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
随着岭南文化研究的拓展和深入,有学者提出了建立“岭南学”的构想,这对于提升岭南文化研究的学术性具有重要意义。“岭南学”作为一门学问,当然应该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不过,就目前学界的讨论看,其研究对象似乎过于宽泛。有学者提出:“以岭南地区的历史人文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着岭南地区所开展的涉及历史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伦理学、文学、语言学、建筑学、传统及现代工艺等人文与自然学科的基础性与综合性研究,均属‘岭南学’的范畴。”(吴承学、翁筱曼:《“岭南学”刍议》,《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这样界定的研究对象虽然限于“历史人文现象”,但似存在将原分属于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众多学科的研究对象“拼凑”起来的趋向,其研究主体似不够明晰,也难以形成“岭南学”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近年国内多个地区地域文化研究的再度兴盛,已具有一定学术基础并酝酿着突破的岭南文化研究也有再掀热潮之势。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吴承学、翁筱曼发表《“岭南学”刍议》(《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正式提出了“岭南学”的概念并首次进行“岭南学”学科建构的理论探索,引起了学界关注。笔者以为,作为学科意义上的“岭南学”概念的提出,是颇有学术见地也是有重要意义的,这可能是将一般意义上的岭南文化研究提升到新的学术层面的一种努力,也可能是岭南文化研究在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学术积累、学术史反思之后进行新探索、寻求新发展的一种表征,也有可能带来岭南文化与学术研究的一次显著进步。  相似文献   

3.
以司马迁及《史记》为研究对象的“史记学”,与现实社会有密切关系。本从四个方面加以论述:(一)《史记》与汉代社会现实;(二)“史记学”与当代人精神;(三)“史记学”与当代经济;(四)“史记学”与当代学术。  相似文献   

4.
赵少昂(1905~1998年),名亘,更名为垣,复更名为少昂,字叔仪,斋号蝉焉室。祖籍广东番禺,寓居香港。历任广州市立美术学校中国画系主任、广州大学美术科教授,著有《实用绘画学》、《赵少昂自写诗》等。
  其实,赵少昂考入“美学馆”,跟随高奇峰学画仅半年时间。但是,他最能得岭南画派的衣钵,在海外影响极大,很多人就是通过他的作品了解了中国的水墨画,了解了岭南画派。  相似文献   

5.
李仁甫 《江苏教育》2023,(11):82-83
<正>“以学为主,互动生成”是我校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为了真正做到“互动生成”,我校在“学”字上做文章,策略性地把“学”细化为“五学”(引学、探学、展学、延学和测学)。下面,笔者以执教过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以下简称“《侍坐》”)为例,谈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践行“五学”课堂教学范式。  相似文献   

6.
本期有几部值得关注的作品。胡学的《命案高悬》(《当代》)是一篇典型的“底层小说”,但作家没有像一些“底层学”写作那样站在“底层”之外或之上呼号,表达空疏的道德义愤,而是深入其中,对“底层”的复杂情态进行了精微的描摹,使人物和事件都具有了生根的逻辑性;严歌苓“非洲小说专辑”(《上海学》第7期)三篇均短小精悍,让人读后有痛感,不但延续了一贯的“严氏风格”,也加入了对一些化,经济殖民问题(尤其是中国人也作为殖民出现)的新思考;李冯的《车厢峡》(《收获》)以目前已颇受冷落的“先锋笔法”重述李自成的故事,颇有当年李自成“困兽犹斗”的架势,当然,艺术上是否成功还有待争论;李师江的《医院》(《花城》)也是一篇有争议的作品,到底是“黑幽”还是“穷侃”?虽然显见火候不足,但还是给人留下印象;姚鄂梅和王松都各自推出了新长篇(姚鄂梅《白话雾落》,《钟山》;王松《蛾的飞翔》,《大家》),在长篇写作上显示出更成熟的实力;此外,石舒清的《长虫》(《人民学》第7期)、龙一的《潜伏》(《人民学》第7期)、冉冉的《河边》(《上海学》第8期、马晓丽的《云端》(《十月》)、格致的《千万别让她说话》(《十月》)都是用心之作,值得一读。从本期起,我们增加对新锐期刊《西湖》的点评,主要因为该杂志力推新人,着力发现“被遮蔽的写作”,对坛追捧“80后”的局面可以形成一定突破和制衡。虽然一些新人写作尚嫌生涩,一些实验之作更显怪异,但对可能产生新芽的园地,我们愿意给予特别的关注。 ——邵燕君[编按]  相似文献   

7.
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为基础,从《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出发,结合“优诊学”(高校版),利用其独特的诊学模式和测评报告,对高职学生的各项语法能力进行精准定位,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对其弱项语法进行针对性训练和教学设计,探究“优诊学”(高校版)在高职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南州六月荔枝丹”,虽然不是岭南人,我们也可以“日啖荔枝三百颗”。在惬意地享受这果品时,我不禁对《杨贵妃能不能吃上新鲜荔枝》中的结论:“可怜的杨贵妃是吃不上新鲜荔枝的,她可能只是背上了一个骂名而已。”(见《语文教学之友)2010年第2期34页)产生了疑问。  相似文献   

9.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三册》(以下简称“新教材”) ,是根据教育部2000年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在《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试用本)语文第三册》(以下简称“试用本”)的基础上编写的。新教材由10课“识字学词学句”、25篇“课文”、八次“复习”(含八次“写字”)、八次“口语交际”等内容组成 ,分两大部分编排 ,与试用本相比 ,除教材的板块作了一定的调整外 ,重点是对课后练习和“复习”中的练习作了较大的改进。新教材全册中的“课后练习”和“复习”中的练…  相似文献   

