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梅 《甘肃教育》2005,(3):60-61
国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根据音乐教育的性质、目标和学生素质发展的需要,将音乐课程内容整合为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的四个领域:①感受与鉴赏;②表现;③创造;④音乐与相关文化。《音乐课程标准》还明确表述了“提倡学科综合”的基本理念。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育的几个领域之间的综合,即把音乐的感受、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以及音乐教育的各个方面内容充分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音乐与其他姊妹艺术的结合,  相似文献   

2.
教育部制定、颁布的音乐新课标明确指出:“提倡学科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要实现音乐新课标提出的综合性音乐教学,必然要求广大的音乐教师有综合的素质。  相似文献   

3.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它有助于扩大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提高学生鉴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这个领域包括了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姊妹艺术、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等各方面,其特点是知识面广、信息量大、参与性强.音乐教学不仅是音乐的学习,同时也是文化的学习,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进行相关文化的渗透,成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提倡学科综合”的新理念:“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音乐综合教学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它渗透并融合了科学和人文精神.体现了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正《音乐课程标准》将音乐教学的内容分成了四个领域,即感受与鉴赏、表现、创作、音乐与相关文化,其中"音乐与相关文化"领域在以往的音乐教学内容中是没有明确提出的,可以说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成果,这也表明,通过学科综合加强音乐教学的文化意蕴,本身就是音乐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增进  相似文献   

6.
《音乐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强调:“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 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姐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在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由此可见,音乐教学要善于与其他学科的教学融为一体.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增长音乐技能。拓宽知识领域,让音乐教学展现出绚丽的风采。  相似文献   

7.
陈婷婷 《考试周刊》2012,(74):187-188
教育部新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了“提倡学科综舍”的新理念。作者从自己的理解出发.对音乐教学内部的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艺术与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艺术与其他学科的综合三部分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8.
在音乐课程改革中,音乐课堂教学是主战场。因为无论是先进的音乐教育理念,还是优秀的音乐教材,最终都要落实到音乐课堂教学上,体现在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师教学行为上。所以创设“不拘一格”的音乐课堂是教师上好音乐课的关键。说到创设“不拘一格”的音乐课堂,可不是一件易事。这需要我们投入精力,既要注重音乐教学本身的纵向发展,又要注重音乐教学与不同领域的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还要注重面向全体学生、重视个性发展,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兴趣爱好为动力,强调艺术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等…  相似文献   

9.
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科学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1996年,美国教育部曾提出“音乐是把钥匙”的说法。强调虽然音乐本身并不等于数、理、化、文、史等学科的领域,但音乐是打开通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各领域大门的钥匙。由此可见,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结合,不仅利于音乐本身的学习,还利于建立科学、艺术、人文、技术间的联系,促进每一门学科的发展。正因如此,音乐新课程标准不仅明细了“音乐与相关文化”这一领域各学段的教学目标,还规范了其领域内容,包括: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姊妹艺术、音乐与艺术之外其他…  相似文献   

10.
田玲 《宁夏教育》2012,(7):101-101
《音乐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科综合。国际音乐教育学会在《促进全球音乐教育夕阳宣言》中提出:“任何音乐教育体系都在接受由多种文化形成的音乐世界存在的事实,以及对其学习和理解的价值,并把这一观念作为音乐教育的新的起点。”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在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和谐共存,相辅相成又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11.
音乐是心灵与时间的艺术,是情感与素养的艺术,对美化生活,陶冶性情,端正生活态度都有重要作用。高中音乐教师可以通过与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学的衔接、音乐课与其他学科的渗透以及音乐与德育、音乐与生活的交融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有“提倡学科综合”一条,具体要求是:“在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对这一理念的误解和体现在操作上的偏差时常可见,甚至是低层次的重复。下面是一中学教师上唱歌课《长江之歌》的情形。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学科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音乐老师们应该坚持音乐课堂的学科属性,在课堂教学中加强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注重综合过程的教育性、主体性与拓展性,以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与感悟过程,实现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4.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领域,它有助于扩大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文化的体验和感受,培养学生鉴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因此,音乐课堂教学应提倡多元文化渗透教学。  相似文献   

15.
音乐课是融合多种艺术门类为一体的具有鲜明的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和愉悦性的综合学科。《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各阶段的学习,不断获得基本的音乐知识技能以及音乐的感知与欣赏、表现与创造、反思与评价、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音乐能力,提高生活情趣,形成尊重、关怀、友善、分享等等品质,塑造健全人格,使音乐能力和人文素养得到整合发展。”那么,在音乐教学中该如何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呢?  相似文献   

16.
高中音乐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没有任何优越感,上好音乐课就很不容易了,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原因,就教育现状而言,音乐教育由于没有升学考试的外力推动,再加上有的教师音乐教学走入了误区,只为了上课而上课,音乐课缺少了趣味性,只剩下了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弹唱,学生学唱。每节课如此,干篇一律。久而久之,学生对音乐课失去了兴趣,不再与老师积极配合,音乐课也就成为了一些学生的“休闲课”和“玩儿课”。那么,如何让学生真心喜欢音乐课?在音乐教学中又如何能让学生在充分的音乐体验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对此,我略有想法。  相似文献   

17.
综合,是基础教育的一种基本理念,它体现了现代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学科体系向学习领域的扩展,是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回归。音乐教学的综合是自身发展完善的结果,其价值不仅体现了音乐审美的价值,而且也体现了音乐作为人文学科的学科价值。新《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提倡学科综合”。它不仅提倡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  相似文献   

18.
音乐课是一门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学科,音乐课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是其最重要的任务。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让教学进入情感领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发现精神。良好的音乐情境,能使学生做好了解乐曲的心理准备,从而更好地理解音乐,提升艺术教育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学科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在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几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发现在音乐教学中进行多元艺术形式,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20.
教育部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了“提倡学科综合”的新理念,并进一步阐述了“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三大领域。这是直接增进学生化素养的学习领域,它有助于扩大学生音乐化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