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合成了5-溴水杨醛缩邻氨基酚(H2 Brsaph)、5-溴水杨醛缩2-氨基噻唑(HBrsatz)和5-溴水杨醛缩2-氨甲基吡啶(HBrsapy)三种水杨醛类 Schiff碱,制备了配合物[Zn(Brsaph)(H2 O)2](1)、[Cu(Brsatz)2]4H2 O(2)和[Cd(Brsapy)2](3).利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进行了表征.荧光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在350-450 nm 光激发下在450-550 nm 范围都具有荧光,但金属离子对它们的发光行为影响不同.利用 X-射线单晶衍射仪分析了 H2 Brsaph的晶体结构,该晶体属单斜 P21空间群,晶胞参数:α=4.6517(2)A,b=19.0710(8)A,c=6.2382(3)A,β=90.402(4)°,Z=2,V=553.40(5)A3,Dc=1.753 g/cm3,Mr=292.13,R1=0.0225,wR2=0.0553.  相似文献   

2.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罗丹明B衍生物荧光分子探针RBA,研究了其光谱性能及对Fe^3+的识别作用。结果表明:RBA在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溶液和乙醇/水溶液形成的混合介质中,对Fe^3+有高选择性、高灵敏性的荧光检测。在pH为7.0,553/576 nm条件下,随着Fe^3+的浓度递增,RBA荧光强度呈现显著线性增强。其荧光增强主要是由于Fe^3+诱导了分子中的酰胺闭环结构发生开环,导致分子结构的共轭程度增大。此外,RBA对其他常见金属离子Cu2+,Ag+,Zn2+,Cd2+,Hg^2+,Na^+,K+,Mg^2+,Ba^2+,Mn^2+,Co^2+,Ni^2+和Pb2+等的硝酸盐溶液几乎不引起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变化。  相似文献   

3.
以均苯三酰胺甘氨酸为配体,合成了[Zn3L2·15H2O]n(1)和[Cd3L2·DMF·7H2O]n(2)(L=均苯三酰胺甘氨酸,DMF=N,N-二甲基甲酰胺).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和荧光光谱测定,与配体相比,[Zn3L2·15H2O]n(1)和[Cd3L2·DMF·7H2O]n(2)的荧光光谱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红移和蓝移,其最大发射峰分别在467nm和428nm.  相似文献   

4.
以水杨醛为起始原料,在超声波辅助下,简便地合成了香豆素-3-羧酸(4)。利用紫外可见光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化合物(4)对一些有色金属离子的识别作用。结果表明,随着有色金属离子的加入,化合物(4)的紫外可见光光谱发生了红移和增色效应,荧光光谱发生猝灭现象;化合物(4)对Yb2+的识别作用最优,络合常数为7.5×106M-1。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研究欧拉常数的不等式,引入新变量u=y(y+1)和函数gq+1(y)=1/2(y+1)-1n(1+1/y)+1/2y+i=1∑q+1(-1)^i+1 B2i/2i[1/(y+1)^2i-1/y^2i],利用函数gq+1(y)性质,证明了当q=0,1,2,3,4,5时文[1]的猜想正确,改进了文[2]、[3]的相关结果。  相似文献   

6.
一道三角题的隐形误解及正解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1]中有这样一道例题及解法.例1(文[1]例4)已知sinxcosy=1/2,则cosxsiny的取值范围是().A.[-1/2,1/2]B.[-3/2,1/2]C.[-1/2,3/2]D.[-1,1]错解:设cosxsiny=t,sinxcosy+cosxsiny=sin(x+y)=1/2+t,由-1≤  相似文献   

7.
王淼生 《数学教学》2014,(10):26-28
1994年第20届全俄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最后阶段竞赛九年级第一天的第1题(称作题1)如下:题1若((x^2+1)(1/2)+x)((y^2+1)(1/2)+y)=1,证明:x+y=0.笔者一直对题1感兴趣,它最早进入我国应该是1995年[1].笔者后来又见文[2]-[6]等,近日拜读文[7],再次勾起笔者对此题的探究.  相似文献   

