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两委矛盾”是一个被国内研究村民自治问题的学者广泛接受和使用的概念,这个概念被研究者赋予了约定俗成的经验性涵义。事实上,“两委矛盾”是一个具有选择性偏见的简单化概念,不能准确、深刻地反映农村“两委”关系以及农村社会政治关系的真实状况。如果离开了党支部独揽专权、党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的个人矛盾、宗族组织的影响以及农村黑恶势力的渗透等具体因素,“两委矛盾”就不具有实质性涵义。这一概念的简单使用造成人们对村民自治问题的诸多误解。自治制度背景下,农村党支部与村委会并不是天生的对立面,“两委关系”也存在协商合作的可能性。因此,在研究农村“两委”关系时,应当谨慎使用“两委矛盾”这一概念,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判断。  相似文献   

2.
从“数学教学”到“数学教育”,虽然仅一字之差,但“数学教育”以其丰富的内涵充分反映着数学课程的根本变革,而这根本变革的基础,又是来源于对数学概念客观而科学的界定。一、从数学概念的新的界定认识数学教育的作用众所周知,数学曾一度被界定为“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学科”,这说明上述概念是一个重在突出“纯数学”相对静态的概念。这一概念在以前数学课程重“双基”的前提下是适应的,那么,当数学发展到今天,当人们认识到“纯粹数学几乎所有的分支都获得了应用的渗透”时,当人们认识到“数学的应用突破了传统的范围而…  相似文献   

3.
互动是社会学常用概念,在中国过去却很少使用。教育上大量使用这一概念是在新世纪课程改革开始之后,但是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对这一概念的使用经常出现一些问题,甚至不够准确,澄清这一概念的内涵,并厘清这一概念和教育学中原有的与之相关的期待效应之间的关系,更有利于教育教学中实际操作和准确表达。  相似文献   

4.
“教育科学”这一概念,既受中国五四时期“科学”观念和教育学多元化趋势的影响,又受“科玄论战”和“教育崩溃”论争的波及,并与国内教育科学化运动的兴衰密切相关。教育科学概念在中国具有独特的形成过程,受美国实验教育学思潮的影响,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出现“教育科学”概念。此后欧美各国关于“教育科学”的论争被陆续引介到中国。在此过程中,“教育科学”与“教育学”“教育哲学”等相剥离,进入教育学分类,并成为大学的系科建制名称。20世纪上半叶教育学者对“教育科学”概念的认识对中国现代的教育科学概念形态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教育学者对“教育科学”的认识深受“唯科学主义”的影响,在认识过程中受欧美多国熏染,“一名多实”的现象影响了中国教育学的分类,同时这些认识特征也反映了教育学在中国成为独立学科的急切呼唤。  相似文献   

5.
“矛盾”这一概念,是高二哲学常识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由于学生对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这一辩证逻辑思维方法的内函比较陌生,所以,在对“矛盾”概念的理解上,往往产生误解。下面针对学生在理解这一概念时经常出现的几个问题,试加以分析说明。一、有的学生认为;矛盾双方既然存在着对立,因此,所有的对立都是矛盾的对立。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对立现象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  相似文献   

6.
“有效教学,有效学习”基本内涵及其实施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对于“有效教学”的研究反映了学校的人才培养机制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实现自身转型与完善的努力,也反映了学校教育的目标与策略正面临着巨大的调整压力.在此研究基础上,基于对当今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认真思考,提出了“有效教学,有效学习”这一教育学概念,并对这一概念本身和其判定标准进行了理论界定.在对“有效教学,有效学习”实施的研究中,目标、内容和方法是其中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内涵在教育学和社会学领域里,情境是一个经常使用的概念。沙莲香在其著作《社会心理学》中指出:“情境是从认知的角度说明行为者与环境、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行为者在行动和活动之前对于环境(客体的总和)的知觉和认识,不是纯客观的,而是多少加进了主观成分,从主观上给予规定和把握。这种从主观上予以规定和把握的环境,叫情境。”由这一概念可知,情境与环境是不同的,环境是围绕在人的周围并给人以某种影响的客观现实,是情境的基础。情境则是行为者从主观上予以规定和把握的客观实在,环境是客观的,而情境则不是纯客…  相似文献   

8.
论“开放教育”和“远程教育”的本质及其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从实践中发现“开放教育”和“远程教育”这两个概念,在使用中经常被混淆。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已经开始从消极的方面影响着我们的实践和研究。为此,很有必要在理论上对这两个基本概念进行科学的论证,充分地阐明开放教育和远程教育的本质及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
准确地理解化学基本概念,对于学好化学十分重要。列宁在《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中写道:“概念的关系(=转化=矛盾)=逻辑的主要内容,并且这些概念(及其关系、转化、矛盾)是作为客观世界的反映而被表现出来的。”这里,应该注意:第一,辩证逻辑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概念辩证法;第二,概念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第三,概念自身的辩证法主要是指概念的内在矛盾、概念间的辩证关系及概念的运动、转化,发展。 学生概念学习的差异,反映了学生思维水平的差异。概念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为此,就要按化学概念的辩证法去教和学。  相似文献   

