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地理教学的教学目标应该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素质提高。课堂教学向来是学科教学中的核心环节,抓住高中课堂教学就是抓住高中地理的命脉。如何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是摆在所有高中地理教师面前的一道思考题。本文认为,高中课堂教学重在"互动"。只有互动,才能让整个课堂教学活跃起来,才能打造出有利于学生充分探索知识的平台。  相似文献   

2.
教学主线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采用的、贯穿于整节课堂教学的一条明晰的学习线索。成功的课堂教学必定有一条十分清晰的教学主线,整节课堂教学活动围绕主线展开,帮助学生形成有序的认知方式,给人感觉如行云流水,环环相扣,重点突出,条理分明。地理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教学主线。一、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人地关系是整个地理教材的总的主线。传统地理教材是要素和部门罗列式的,孤立地讲述位置、地形、气候、  相似文献   

3.
精心设计的教学主线能有序、有效的揭示出小学英语PEP知识脉络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严谨的课堂的知识网络,有利于构建起高效的课堂教学。小学英语教师要善于以教材为基础,整合相关联的知识点,设计出一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主线。在这条科学的教学主线的引领下,教师能够更有效地落实自己的教学计划,同时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语言输出。让"主线"真正地为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4.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巧妙提问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求知欲,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巩固。初中历史教师在课堂上,结合初中生的特点,以"问"为主线,多角度呈现问题,既可以让学生在乐趣中增长智力又能实现不同教学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周武 《华章》2011,(20)
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教师的主体地位表现明显,整个教学活动中以知识的落实为主线,把知识点的传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学生理解知识并巩固记忆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而新课改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识,培养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其价值取向是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地理新课改下的课堂,从理念到目标,手段到课程以及课堂上的师生关系都产生了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林芬芬 《考试周刊》2013,(23):46-46
<正>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语文教学又可说是高超的综合艺术。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呢?除了要在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启发性上下工夫外,我认为课堂教学中的"过渡"教学也是很重要的。运用恰当的课堂"过渡"可以为课堂教学增色不少。所谓"过渡"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一个知识点到另一个知识点,插入与之相关联的语句。不同的课文可以有不同的过渡语言。老师上课前如能备好过渡语,而不是在课堂  相似文献   

7.
潘丽霞 《考试周刊》2013,(31):79-79
<正>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学生学习英语的主阵地,开辟一条实际交际化的英语交际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动"起来,是素质教育背景下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教学改革。那么,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如何切实有效地使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动"起来呢?  相似文献   

8.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一门基础学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主要包含"数"与"形"这两大块,而这两个领域是相互对立与统一的,是数学发展的重要因素。数形结合思想是贯穿于整个初中数学教学的一条主线,将这种思想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记忆与理解,尤其是一些几何图形。初中数学教师应当重视将这种数形结合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中,以此加强学生的学习感受,让其在数形结合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9.
陈权 《地理教育》2005,(6):33-33
一、课堂教学中处处体现"以生为本" 课堂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课堂的真正主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研究学生,在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学生,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分析学生,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理解学生,在设计例题、习题时要有层次性.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极强的求知欲;提供学生分析问题、理解问题、回答问题均等的机会;教学民主,让学生担当起课堂主人的角色,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景,制造悬念,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形成师生之间互助互长,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0.
精彩的课堂必定有一条清晰的教学主线。教学主线犹如一条完美的链子,将教学内容中的一个个知识点(恰似一颗颗珍珠)有机地串联起来,使得课堂教学前后连贯、浑然一体、逻辑紧密、流光溢彩。一、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地理教材摒弃了过去要素罗列式的编排,突出以人地关系为主线,注重地理事物之间的综合联系,学习自然地理的同时渗透着人文地理内容,剖析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阐述如何利用地理优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使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教学程序:"地对人的影响—人对地的影响—人与地的协调"。  相似文献   

11.
微电影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传播媒介,在课堂中引进微电影进行教学,利用微电影作为课堂导入以及知识点串联的方式,能在短时间内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从而让学生更有兴趣地参与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2.
谢福敏 《地理教育》2015,(Z1):43-44
一、微课的概述"微课"即为使学习者获得最佳自主学习效果,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围绕某个知识点或者教学环节展开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微课堂教学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中45分钟的教学模式,教学时间主要为5~10分钟,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某知识点讲解透彻,然后通过视频反复播放,让学生将知识彻底弄懂、弄透。这种课堂教学迎合学生学习特点,促进课堂学习效率提高。另外,微课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用词精简、严  相似文献   

13.
在"自主·导学"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展示成果、互相质疑,并在教师引导下,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应用,不仅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而且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制作和利用微视频优化"自主·导学"课堂,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4.
朱毅 《考试周刊》2012,(46):140-141
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堂教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能否充分发挥主人翁的作用,会影响到教学目标能否完成。打造轻松愉悦的地理课堂,可以让学生敞开心扉,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身心放松的同时可以让学生头脑充分运转起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容易被调动起来,有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主线是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线索,是师生互动的导航系统。创设教学主线的方式有多种途径,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科学实验的时间顺序、生理过程的先后顺序及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创设。清晰的课堂教学主线影响着学生的思雏习惯和学习方式,同时也能提升课堂的教学效能。  相似文献   

16.
纵观近几年省、市级课堂教学活动,一种串"点"成"线",由"线"及"面"的主线式设计模式已成为时下课堂教学设计的主流,课堂中明晰的教学主线使一堂课显得有条有理、环环相扣,而且重点突出、精彩纷呈,那么,该如何科学、合理地设计课堂教学探究点呢?笔者以为,可以以"问题、情境、数学本质"为探究点,通过主线引领教学,让课堂教学思路更清晰,这是课堂教学扎实有效的根本保证,也是一条培养学生具有良好学习习惯和具备一定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在Java语言教学中,我们发现由于Java课程知识点庞杂,实践任务零散不连贯,缺少一条明确的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的发挥。针对这一问题,文章将Java语言教学划分为4个阶段,并给出一个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任务实例。该任务实例可以作为一条主线贯通整个Java语言教学,有利于在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18.
作为课堂教育中相当重要的课堂活动这一现状已经被更多的群体认识,因为它不仅有利于整个课堂的教学,更能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而新的初中地理课堂活动模式的开展也在逐渐改变原有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转而成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这不但有助于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整个课堂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19.
严建 《教育教学论坛》2020,(11):330-331
小学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学生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对某些数学知识点不理解而对这门课程产生排斥感,而开展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实践活动,不仅可以营造课堂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可以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进行学习,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让学生不再把学习数学知识当作一种负担。为此,教师应该重视趣味性教学,做好课堂教学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是学会认知 ,“学会认知”解决的不是“认知” ,而是“如何认知” ,即让学生学会学习 ,这既是现实的需要 ,也是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因此 ,在以能力培养为主要目的的现代教学中 ,知识的传授仅仅是教学的一个构成部分 ,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表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就是除了注意“知识主线”的设计外 ,还需构建一条“能力主线”。“知识主线”是通过分析教学内容中的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把各知识点合理地串联起来。“能力主线”的构建则必须以“知识主线”为依据 ,充分挖掘各知识点技能、策略和情感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