8.
以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为表面包覆剂,在室温大气条件下的水溶液中制备了ZnS:Mn^2+和ZnS:Mn^2+、Pb^2+纳来晶.XRD分析表明纳米尺寸的平均直径为2-4nm,TEM分析表明纳米尺寸均一,用荧光光谱检测到其激发波长(λexc≈410nm)和发射波长(λem≈510~560nm)都在可见光范围以内,显示出一种新颖的光致发光性质,并对这一性质作出了适当的解释.这些结果表明共掺杂的纳米晶代表了一种新型的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高温水热合成方法,采用吡嗪-2,5-二羧酸,醋酸锌及邻菲罗啉自组装合成一种新型金属有机配合物[Zn(pyrazine-2,5-carboxylate)(phen)]n,通过X射线衍射测定该化舍物单晶结构,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表征.结构分析表明该配位聚合物属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为:α=0.6628(5)nm,b=1.0988(5)nm,c=1.0557(5)nm,α=90.000(5)°,β=100.819(5)°,γ=90.000(5)°andV=0.7552(8)nm^3,Z=2,R1=0.0383,wR2=0.0848,Dc=1.810Mg·m^3.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型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Zn(pzde)(phen)]n·nH2O(H2pzde=2,3-吡嗪二甲酸,phen=1,10-邻菲哆啉),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晶胞参数为:a=1.1607(2)nm,b=1.1719(2)nm,c=1.3140(3)nm,β=110.707(3)°,V=1.6719(6)nm3,Dc=1.707Mg·m-3,Z=4,R1=0.0356,ωR2=0.0853.  相似文献   

11.
利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吸收光谱法、同步荧光法和三维荧光法研究了金属离子Fe2+、Fe3+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在模拟生理条件下的竞争结合作用.结果表明,Fe2+、Fe3+对BSA的内源荧光都有明显的猝灭作用,猝灭机理均为静态猝灭和动态猝灭的联合作用,主导作用分别为静态猝灭和动态猝灭,并分别计算了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和热力学参数,Fe3+与BSA的结合能力强于Fe2+.弱的结合力使BSA与Fe2+、Fe3+相互作用后构型没有明显改变.当Fe2+、Fe3+同时与BSA相互作用时,二者表现出弱的竞争取代现象.  相似文献   

12.
用成核-晶化隔离法制备了层状MgZnAl-CO3纳米晶,借助于TG-DSC、IR、XRD、SEM和热老化箱对其结构、形貌及其与Ca(st)2/Zn(st)2复配对PVC热稳定性的协同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层板上半径为0.065nmMg2+被半径为0.074nmZn2+同晶取代后,Mg0.51Zn0.167Al0.323-CO3较Mg0.677Al0.323-CO3层间结晶水、层板羟基和层间阴离子CO32-脱除温度分别下降14.0℃和8.4℃,层板OH伸缩振动、层间结晶水弯曲振动和层间CO32-反对称振动吸收峰向高波数方向移动,(003)晶面间距从0.7455nm增加到0.7508nm、a(或b)和c轴长度分别从0.3038nm和2.2365nm增加到0.3044nm和2.2524nm;由于一定量的Mg0.51Zn0.167Al0.323-CO3与Ca(st)2/Zn(st)2的协同作用,PVC的初期着色和热稳定时间分别为250min和275min。  相似文献   