10.
“中心法则’这一概念的掌握及其在中学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生物进化等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方面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我在“中心法则”的概念教学中,遵循学生概念学习的心理学过程,首先对这一概念分析其性质和特点,根据学生主要通过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这两种形式掌握概念,把已有的生物学知识与概念进行有机地结合,再把掌握的概念知识应用于范畴更大的实例,达到了认识、掌握、灵活应用的较好结果。  相似文献   

11.
一.概念教学要注意适当延扩化学基本概念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加强对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已为广大从事中学化学教学的同仁所共识.但在这里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就是一些教师在对一些概念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只强调了它的内涵而忽略了它的外延.笔者认为中学化学的概念教学在注意它内涵的同时,还必须作适当的延扩,更不能死抠和僵化.如“沉淀”这一概念,是学生开始学化学就认识了的,CaCO。、BaSO。、AgCI、Cu(OH)。等等都是常见化学反应中的沉淀物.因此学生对“沉淀”这一概念的理解就是难溶物,凡是化学反应中有…  相似文献   

12.
一、“类意识”的形成和内涵 1.“全球问题” “类意识”这一概念的形成与“全球问题”的出现密切相关。“全球问题”这个概念,是由罗马俱乐部于20世纪60年代末首先提出的。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问题”一词在各种语境中被广泛使用,已经成为一个高频词。但这一词汇的广泛使用并没有使得“全球问题”这一概念得以清晰,恰恰相反,它的含义越来越让人难以确切地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13.
情境教学是在当今课堂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方法,什么是“教学情境”?怎样的情境被引入课堂才有效?这些都应该成为我们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思考的问题。我们只有对“情境”的本质含义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对“情境”在小学教学课堂中的价值有了较深刻的认识,才有可能正确地运用“情境”来组织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4.
在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研究中,涉及大量有关儿童科学概念与关系认识的研究。根据这些研究,皮亚杰提出:认识起源于主客体间基于“活动”这一中介物而产生的相互作用。具体来看,感知运动阶段是婴幼儿科学概念发展的“奠基时期”,但未产生外显的科学概念。同时,他们开始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与客体间的关系,但未达到因果联系的水平。到了前运算阶段,幼儿的概念水平达到“前概念”阶段,其概念的使用不受时空限制,并开始思考因果关系的问题,但由于思维不具备可逆性,其因果关系的理解带有更多主观性。皮亚杰的这些研究对我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启示在于:在教育活动设计方面要考虑幼儿所处认知阶段;在教学目标定位上重新审视与合理把握“最近发展区”;在教学内容上重视幼儿经验积累的广泛性与代表性;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幼儿“活动”或“操作”的重要性;在幼儿指导上要理解其认知发展特点,引导他们回归“理性”;在教学组织上顺应科学自身的学科特色,杜绝“无效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15.
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是人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物质概念作为唯物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是人们科学地认识和掌握客观世界的总体性纽结。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一概念,对坚持和贯彻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对这一重要概念的阐发,却存在着一定的形而上学性。拙文提出属性物质概念和形态物质概念的浅见,试图通过对物质概念的再思考,探求正确理解这一概念的基本途径,并向同仁求教。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问题意识?“问题”即须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意识”即人的大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笔者以为问题意识应该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认知主体对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与理论的客观存在,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它反映了认知个体的思维品质,但不是思维品质本身。基于对问题意识的这种认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从建立师生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创设问题情境和鼓励质疑等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加以改革。一、创建师生民主、和谐、互动的教学氛围课堂上把教师的“权威”抛掉,让师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交流…  相似文献   

17.
情绪与学习     
情绪与学习观宇任何学习环境中都会存在感情与情绪,重要的是要弄清情绪对学习的影响,弄清兴趣、态度和动机在学习中的作用,弄清这些因素的变化是怎样引起的。“情绪”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个体对客观过程感情方面的反映,产生于认识和活动的过程之中,并且反过来影响着...  相似文献   

18.
情境教学从1978年开始,经过十余年的探索与研究,终于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理论框架及操作体系。“九五”期间,我们又在“情境教学”研究的基础上,承担了教育部重点课题-“情境教育促进儿童素质全面发展的实验研究”。在探索过程中,我们以儿童的个性全面发展为目标,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活动与环境有机统一的哲学原理,借鉴心理学中暗示、移情、角色效应以及心理场等理论,构建情境教育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一、素质教育的提出及其发展在传统教育学概念里 ,并没有素质这个名词。素质原是心理学范畴中的概念和术语。心理学词典中关于素质的释义是 :“人的先天的生理解剖特点。”在这里素质和秉赋是通用的。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 ,人们的思想认识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反映思想认识的名词、术语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有的因陈旧过时而被淘汰 ,有的因认识深化而延伸发展 ,有的因反映新生思想认识的需要而被提出 ,并逐步被社会所认可。“素质”概念的延伸和素质教育的提出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出现的。(一)提出提高素质和对素质问…  相似文献   

20.
自1969年加涅(R.M.Gagne)等在《美国心理学年鉴》上首次提出“教学心理学”(instructional psychology)这一概念以来,教育心理学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教学心理学为探索教学规律、解决教学问题、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了比此前任何时代都多的理论和技术,但同时也存在缺乏系统理论探讨、实证研究零散、针对教学实际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