10.
韩愈《山石》诗,一般认为作于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其所纪游处乃洛北惠林寺,此说首倡者为清人方世举。然而通行的方说不足构成确证,故方说提出前,乃至方说盛行后。历代学者对于此诗编年系地问题的意见多难统一,主要有“在徐独游时作”“去徐即洛时作”“居于洛阳时作”“南迁岭外时作”四种说法。根据此诗所描绘的岭南夏景,结合韩愈三次寓居岭南的经历及其排佛思想的消长,《山石》诗的创作时间应为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夏,作于贬所阳山县。  相似文献   

11.
颜元实学教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颜元(1635-1704),字易直、浑然,号习斋。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终身设席讲学,晚年主持漳南书院,在实践中通过对理学的批判逐步形成“实学”之说,该思想后为其弟子李恭(1659-1733)所继承并发展,成为当时名噪南北的一派显学“颜李学派”。他们提倡的“实学”既是“实行、实文、实体、实用”之学,也是相对于虚妄之学的学说。颜元所谓学问“宁粗而实、勿妄而虚”即是明证。颜元的思想集中体现于“四存编”,即《存治编》、《存学编》、《存性编》、《存人编》。其中《存学编》集中反映了颜元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2.
<正>说起岭南诗人,那一定绕不开梁佩兰。清初诗人梁佩兰,字芝五,号药亭、柴翁、二楞居士,晚号郁洲。他是广东文学史上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著名诗人。他与屈大均、陈恭尹合称“岭南三大家”,同时也是“岭南七子”之一。乡试解元梁佩兰是广州府南海县盐步堡西浦乡(今属广州市荔湾区东漖街道)人,他出生于明朝的崇祯二年(1629)年腊月。少年时代的梁佩兰,曾经跟随当时的岭南名家陈邦彦学习百家之学。  相似文献   

13.
《南方语言学》是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主办的学术性杂志,暂定为年刊。该杂志以岭南地区方言及文化研究为主要内容,亦适当刊登汉语语言学的其他研究成果,其学术宗旨是“立足南方特色,繁荣语言研究”,力图为岭南方言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搭建一个定期的交流平台。《南方语言学》的主要栏目有:方言理论探索与建构、两广汉语方言研究、方言语法研究、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岭南语言资源与语言技术、海外汉语方言研究、语言文字应用、媒体语言研究、地理语言学、语言历时研究、方言与音韵、方言与移民、方言与文学、词汇学与辞典学、博士论文摘要等。  相似文献   

14.
《学校管理学》是实现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目的的一门主要课程,在《全国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的指导性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理论学习课程中约占面授总学时的三分之一(100节)。校长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也十分重视。据高(完)中校长岗位培训质量综合调查的资料表明,《学校管理学》无论是在重要性(58.9%)、实用性(89.5%)和兴趣性(55%)方面都排在第一位。对《中学管理》教材,校长们认为“较好”和“好”的占87.1%,但需要“充实”、“提高”的占97.1%。需要“充实”的章节是:第四章中学教师管理(89.6%),第六章中学教学…  相似文献   

15.
艺理论界和“龙学”界流行的观点是将“变染采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看作是刘勰对学发展变化规律的揭示,这种看法值得商榷,实际上,刘勰《时序》的“变染乎世情”的“”特指“学(章)的质”,该段话只揭示了学(章)的质发展变化规律,并非指整个学。  相似文献   

16.
(接第二期)即作文 ,修订版《大纲》改称为“习作”。如果用修订版《大纲》与试用版《大纲》(以下简称原《大纲》)相比 ,作文这一部分恐怕是变更最大的一部分。具体地说 ,修订版《大纲》较原《大纲》作了如下“修订” :第一 ,淡化了文体。首先 ,修订版《大纲》将“作文”改定为“习作” ,就明确地告诉我们 ,小学生的习作 ,既不是成人的写作 ,更不是文学创作 ,只是一种书面表达的练习 ;其次 ,修订版《大纲》不再提“以学写记叙文为主” ,只是要求小学生“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 ;另外 ,修订版《大纲》对学写应用文的要求 ,只…  相似文献   

17.
一、领悟课标,紧扣考钢 各地州市中考语文大纲(或“考试说明”)的制定都是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来制定,所以语文复习首先要知晓《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和“阶段目标”,如第四学段(7—9年级),  相似文献   

18.
编委风采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2010,(1):F0002-F0002
闻礼华 湖北长阳一中英语教师,湖北省教育学会会员。宜昌市“学科带头人”,宜昌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特聘高中教研员”,宜昌市“高中课改专家组”成员,《语数外学习》英语学科编委。著有《英语趣味教学》、《中学英语辨析词典》(主编)、《自主学创新练》(主编)、《创新课堂》(副主编)等,发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为自己的得分增长点加油》等教育教学论文三十余篇。  相似文献   

19.
杨桂英 《天津教育》2024,(7):126-128
<正>以建构有效的化学课堂,落实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课程目标为主要目的,本文对“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的内涵做出基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称《化学课标》)的剖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内容,对“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有效运用展开探究,旨在革新初中化学教学评价形式及手段,以“教-学-评”一体化教学为抓手,引领初中化学教学由“知识本位”到“素养本位”变革。  相似文献   

20.
曾祥芹在改革开放30年来,独著、主编出版了28本书,达1000多万字;学界公认他是中国当代文章学、阅读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是“一语(语言)双文(文章、文学)”新语文观的首创者和用文章学、阅读学指导语文教育的推行者;其代表作是《现代文章学引论》《汉文阅读学导论》《语文教育学别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