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古诗教学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教学时常常一带而过,学生无法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往往觉得古诗学习无趣而乏味。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创设古诗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讲解古诗背景,加深古诗理解;添加学生表演,体会古诗意境;加强古诗诵读,感悟古诗内涵四个策略,破解当前古诗教学的瓶颈。  相似文献   

2.
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精华。语文课堂应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魅力,掌握古诗阅读的方法。教学《江雪》一诗,通过引导学生回忆画中诗、理解诗中意、想象诗中画、体会诗中情,使学生感悟诗歌的艺术魅力和作者的思想情感。最后,教师拓展组诗,不仅让学生迁移了学法,更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传承了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3.
古诗教学,介绍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等非常重要,这对于学生理解古诗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简介作者"安排在教学过程中的哪一个环节为最佳呢?笔者不禁想起了曾经阅读过的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  相似文献   

4.
正教学古诗除了传授学生有关古诗的文史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从诗中得到积极向上的思想品质、道德观念方面的教育,在思想和感情上从古诗中受到教益,得到熏陶。因而教学中,进一步引导学生在思想感情上把自己的"心"放进去,和作者想在一起,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乐作者之所乐,忧作者之所忧……真正和作者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5.
<正>传统的古诗文课堂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解词释句─串讲全诗─背诵默写",教学方法单一,气氛沉闷无趣。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对古诗文学习的兴趣,认为古诗文难理解、难背记,学古诗十分枯燥。叶圣陶说过:"意境有无和高下是评论诗歌艺术性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样,是否把学生引入诗的意境,入境深度如何,也是检验古诗教学的一把重要标尺。"本  相似文献   

6.
古诗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句式整齐,富有韵律,深受人们的喜爱。让学生从小诵读古诗,不仅有利于发展语言能力,提高智力,而且能陶冶情操,培养文学鉴赏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诵读得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在教学中,加强诵读训练,不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而且背诵、理解的能力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那声情并茂的诵读,更可以直  相似文献   

7.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避免千篇一律的教法,应顺应学生的心理需求,随时改变与调整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古诗词教学的效率。根据古诗词的特点,转换就是一种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活力的教学方法。通过古诗变童谣、古诗变童画、古诗变"童话"的转换,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李昱 《考试周刊》2009,(23):27-28
古诗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要使古诗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就必须注意为学生构造开放的学习空间,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注意课堂教学的语言风格,注意培养学生“读”的习惯。  相似文献   

9.
高中语文是教学领域的重要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高中古诗教学是其中的重要内容,高中古诗学习能够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历史背景知识,并且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将历史背景与作者的人文情怀相结合来进行古诗的学习,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古诗教学中,也在逐步推广文本细读理论,以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学习兴趣,用全新的思维模式去学习、掌握古诗中的启示,用于丰富生活实践,提高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0.
杨再隋教授曾说过,在学习新知识前,让学生利用一些学习资源进行适当的预习以建立旧知与新知之间的联系是必要的。诗词教学也离不开预习,预习是诗词教学中的"前奏"。预习诗词习惯的养成,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诗词教学的课堂效率,还能为学生感悟诗歌经典、传承诗词文化奠定基础。一、充分预习,走近作者,体味古诗特色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在精读指导前,得先令学生预习。学生是认识的主体,这是由教学的本质所决定的。课前应让学生自己去研读古诗,搜集资料,特别是对作者的了解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1.
李红梅 《课外阅读》2011,(6):156-156
古诗教学是认识中华文化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一个重要窗口。在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古代诗词占有一定的比重,但由于中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对诗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感到遥远,因而古诗词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题。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想象能力,促进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理解,就必须注重多媒体与古诗教学的整合。多媒体对于提高古诗教学效率,扩大知识量,激发学生兴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春晓》是一首富于情趣的五言诗。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古诗的特点,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再现古诗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指导学生了解古诗的意思,通过朗读领悟古诗的意境和韵味。为此我作了如下教学设计: 1、引人激趣 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或看到的春天美丽的景色,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播放《春晓》教学电视片,让学生看雨后春天早晨鸟语花香的绚丽图景,听配乐朗读。老帅简单介绍作者孟浩然。 2、初读感知 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所注的汉  相似文献   

13.
古诗具有很强的节奏感、音律美,用词简练,寓意深远,寥寥几字就饱含作者深深的情感,描绘当时的社会生活,让人们在阅读中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学古诗能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能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提高审美能力、文化修养,增强对民族的认同感。因此,古诗不仅是一种很好的语文教学题材,也是一种有效的思想教育的载体。但是,学习古诗又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激发孩子们学习古诗的热情很重要。一、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 教师必要的知识储备是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前提。在课前,教师只有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准备,才能得心应手地实施教学活动。传统教学理念中的“要让学生有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的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特别是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对所教的诗歌的写作背景、诗人特点等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和准备,积累一定的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了解所学古诗的写作背景,以此激发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例如,在学习《江雪》这首诗时,要让学生了解作者的思想特点,他所处的时代以及当时创作这首诗时的背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由于得不到朝廷的认可,不断被贬,怀才不遇,养成了他孤傲的个性。在逆境中,虽然历尽磨难和挫折,但仍不能改变作者报效朝廷、忧国忧民的耿耿忠心,表达了诗人高远的志向。教师要从这样的视角去解读、感悟诗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意境。只有对诗歌进行这样深入的解读,才能带领孩子们走进文本,培养孩子们进行个性化解读诗歌的热情和兴趣。  相似文献   

14.
古诗是小学语文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其重要性。古诗教学如何打破古诗教学的老传统、旧思维,让古诗教学方法焕然一新,让学生爱学、学好,汲取其中的丰富养分,是当前素质教育中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找出古诗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若干创新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当前,部分教师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仅重视古诗词的解析和背诵。这种教学方法显然已不再适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忽视了对学生语文素养全面的培养。因此,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教师更要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结合诗词的背景,在文眼处细品诗词意境,体悟作者蕴含的思想情感,提高对古典诗词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6.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布鲁纳也曾说过:"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中的兴趣之火。"英语课堂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兴趣,让短短的45分钟发挥最大效益,让教师教得精彩,学生学得快乐?  相似文献   

17.
<正>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学生古诗文的积累量明显太少,学生对古诗普遍缺乏兴趣。怎样让古诗这个民族"瑰宝"焕发新的光彩呢?我认为在古诗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关键。为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古诗,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必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是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基础。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以激趣的方式呈现教材知识,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以兴趣带动发展。一、创设愉快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灵活处理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现代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科技成果在教育领域里运用的一种特殊手段,具有直观、形象、信息量大的优  相似文献   

19.
古诗教学从小学就开始涉及,但古诗的学习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难点。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新课程对古诗的学习模式进行了很大的变革,于是新教材出现了"文包诗"。"文包诗"的出现不仅减低了学生学习古诗的难度,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文包诗"是苏教版小  相似文献   

20.
马玉芹 《考试周刊》2013,(87):38-38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诗可以说是这灿烂文化的夜空中一颗最璀璨的星星,它是先人智慧的结晶.传承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在古诗教学中,往往是教师讲得多.学生悟得少,很多学生对于学习古诗没有兴趣,甚至不喜欢古诗。如何才能让学生爱上古诗,在古诗的王国里驰骋呢?文章对此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