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肇 《今传媒》2020,29(3):127-129
气候问题最先出现在西方国家,涉及气候问题的新闻报道也最早出现在西方国家。2009~2018年期间,针对气候问题进行的气候报道受到人类社会的重视。美国的《纽约时报》是西方国家最有影响力与代表性的媒体之一,本文以美国的《纽约时报》作为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法,探究《纽约时报》的气候报道,从而为中国媒体的气候报道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介绍气候传播内涵和定义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论证了新闻媒体在气候传播的角色与定位,梳理了当今新闻媒体气候传播的策略方法.作者认为,可以从"巧妙运用框架理论和议程设置理论"等四个方面对相关策略方法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3.
东汉三国时期的旱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汉三国是气候由暖而冷的转型期,期间存在旱灾高发期,发生过特大旱灾;当前气候正处于变暖转型期,类似于汉代的气候温暖期将再度来临.所以,研究东汉三国气候转型期旱灾,对当前及今后的防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东汉三国是气候由暖而冷的转型期,期间存在旱灾高发期,发生过特大旱灾;当前气候正处于变暖转型期,类似于汉代的气候温暖期将再度来临?所以,研究东汉三国气候转型期旱灾,对当前及今后的防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提取、统计古代私人日记中的晴雨记录、感应记录、物候记录、谚语记录以及奇异天气现象等信息,可大致了解古代气候。利用古代日记重建历史气候有助于当代人了解历史气候的演变过程,可以为今后气候对人类环境、生存的影响作出预估与准备。  相似文献   

6.
本文重点研究民间组织在通过国际合作渠道,推动气候变化教育,提升公民参与意识,尤其在农村社区的实践;研究气候适应规律,利用民间组织的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开展气候变化的南南合作,为实现巴黎协定的主体目标,提出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为加强民间组织的能力建设,增加中国民间组织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话语权,提升中国国家软实力提出五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2011年12月19日上午,新闻学院郑保卫教授作客人民网,就气候传播问题接受记者专访。针对记者的提问,郑保卫教授介绍了中心与乐施会自2010年以来共同组建气候传播项目组,开展气候传播研究的情况,重点谈了12月2日在南非德班主办气候传播国际论坛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碳标签是具有显著创新性的气候传播介质,在气候传播中具有3个方面的应用价值:(1)公众气候变化知识的教育功能;(2)公众气候变化应对行为的引导功能;(3)气候传播各利益攸关者资源整合与目标协调的社会动员功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代表团在联合国德班气候谈判中的表现,集中探讨政府在气候传播中如何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在直接推进谈判取得积极成果的同时,让更多公众了解气候变化的相关科学知识,理解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共同寻求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实现有效的气候传播。  相似文献   

10.
气候政策从根本上来说是基于市场的,如今,处于各发展阶段的国家都在追求新的考虑气候问题的经济增长模式  相似文献   

11.
新闻媒体在气候变化传播中担负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它是气候变化知识的传播者、气候变化议程的设置者、气候变化问题的监督者和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沟通者,新闻媒体要搞好气候传播,须遵循以下策略:提高专业性,进行深度报道;提高针对性,细化报道议题;增强贴近性,提高气候传播吸引力;实现多方互动,提升传播影响力;采取多样化形式,实现气候传播最佳效果;注重全面性,体现气候传播多样化;提高记者专业素质,提升气候传播质量与水平。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组织气候评价初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源于马里兰大学的组织气候与多样性评估(OCDA)已经成为美国ARL最新推荐的评价工具,但国内对此还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在对组织气候进行溯源与分析的基础上,对图书馆组织气候的内涵进行界定,分析了图书馆文化与图书馆组织气候之间的差异与关联.图书馆的组织气候会对图书馆员工的行为模式和工作绩效产生显著的影响,因此,图书馆组织气候评估可以作为图书馆用户服务质量改进的重要依据.图书馆组织气候评测的可能维度包括:员工在图书馆的归属感、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员工的离职倾向、员工的工作动机、员工对自身的价值期待等.ClimateQUALTM评价指标体系可作为我国图书馆进行组织气候评测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建筑的各种气候缓存空间的分析,运用仿生学的原理,将建筑的各种气候缓存空间的工作原理与动物的呼吸进行类比,揭示气候缓存空间在建筑的生态节能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组织气候是图书馆员工感知的、能够影响其行为的一种持续的组织环境特征,可用一系列的组织属性加以描述和测评。论文认为,图书馆组织气候测评有助于健康型图书馆建设。与基于用户视角的LibQUAL+不同,源于OCDA的ClimateQUALTM并不对图书馆服务质量直接进行评价,而是为图书馆管理活动优化提供决策依据,从而增强员工提高用户服务质量的动力。论文分析了ClimateQUALTM评价指标、测评方法,马里兰大学图书馆的组织气候测评结果的运用效果。论文认为发展行业协会,推动组织气候测评理念的推广,构建本土化的组织气候测评指标,吸引代表性图书馆参与测评实践组织等就是ClimateQUALTM应用带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气候伦理是指人对自然环境中的气候变化所承担的一种道德责任,即要求人类从道德的角度上了解气候知识,提高人们应对气候变化的预警与决策能力。西方传媒对气候新闻的过度报道或选择性报道,遮蔽了人类对本质问题的关注和认识,从而带来气候伦理的灾难和导致新闻的不公正性。因此,气候新闻报道必须注意几个环节,一是增加连续报道;二是保证新闻的科学性;三是加强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16.
邹香菊 《图书馆学刊》2012,34(12):27-29
高校图书馆组织绩效评估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其研究的重点也逐渐转向定量分析,但目前主要侧重于对已有结果的绩效评估的探讨,而对于导致此结果的原因分析却有所不足。以组织气候研究为切入点,从组织气候与组织绩效的因果关系中发现了改善图书馆组织气候,进而提高组织绩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气候争端问题,表面上看是各国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理解和对环境变迁话语权的争夺,实质上却是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下各国对承担公共环境责任的领悟和对自身发展权益的维护。对于中国新闻采编团队而言,要报道好国际气候问题,正确有效地引导舆论,就必须最大限度地了解国际环境问题的历史脉络,充分厘清各国的利益范畴,坚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最终找到气候问题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18.
郭起豪 《中国记者》2015,(4):99-100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呈现多发态势。对于这类关乎百姓切身利益,特别是直接关系到百姓安全感的重大热点气候话题,受众对新闻深度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解释性报道可以承担起这一重任,但在专业性极强的气候报道领域,如何使解释性报道兼具专业意识和受众思维,并且科学可读?  相似文献   

19.
辽朝地处我国北部草原地带,独特的气候条件塑造了契丹人特有的文化习俗,大漠多寒多沙的气候使契丹人形成了与此相适应的服饰文化和饮食习俗,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国际     
中日韩首次确立“三国伙伴关系”;全球气候大会美中成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