级学生,就故意问,  相似文献   

18.
学习支架在学生学习中所倡导的是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首先不是去问老师,而是去问老师精心设计的学习支架,在学习支架的支持下,学生基本上能顺利完成所有任务.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是背诵固定的框框,用框框去解决问题,反复做大量的练习,而是在解决问题中发展自己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张俊 《四川教育》2005,(1):42-42
最近听一节公开课,在课结束时老师问学生:“你们想去寻找风吗?”学生说“想”。老师又说:“那你们下次去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叫上我。”本来老师是随便说说的,因为她上完课就要回自己的学校了。可学生是很认真的。一个学生站起来问:“那你住在哪里啊?”说真的,如果那个老师直截了当地回答学生,我就不好说什么了,可是她居然不敢。我不知道提问的学生会是什么感受,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节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内容是“电话费的计算”。一节普普通通的数学课,却蕴含了一个极其深刻的道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只有让数学回归生活,才能使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也才真正体现不同的学生在数学课上有不同的发展。课前,老师让学生利用国庆节去调查有关电话费的计算,可以问爸爸妈妈,也可以自己去邮局打听,同时可以去看海报……上课了,老师拉家常式地问学生:平时喜欢打电话吗?在什么情况下打电话,一般打给谁?学生对于这样自由的上课方式非常喜欢,师生交流气氛十分融洽。在这样一种宽松轻快的环境中,老师揭示了课题:今天这节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