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男女就业性别差异是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近年来在我国出现就业困难的情况下,这种就业的性别差异尤为明显。究其原因是目前我国存在严重的就业性别歧视。本文阐明了我国劳动力市场上两性就业性别歧视的现状,并分析了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最后对就业性别歧视问题提出了现阶段应该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利用CHNS数据库中2009年的数据,对中国劳动力市场上两性的职业分布结构与收入进行了描述分析,指出在不同的职业间两性收入差距的表现不完全相同;采用Appleton模型进一步对两性收入差距进行了分解,结论是两性收入差距主要是职业内因素造成的,职业间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同时两性收入差异中歧视性因素仍然较大.认为在职业内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更为重要,同时应加大对女性的人力资本投资,减少对女性的歧视.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三农”问题对我国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促进农业劳动力提升盈利能力,提高农民收入,是当前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河北省农村劳动力出现富余的状况由来已久,在这种情况下,针对其就业情况进行安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信息化的发展与中国产业结构及劳动力结构的变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使得社会的职业结构和劳动力的就业状况正在发生迅速的变化。由于体制转变和信息化的作用造成的我国农业的跨越式发展将会使农村释放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信息化使第二产业不再成为劳动力密集的产业;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也越来越低。这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我国劳动力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琼 《未来与发展》2007,28(12):7-10
通过对我国劳动力就业现状分析,表明我国存在着劳动力供给大大高于就业需求,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基本格局.其应对策略包括:确立"就业优先"的经济战略;改革户籍制度,打造人力资本配置市场;完善劳动力市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大力发展中小型民营企业;发挥税收政策对就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赵路 《未来与发展》2012,35(7):95-98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较大,面对经济结构转型下的巨大就业压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愈加突出。国外研究者从多角度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途径以及各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践。针对我国国情,国内学者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制约因素、制度缺陷等方面展开了研究。新时期,我国必须顺应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发展的规律,从宏观和微观层面进行科学的统筹规划,加速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相似文献   

7.
关于我国非正规就业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问题是转轨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难题。随着近年来经济结构调整、国企改革深化和城乡富余劳动力日益增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同时,作为传统就业主渠道的国有企业等正规部门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正在不断下降。因此,大力发展非正规部门就业,促进社会富余劳动力向非正规部门转移,对于缓解我国目前沉重的就业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了我国非正规就业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8.
对劳动力就业市场发展态势作出科学判断,是政府构建高效就业治理政策体系的重要基础.受劳动力自然供给压力逐渐趋缓以及宏观经济环境不断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未来劳动力就业市场将会面临诸多新的挑战.这给政府的宏观就业政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就业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是我们要长期面对的突出难题。未来一个时期,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等方面的压力都很大,就业矛盾相当突出。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就业的现状和问题,提出我国促进就业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
茅健 《科技风》2014,(17):210-210
职业院校的教育任务为学历性职业技能培养。在我国,可分为初等、中等以及高等职业学校。发展职业教育,是劳动力就业、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是教育成效的考验,也是院校能否在市场经济中稳步前进、受到社会好评的指向标,更关系到毕业生个人职业发展前景。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可有效提升择业竞争力,方便职业的合适选择。  相似文献   

11.
西方国家的许多经济学家在上个世纪初就对失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对解决我国现存的劳动力就业问题及就业压力的缓解都有着现实的参考意义及利用价值。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理论并结合我国具体的国情,发挥其最大效用解决我国劳动力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就业,失业没有一套合理的测量体系,无法真实的反映农村地区的就业,失业状况.文章分析认为,农村地区的就业者应该界定为:16周岁及以上有劳动能力的,调查时点前3个月中在该户平均每周工作不低于15小时的无酬劳动者.同时提出运用"户均需劳动力投入"的方法估算出被调查户的劳动时问,与该户实际拥有的劳动力数量相比,判断该户是否存在失业人员.  相似文献   

13.
丁小浩和岳昌君是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的教授。一个时期以来他们关注高等教育和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多年来一直主持或参与了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多项大型调查,并根据调查得到的大量数据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及其变化特征进行多维度的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人口大国,又有近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任务非常艰巨.2004年.我国农村有2.5亿富余劳动力,每年仍然在以一定的数量在递增.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劳动技能,严重影响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难以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由于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加世贸组织后农贸市场的开放,将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缺乏转岗就业技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难度越来越大.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数理统计、回归模型等分析方法,在对1800多个农户调查的基础上,从微观角度看,分析了山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选择的状况及影响因素,并得出了如下研究结论: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使农村异地就业劳动力供给减少是客观经济现象。劳动者的家庭身份是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把农村劳动力从家庭的羁绊中解放出来是增加农村异地就业劳动力供给不可忽视的问题。通过发展农村要素市场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异地就业是大有文章可做的。通过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入城市生活的期望值对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异地就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由采已久,大学生就业难有多方面的原因,本文仅从劳动力市场分割和教育过度的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由于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看典型的二元分割,劳动力流动成本高,大学生为留在层次高的地方和部门就业,客观上造成教育过度,进一步加剧大学生就业难。打破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适当扩招、发展多种水平层次的教育体系,实现教育供给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相匹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就业是民生之本,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国家要长期面对的突出难题。未来一个时期,城镇新增劳动力、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及高校毕业生就业等方面的压力都很大,就业矛盾相当突出。文章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就业的主要形势和成因,提出了一些解决就业问题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8.
 该文借助我国1990~2008年时序数据,综合采取序列平稳检验、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及其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技术,考察了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就业之间的相关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就业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其中农业科技人力投入对农业劳动力非农就业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农业科技财力投入对农业劳动力非农就业的作用尚不明显;农业劳动力非农就业短期波动受到农业科技财力和人力短期变动的影响不明显,其短期变动主要受前一时期非均衡程度的影响,当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就业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将以9.60%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至均衡状态;农业劳动力农外转移就业不是农业科技财力和人力投入增加的格兰杰原因,但农业科技财力和人力投入的前期变化能解释农业劳动力农外转移就业变化情况。最后是基于实证研究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大量劳动力资源因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而闲置,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对劳动力就业困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实现劳动力充分就业提出了相应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0.
潘玮 《中国科技信息》2008,(11):192-193
就业歧视在劳动力市场上普遍存在,形式多种多样。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的就业歧视主要有性别歧视、户籍歧视和年龄歧视,本文分别对这三种歧视进行了分析,并分别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