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高考英语作文要求学生根据作文提示进行书面表达。学生只有精准选用词汇,熟练运用词汇,科学搭配句型,并注入情感与写作技巧,才能写出连贯、优质的英语作文。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写出优质的英语作文,确实有一定的难度。本文结合新课标高考导向下英语写作实情,进行英语写作探究,旨在提高英语写作教学质量。1.新课标高考导向下英语写作教学现状简析首先,学生英语词汇匮乏,句型空洞、单调。写作中部分学生不能根据句型与语境需求,合理、科学地选择英语词汇,导致其写出的英语作文不通顺,究其缘由只  相似文献   

2.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能够文从字顺的写出相应的作文。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多学习名篇古诗词,多积累写作素材,熟练地运用古诗词加入作文创作中,可以为文章增色添彩。  相似文献   

3.
写作教学是语文实践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的语文素养及语言运用水平,都会从作文中体现出来。考场作文要求学生在有限时间内临场写作,想要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就需要把握一定的原则、掌握一定的技法,将平时练就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展现出来。在作文复习冲刺阶段,更需要教师用有效的训练方法实现学生"破茧成蝶"的飞升。  相似文献   

4.
在初中语文的写作当中,材料作文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所谓的材料作文,指的是给一段指定的材料,让学生根据这段材料进行立意,从而写出一篇作文。在写材料作文的时候,不但要体现自己的思想,还不能脱离材料。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这非常的难实现,因此也存在很多问题。笔者针对初中语文材料作文的高效写作方式进行了探讨,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迈进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为此,我在三年级的作文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实践、多想象、多模仿,并指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写作的技巧,从而使他们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中学生的写作大多处于盲目的被动状态。其主要表现为学生不能自觉运用业已掌握的写作理论来指导自己的作文活动;其次表现为即便是写出了读者或老师都认为较好的文章,而自己最初写作时也不知其何为。而一旦回头依照老师的评语或依照写作理论重新分析时,才会如梦初醒,顿有千言万语抑于心间的感觉。老师如抓住这个时机,让学生把这种感觉付诸笔端,这就是作文后记。  相似文献   

7.
王则楠 《小学生》2023,(6):19-21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没有很好地掌握写作的基本方法,因此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另外,部分教师总是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小学生起步作文教学现状及问题,阐述了教师如何优化起步作文指导策略,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展开写作,从而为学生今后能够写出更好的文章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作文中要写出真情实感是现行语文新课标对中学生写作的要求。培养初中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首先要学生了解在作文中写真情实感的重要性,在作文课上采用种种方法激发学生情感,并鼓励学生积累写作材料,放宽命题,让学生张扬个性。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学生写作空谈的现象非常严重,立意平凡,缺乏意蕴,语言苍白无力,导致作文内容空洞贫乏,语言干瘪,得分很低。学生写作,每每苦于无物可写,勉强写了,也是一些虚假的套话;就算是有物可写,也只是材料的堆积,泛泛而谈;再加上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作文分数往往不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学生没有很好的运用材料。在这里笔者简要谈谈初中生写作怎样运用材料,避免"内容空洞,叙事干瘪",写出内容丰富,立意高妙,主题深刻的高分作文。  相似文献   

10.
一直以来,作文都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大多数学生不愿意写作文,甚至害怕写作文,主要原因是他们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足够的写作素材,即便掌握了写作技巧,也无法写出好的文章。因此,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关键一步。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多观察、多体验,从多个方面来积累写作素材,为他们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现在有很多学生平时很少课外阅读,缺乏写作材料,对作文望而生畏。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厚的知识,是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来,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要多读课外书籍,特别是名著,甚至自然科学知识,也要了解一些。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  相似文献   

12.
写作是一种综合考查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题型。也是失分较多的题型之一。英语老师在写作教学实践中,应该针对中考英语作文中常见的错误,采取应对策略,指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写出优秀的英语短文。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写作时,不仅仅要注重讲解写作技巧和方法,还应耐心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写作,同时要告诉学生其写出的内容应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才能够提升作文质量,进而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白如何写作,并且,学生也会意识到应写出真情实感,以及运用平时积累的词语写出内容丰富、流露真情实感的作文,从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本文说明教师落实多样化的引导方式,有利于提升学生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同时,新课标也提倡个性化写作,具体阐述为:“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显而易见,学生作文重在自我表达,发展个性,传递思想、交流信息,适应社会生活需要。因此,在实践中我们不妨从以下几点人手,引领学生写出独具鲜活个性的文章。  相似文献   

15.
写作,首先要有材料,没有材料是不可能写出文章来的,这正如俗话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然而,由于当今学生的生活范围比较狭窄,加之目前不少学校仍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学生一天的生活多是“三点一线”,即“教室——餐厅——宿舍”,直接获得第一手材料进行写作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作文教学需要大量通过第二手材料的写作训练来进行,即指导学生从间接的材料中采集和积累写作素材,并运用这些间接材料进行写作。  相似文献   

16.
<正>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运用在写作中就是说,要写出作文来就必须要有丰富的素材。素材从哪里来?教师在平常的作文指导中总是教学生要多从生活中、课外阅读中积累作文素材,而忽视了"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教材。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教材为学生读、写、说等语文学习活动提供了很多范例,同时教材还是一个丰富的作文素材库。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积累教材中的素材,巧用、化用课本材料充实自己的作文构思,那样写作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作文指导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老师应对他们的写作进行耐心指导,让其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文章结合近年来的教学经验,就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用心观察,写出真情实感的习作谈了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写什么"和"怎么写",历来是指导学生写作的两个重点。作文"写什么",更是令小学生写作时头疼的问题,多数学生因为生活经验缺乏和对生活缺少感悟而造成习作材料的困难。《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学生写作材料的准备,要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如何化解学生写作材料的缺失,使作文指导更有效?我们扣住广阔的生活空间,挖掘写作资源,做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9.
杨芙蓉 《考试周刊》2009,(23):46-46
作文教学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实施新课程背景下,作文教学应结合学生的写作实际状况,重视学生对事物的观察、积累作文内容素材,主动练笔,使学生喜欢作文,写出赏心悦目的作文来。  相似文献   

20.
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往往遵循命题、指导、写作、批改、修改的常规思路,长此以往,当然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我们是否感觉到,学生对作文还是心有畏惧,写出的文章有形式没内容,有技巧没真晴?而我们是否陷入了山穷水尽的境地?我们是不是可以回过头来思考一下,是否忽略了最重要的环节?那就是作文的源头。我们要求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题材要新颖,但始终不能如愿。叶圣陶先生说:“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空口念着是没用的,应该去寻到它的源头,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来。”作文的源头就是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