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术期刊编辑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韬 《黑龙江档案》2011,(1):114-115
近年来,学术不端行为有愈演愈烈之势,学术道德失准、学术行为失范事件时有发生,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学术不端行为是指违反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的行为,具有存在主观恶意,以获取经济利益和社会声誉为目的的特点。比较典型的学术不端行为有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伪造或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伪造注释;未参加创作,在他  相似文献   

2.
学术不端是指一些违反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的行为,包括捏造数据、篡改数据、剽窃、一稿多投、伪造学术成果等现象。学术不端现象的存在极大破坏了良好的文化氛围,甚至到了学术腐败的地步。为了有些遏制学术不端现象的发生,本文从新闻监督角度切实分析了防治措施,还文化者一个积极向上的学术环境。  相似文献   

3.
在学术出版过程中可能遇到抄袭和剽窃、伪造和篡改、一稿多投、不当署名、论文注水等不同的学术不端行为。学术出版机构应制定明确的反对学术不端的政策,并加强对学术期刊编辑的学术道德教育,进而针对学术出版中发现的具体的学术不端行为,开展学术道德教育,以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伪造、篡改、剽窃科研成果;论文虚假等学术不端行为,严重损害了我国科研工作者的形象,影响学术氛围的纯净,甚至严重影响国家的学术信誉和学术发展。因此,防治和治理学术不端及学术腐败行为、净化学术环境势在必行。通过分析学术遣假现象,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魏杰  王琳 《今传媒》2012,(2):111-112
学术不端行为是指,在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中的各种造假、抄袭、剽窃和其他违背科学共同体惯例的行为。近年来,这种问题越来越严重了。从知名专家到普通科研工作者,都出现过学术不端行为。作为科技期刊的编辑,我们应责无旁贷地成为学术不端的把关者,该阻止或是减少伪造、篡改和抄袭的文章。本文综述学术不端行为的目前状况、泛滥原因和治理措施,以净化学术环境,以还科学的真实性和严谨性。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2010,(3)
尊敬的各位作者:近年来,抄袭、伪造、剽窃、不当署名、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文献出版发表数量呈恶性增长,严重影响了学术出版物的质量和信誉。为了《新闻界》杂志有效提高学术不端文献的辨别和  相似文献   

7.
学术不端行为屡见不鲜。近10年来文本查重工具的出现对学术出版中文字剽窃或重复相似度的检测比对已见成效,但图表中剽窃、篡改及伪造等不端行为却不易察觉和检测。本文主要针对学术出版中各种与图片相关的学术不端案例,进行了系统分析、归类与定义;梳理收集了目前国际上对图片造假、重复和剽窃的鉴别方法、检测工具及效果评估;提出了正确分析图片原创性的一些建议与方法,力求与国内同行共同探讨防止图片中的学术不端行为的标准与规范,确保学术出版回归原创,保护版权。  相似文献   

8.
2009年教育部发文指出必须严肃处理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伪造注释、不当使用署名等七种高校学术不端行为,并专门举行加强高等学校学风建设座谈会,提出要对学术不端行为下猛药,实行一票否决."一时间,反对高校学术腐败的呼声不绝于耳.本文仅从高校科研档案管理中如何构建权责控制体系、运用现代科学鉴定手段和营造规范的科研档案工作氛围等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加强对科研档案的监管,反对高校学术腐败.  相似文献   

9.
《中华医学图书馆杂志》2011,(10):F0003-F0003
感谢您对本刊的支持。 近年来,学术界出现了抄袭、一稿多投、不当署名、伪造和篡改等诸多学术不端行为,本刊也深受其害。  相似文献   

10.
吴菲  孙琴 《编辑学报》2021,33(2):189-191
借助采编系统内置的未发表相似文献、已发表相似文献学术不端检测功能,寻找学术不端行为的蛛丝马迹;举例分析医学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特征,将一稿多投、抄袭、剽窃、拆分发表等行为消灭在稿件初筛阶段.提出医学论文学术不端的防范对策:加强对作者的科研诚信教育和宣传,提高期刊编辑责任心及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鉴别能力;建立科研失信档案,实行信息共享,努力将学术不端行为杜绝在论文发表之前.  相似文献   

