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消除运动性疲劳的特殊营养补充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动性疲劳影响机体的运动能力,本文就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以及特殊营养补充品对快速消除运动性疲劳,加速机体恢复,提高人体运动能力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运动营养概念及其意义,指出运动营养学当前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研究:1)人体在运动时热能消耗量代谢规律,特点及需要量;2)人体三大热源物(蛋白质,脂肪糖)在运动时的代谢规律及与运动能力的关系;3)水、无机盐与运动能力的关系;4)维生素与运动能力;5)微量元素与运动能力;6)运动强力手段。  相似文献   

3.
运动生物化学是一门基础应用型新学科,它在运动对人体机能代谢影响的基础研究领域,医务监督与机能评定、运动性伤病诊治、营养及保体能药物开发等方面提供理论实验依据。国内外大量研究成果表明:掌握、利用生化物质如蛋白质、核酸、糖类、维生素、无机盐、激素、水在体内的代谢变化过程。关能合理补给,可较大程度地改善,提高人体运动能力。而如何借用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充分利用、开发祖国医学和天然药物以提高人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基因工程技术及其在运动人体科学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综述的方法阐述基因工程的概念、主要研究技术及其在生物学、医学领域的主要意义。分析讨论了基因工程技术在运动人体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并对基因工程技术在运动人体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支链氨基酸与运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广泛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就支链氨基酸与能量代谢、蛋白质代谢,支链氨基酸与运动性中枢疲劳、外周疲劳以及支链氨基酸的毒性等方面加以综述并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结果表明:支链氨基酸与人体运动能力关系密切,能够为长时间的耐力运动提供能量储备,促进肌肉蛋白质的合成,而且可以调节引发运动性疲劳的外周机制,推迟运动性疲劳的出现,运动后补充支链氨基酸还可以促进运动性疲劳的恢复。但至于支链氨基酸对蛋白质分解代谢的影响及其抗中枢疲劳效应,在长期训练中补充BCAA是否有减少和修复肌肉损伤的能力,是否存在性别差异以及服用大量BCAA是否对大脑和肌肉产生消极作用,导致肠胃功能的紊乱则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6.
从训练学、运动生物化学和运动生理学角度,指出人体渡海眩晕产生的原因,提出提高人体抗眩晕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锻炼手段,为渡海抗眩晕训练教学及未来登岛作战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7.
ROS是自由基的主要来源,近年的研究结果表明,ROS参与了体内许多的生理生化变化及一些病理过程。就自由基的产生、自由基损伤细胞与诱导细胞凋亡,及其与运动性疲劳关系作综述。认为ROS诱导细胞凋亡的机理与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类同,这提示细胞凋亡与运动性疲劳可能存在密切相关的关系。体内除了一系列抗氧化防御酶系外,还存在基因bc1-2的调节机制,提示bc1-2可能也参与了运动性疲劳和机能恢复等方面的调节。  相似文献   

8.
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动性疲劳一直是运动界重要的研究课题 ,是运动中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它是由于中枢神经递质失衡、内稳态失调、能源衰竭、物质堵塞和突变等原因引起的。在运动性疲劳状态下 ,人体会有各种临床表现和血液生化改变。根据疲劳产生机理和应激学说 ,可以采取休息、音乐、物理、营养、推拿、针灸、中医药和药物等来预防和恢复运动性疲劳。  相似文献   

9.
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运动性疲劳一直是运动界重要的研究课题,是运动中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它是由于中枢神经递质失衡,内稳态失调,能源衰竭,物质堵塞和突变等原因引起的。在运动性疲劳状态下,人体会不各种临床表现和血流生化改变,根据疲劳产生机理和应激学说,可以采取休息,音乐、物理、营养、推拿、针灸、中医药和药物等来预防和恢复运动性疲劳。  相似文献   

10.
竞技运动与基因兴奋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因兴奋剂是指非治疗目的应用以提高运动能力的基因、遗传元件或细胞.随着分子遗传学、体细胞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病毒学等学科的重大发现和技术进步,基因治疗不仅用于治疗疾病,也有用于提高人体运动机能的可能.为了保证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及竞技比赛的公正性,国际奥委会、世界反兴奋剂协会和国际运动联盟已经将基因兴奋剂列入违禁药.  相似文献   

11.
以动作发展理论为支撑,采用实验法,以某市某特殊儿童康复中心24名学龄期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为被试,随机分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被试进行12周的大肌肉运动技能干预研究,对照组被试接受常规教学活动,探讨大肌肉运动干预的有效性及其对自闭症儿童基本运动技能的影响。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被试大肌肉运动技能、基本运动技能在实验前未见显著差异,运动干预结束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被试的大肌肉运动技能水平均提高,实验组大肌肉运动技能水平提高显著;实验组与对照组大肌肉运动技能水平的提高与基本运动技能的变化未见显著相关。运动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实验组自闭症儿童大肌肉运动技能水平,但大肌肉运动技能干预对基本运动技能的促进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联合核心稳定训练对脑瘫学生康复效果的影响。 方法:随机选取脑瘫学生30名分为3个组:实验组(EXG组)、对照组1(CON1)、对照组2(CON2)。实验组采用有氧运动联合核心稳定训练、对照组1采用单纯有氧运动训练、对照组2采用单纯核心稳定训练,通过12周康复锻炼,收集三组受试者体质状况、粗大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平衡能力和运动成就动机数据。结果:EXG组和CON1的整体体质状况有积极变化,通过多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变化呈显著性差异(P<0.05),CON2在骨骼肌、基础代谢率两项指标呈显著性差异(P<0.05)。EXG组在粗大运动功能方面有积极变化,呈显著性差异( P<0. 05),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呈极其显著性变化(P<0.001);CON1粗大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有一定改善,但变化不显著(P=0.062);CON2粗大运动功能产生了显著性变化( P<0. 05),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有限(P=0.065)。EXG和CON2组整体平衡能力有积极变化,呈显著性差异( P<0. 05);CON1的平衡功能有一定改善,但效果不明显。运动成就动机方面。三组受试者整体运动成就机均发生明显变化,回避失败动机上EXG相似文献   