13.
设计、合成了一种基于罗丹明B的铜离子荧光分子探针RF。研究发现在V乙腈∶V水=1∶1介质中,化合物RF最大发射波长为566 nm,Cu2+可使探针RF的荧光强度明显增大,同时溶液颜色从无色变为桃红色。该荧光探针对Cu2+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选择性。RF的选择性荧光增强是由于其对Cu2+的识别开环引起的。该探针对Cu2+的识别是不可逆的,而且pH对探针RF在中性水溶液中检测Cu2+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采用成核/晶化隔离法制备出和锌铝水滑石(Zn/Al-LDHs),并以其为反应前体(主体),以乙二醇为分散介质,分别采用返混/沉淀法和原位法将具有荧光吸收性能的肉桂酸(客体)引入CO32-型水滑石层间,制备出肉桂酸插层水滑石,利用红外光谱仪、荧光分光光度计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肉桂酸根可以取代锌铝水滑石前体层间的CO32-离子,组装得到结构良好的肉桂酸插层水滑石,其在300~400nm之间有良好的荧光吸收峰,具有一定的荧光效果。  相似文献   

15.
测量了1.62at%-Er^3+ Y0.5Gd0.5,VO4晶体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谱,光谱显示该晶体在382、525、1536nm有很强的偏振光吸收峰,且偏振光(E∥C)吸收远强于σ偏振光(E⊥C)吸收;通过计算可得,吸收截面分别为2.95013×10^-20cm^2、2.57757×10^20cm^2和1.15504×10^-20cm^2;其荧光发射(^4I15/2→^4I11/2跃迁)峰值波长在1524nm,半高宽度为72nm;415/2^I→^4I11/2跃迁的荧光寿命为3.1ms,光谱特性表明Er3^+:Y0.5,Gd0.5,VO4晶体是潜在的高效率激光晶体材料.  相似文献   

16.
用巯基丙酸作为稳定剂,在水相中合成了发光可调的核壳型半导体纳米粒子.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荧光显微镜,荧光光谱及紫外可见光谱等对合成的核壳型Cd Te/Cd S量子点进行了光学性能、粒子的分散性、纳米粒子形貌和晶型的表征.通过对合成条件的摸索,总结出了合成高性能水溶性Cd Te/Cd S量子点的优化条件是:反应初始p H为11,Cd2+∶HTe-∶MPA为1∶0.25∶1.8,回流时间为1 h.在优化条件下通过控制合成回流时间可合成不同粒径的量子点,其荧光发射光谱在510-610 nm范围连续可调.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芹菜叶色素的提取工艺及稳定性,确定其提取的较佳工艺及稳定性的条件.采用乙醇溶剂振荡萃取法,在5l0nm波长下,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该色素的较佳提取工艺;研究了不同情况下芹菜叶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该色素较佳提取工艺为体积分数85%乙醇溶液,料液比1:10,30℃,振荡30min.该色素耐光、耐热性较差;一些食品添加剂以及Zn^2+、Ca^2+、Mg^2+、Na^+对色素稳定性基本无影响,但Sn^2+、Fe^3+、Cu^2+、Al^3+会降低色素稳定性,加工使用过程中应避免与铜、铁、铝、锡容器接触.  相似文献   

18.
以4-正戊基苯甲酸(PBA)为第一配体,2,2'-联吡啶(bipy)为第二配体,合成了铕、铽的三元配合物,Eux Tb(1-x)(PBA)3bipy(x=1.0,0.7,0.5,0.3,0.0).并通过UV、IR、元素分析和稀土络合滴定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荧光分光光度计研究了配合物的荧光性能以及Eu3+、Tb3+之间...  相似文献   

19.
用溶剂热法、150℃反应12h成功合成了分散性良好的LaP04:Ce^3+/Tb^3+荧光晶体.XRD数据表明,合成了六方晶系的LaP04:Ce^3+/Tb^3+晶体(PDF 84-0600).pH为9.0时,合成晶体的离子最佳摩尔比为nLa^3+∶nCe^3+∶nTb^3+=6∶3∶1.根据荧光光谱可知,LaP04:Ce^3+/Tb^3+在270nm处有最强激发峰,在545nm处有最强发射峰,对应于Tb^3+的5 D4→7F5跃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