11.
文章探讨随机对照试验(RCT)报告中容易出现的学术不端行为及其产生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发现RCT报告中涉及的学术不端行为包括剽窃、伪造数据,一稿多投,作者署名问题等,产生原因包括审查、监督、惩罚力度不严及宣传力度不够等.进一步提出,减少RCT报告类文章的学术不端行为的对策包括健全学术不端行为认定和惩罚制度,构建期刊学术不端和伦理审查信息共享平台,严格三审、外审流程,运用网络首发和增强出版等新兴出版模式,充分发挥编辑人员的学术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对科技期刊论文发表过程中常见的抄袭剽窃、伪造、一稿多发、署名争议等不端行为及其新的表现形式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国内外科技期刊近年来在遏制论文发表相关不端行为方面的做法与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  相似文献   

13.
近来,曾经饱受诟病的学术出版失范再次成为出版业关注的焦点。学术出版失范表面上主要表现为引文、注释、参考文献、索引等出版技术规范执行上的不到位,实质上包括各种形式不一、程度不等的涉嫌伪造和篡改、抄袭和剽窃、不当署名、重复发表等学术失范。学术出版失范是学术失范在出版环节的体现,同时也是学术失范得逞的重要表  相似文献   

14.
倡导科研诚信 整治学术不端行为若干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瑞芹  单政  刘彤 《今传媒》2011,19(2):100-102
抄袭剽窃、一稿多投、重复发表是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学术不端行为。这种行为败坏了学术风气,影响了刊物质量和信誉。本文分析了学术不端现象,提出了制止学术不端行为的相关举措,以及编辑部在应对学术不端行为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要严格把关,提高论文的甄别能力,坚决抵制各种学术不端行为,为净化学术风气,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赵瑞芹  单政  刘彤 《报刊之友》2011,(2):100-102
抄袭剽窃、一稿多投、重复发表是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学术不端行为。这种行为败坏了学术风气,影响了刊物质量和信誉。本文分析了学术不端现象,提出了制止学术不端行为的相关举措,以及编辑部在应对学术不端行为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要严格把关,提高论文的甄别能力,坚决抵制各种学术不端行为,为净化学术风气,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声明     
正本刊编辑部近来陆续发现有作者存在一稿多投的学术不端行为,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编辑程序,浪费有限的学术资源,故特作如下声明:一、在本刊发表的论文必须为原创作品,禁止一稿多投、剽窃抄袭、重复发表等现象。二、在本刊规定的审稿期限内,凡有一稿多投、剽窃抄袭、重复发表等学术不端行为,一经查实,即予撤稿;如已刊发,则公开列名通报,并给予当事人三年内不接受投稿的处理。  相似文献   

17.
科研诚信从档案管理入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泳 《兰台世界》2004,(12):42-43
学术上弄虚作假在国外叫“科研不端行为”,分为剽窃、假造科研成果和篡改真实数据三类。而在中国作假形式似乎更为多样,张存浩院士提出了四种表现:“浮夸浮躁、弄虚作假、缺乏民主以及自由主义与部门或学科保护主义”。中国科协第六届全委会第四次会议上,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益工作委员会提交的2003年度报告中提出了七个方面的不端行为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8.
抄袭剽窃、一稿多投、重复发表是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学术不端行为,而且愈演愈烈。虽然学术不端行为只出现在个别学者身上,但如果不加以惩治,必将扰乱正常的学术秩序,阻碍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与思想水平的提升,给科学和教育事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国外多数国家已经认识到学术不端行为对于科学发展以及对学术队伍造成的恶劣影响,建立相应机构,采取相关措施,抵制学术不端行为。本文重点介绍国外打击学术不端行为的相关机构以及政策法规及相关举措。  相似文献   

19.
警惕学术期刊公开更正中的不当更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景周 《编辑学报》2010,22(3):248-250
公开更正是出版单位为改正出版物中的错误内容而发表的公开声明,是对被涉及者有效的、必要的补偿形式;不当更正是通过故意更改期刊已发表论文的事实内容而实现个人利益需要的一种学术不端行为.文章分析不当更正的表现形式、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并提出了一些阻止不当更正行为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近来,曾经饱受诟病的学术出版失范再次成为出版业关注的焦点.学术出版失范表面上主要表现为引文、注释、参考文献、索引等出版技术规范执行上的不到位,实质上包括各种形式不一、程度不等的涉嫌伪造和篡改、抄袭和剽窃、不当署名、重复发表等学术失范.学术出版失范是学术失范在出版环节的体现,同时也是学术失范得逞的重要表现——各种学术失范行为最终都与论文的发表或学术著作的出版直接或间接相关,二者互为因果,形成错综复杂的局面.学术失范,涉及学术出版技术规范的缺失,涉及学术评价体系不合理、学术审查体系不完整、学术惩罚体系不严格等多种因素.因此,规范学术出版,必须"三把抓"——抓规范,抓落实,抓配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