13.
优秀耐力运动员运动中血浆心钠素与心肌血液供应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采用放射免疫法与超声心动法进行了逐级递增负荷运动试验,以探讨心脏内分泌与心肌血液供应的关系。结果发现:大学生组血浆心纳素、室壁运动面积变化率以及壁厚度,都随运动强度的增加、持续时间的延长,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耐力运动员血浆心纳素安静时低于大学生组,但随运动强度的增加,持续时间的延长,表现为持续增加,室壁运动面积变化率随之呈线性关系;血浆心纳素对运动中心肌血液供应改善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血浆心纳素的分泌不是无限的,它的产生与释放需要一定的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玉米肽对脑卒中某些生化指标及运动能力的影响,为玉米肽作为天然运动营养补剂提供依据。方法:12名康复训练后并能独立进行太极拳训练3个月的男性脑卒中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正常康复训练,实验组患者口服玉米肽4周,对照组患者服安慰剂4周。分别测试服药前后生化指标:血红蛋白(Hb)、肌酸激酶(CK)、SOD和MDA、血清睾酮(T)及10m步行时间。结果:服药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服药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肌酸激酶(CK)活性和MDA水平显著下降,SOD活性和血清睾酮(T)显著增加,10m步行时间显著缩短(P0.05)。结论:服用玉米肽的实验组各项生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提示玉米肽具有提高运动能力、促进疲劳恢复及能够清除自由基抑制过氧化损伤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探讨动作发展视角下,依据3~6岁幼儿身心发育特点所设计的功能性练习方案对粗大动作能力的影响,为幼儿粗大动作能力促进、教师教学设计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选3~6岁幼儿249人,分为实验组(124人)和对照组(125人),前者完成功能性练习,后者进行常规体育运动,干预时间为24周。通过系统分析法,确定幼儿功能性练习方案的内容、原则及要求,使方案更加科学、系统和实用;干预前后使用TGMD-2量表对各年龄段实验组和对照组幼儿粗大动作能力进行测评。结果:1)实验组大、中、小班幼儿粗大动作总分依次为(88.09±5.73)分、(79.69±5.77)分和(64.94±9.54)分,较干预前提高(32.37±6.93)分、(30.69±9.07)分和(32.57±8.20)分,变化显著(p<0.01);2)对照组大、中、小班幼儿粗大动作总分依次为(65.51±8.76)分、(54.24±9.19)分和(47.27±11.92)分,较实验前提高(8.80±6.97)分、(6.16±8.70)分和(16.42±8.81)分,变化显著(p<0.01),但对照组干预前后各年龄段幼儿位移动作得分、控制动作得分及粗大动作总分变化差值均显著低于实验组(p<0.01)。结论:常规体育运动对幼儿粗大动作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存在个别动作变化不明显、掌握不稳定等情况。幼儿功能性练习设计为“动作模块”与“素质模块”,前者将3~6岁幼儿的动作学习系统地划分为3个层次,为教师设计练习方案提供了依据;后者可针对幼儿特定身体素质进行科学锻炼,动作学习中兼顾身体素质的发展。功能性练习对幼儿粗大动作各指标均有显著影响且优于常规体育运动,对促进粗大动作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运动生物化学的发展和生物化学一样,从叙述生化到动态生化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近20年来,运动生物化学中的物质代谢动力学研究成果日多,标志着动态运动生化的发展、现将糖、脂肪和氨基酸等有关成果做一概括,并说明其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男子400 m栏运动员的速度耐力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运动生物化学为理论依据,阐述了400 m栏运动员的能量来源与供能过程,提出了发展速度耐力对提高400 m栏成绩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发展速度与速度耐力之间的关系,结合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和身心特点,介绍了青少年400 m栏运动员速度耐力训练的8种方法和手段以及在训练中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某些氨基酸的代谢特点和运动营养--运动生物化学动态之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氨基酸不但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也是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近 10年来 ,从运动生化和营养方面的研究日多 ,这里仅将和运动能力关系密切的谷氨酰胺、亮氨酸、色氨酸和支链氨基酸的研究成果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于分析热量限制的机制及其与运动的联系。通过文献法,提出热量限制对人类寿命延长的作用尚不明确;热量限制不能替代运动;热量限制提高寿命可能需要以牺牲某些方面的健康为代价;单纯热量限制不适用于人体。  相似文献   

20.
耐力训练对正常大鼠与糖尿病大鼠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耐力训练的治疗性干预,运用对比分析法,从血液生化、糖代谢、血乳酸代谢动力学方面观察了糖尿病代谢紊乱的不同适应性变化.讨论了不同干预因素作用后不同代谢的关系.特别注意结合运动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相关方法与理论,探讨各种变化发生、发展可能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