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大学学术道德失范研究的逻辑起点在于大学组织的特性。中国大学组织的特性在于:大学受政府集中控制,自主性差;大学内部崇尚行政权力主导的管理方式。基于此,本文认为,学术道德失范的最根本原因不在于各种学术制度的供给不足,而在于大学定位的偏差,在于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精神的缺失,在于中国知识分子自身的精神缺陷。  相似文献   

2.
中国大学学术道德失范研究的逻辑起点在于大学组织的特性。中国大学组织的特性在于:大学受政府集中控制,自主性差;大学内部崇尚行政权力主导的管理方式。基于此,本文认为,学术道德失范的最根本原因不在于各种学术制度的供给不足,而在于大学定位的偏差,在于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精神的缺失。在于中国知识分子自身的精神缺陷。  相似文献   

3.
政府干预民办高校时,应需要权衡民办高校事务的公共性与自治性。现实中政府干预民办高校存在干预过度、干预不足、干预手段单一等种种失范现象。政府干预失当,是当前政府管理理念、职能转变滞后以及民办教育法规政策不完备等因素影响的结果。当前政府应切实转变政府管理理念和对民办教育的认识,调整其职能,改进干预方式与手段,引导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大学教师的教学失范问题形形色色,包括教学态度方面的失范、教学内容和方式方面的失范、学生评价方面的失范等多方面。这种失范危害了学校,危害了学生,也危害了师生关系。导致大学教师教学失范的原因可以从教师个人和学校制度两个方面去分析。与之相应,治理大学教师教学失范的措施包括加强教学领导与质量管理工作,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和自我修养工作,加强教学和管理制度的建设和落实工作。  相似文献   

5.
大学新生常见的“不适应症”及其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在步入大学之初,由于气候环境、生活习惯、授课模式、管理方式等的变化,都面临着从学习方式、行为模式到心理素质的全方位转变。尽快实现转变,大学生就能迅速找准方向、明确目标,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大学生活;反之则会出现相应的大学“不适应症”,学生学习欲望下降、奋斗目标模糊、意志消沉,  相似文献   

6.
大学治理结构变迁有强制性和诱致性两种方式。中西方大学在这两种方式之间做了截然不同的选择。在市场经济发达的西方,主要采取诱致性方式;而在市场经济不发达的我国,主要采取强制性变迁方式。与西方国家的大学治理结构及其变迁方式相比,强制性大学治理结构变迁方式使得我国的大学治理结构缺乏稳定性,得不到大学微观主体的认同。随着高校及其管理者获利动机加强、资本所有者预期的改变以及外部资本的介入,我国未来大学治理结构变迁方式将从强制性向诱致性转变。  相似文献   

7.
从中学到大学数学学习思维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学到大学数学学习思维的转换王菊韵怎样从高中的学习方式进入大学的学习方式,是每一个刚跨人大学校门的新大学生所面临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转变得好,就能很快地进入角色,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轻松愉快地完成大学学业。如果转变不好,就会出现许多不适应症,不能很...  相似文献   

8.
新生人学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生人学教育是学生迈进大学的第一堂课,是高等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大学新生在进入大学校门之始,面临着角色转变、学习方式转变、知识习得转变、生活方式转变、个性发展转变、管理方式转变等多种转型,人学教育做得好不好,关系到学生能否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和未来的发展,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9.
大学治理结构变迁有强制性和诱致性两种方式。中西方大学在这两种方式之间做了截然不同的选择。在市场经济发达的西方,主要采取诱致性方式;而在市场经济不发达的我国,主要采取强制性变迁方式。与西方国家的大学治理结构及其变迁方式相比,强制性大学治理结构变迁方式使得我国的大学治理结构缺乏稳定性,得不到大学微观主体的认同。随着高校及其管理者获利动机加强、资本所有者预期的改变以及外部资本的介入,我国未来大学治理结构变迁方式将从强制性向诱致性转变。  相似文献   

10.
大学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层出不穷,屡禁不止,有学者认为,学术道德失范的原因在于一系列学术制度的供给不足,如同行评价制度的扭曲、异议制度不完善、监督和惩罚机制缺位等等。而笔者认为,研究大学学术道德失范的逻辑起点在于中国大学的组织特性,与西方大学相比中国大学的组织特性在于:受政府集中控制,自主性差;大学内部崇尚行政权力主导的管理方式。基于此,可以理解为什么在国际学术界行之有效的学术制度(如同行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11.
The article contributes to the theory of action research by focusing upon kinds of action an individual may undertake in relation to their research endeavour. The article explores action as illusion, as occurring at different speeds according to context, as ‘cure’, as repair to maintain a system, as system improvement, as border skirmishes, as deconstruction and as stealth action. Each of these kinds of action has implications for the action researcher seeking to bring about change.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ways in which the action researcher can challenge the status quo and bring about creative, educative, democratic frameworks for living in society.  相似文献   

12.
新《婚姻法》在确认以往的法定财产制与约定财产制相结合的夫妻财产制的基础上,提升夫妻约定财产制的地位,是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的,法定财产制与约定财产制缺一不可,但约定财产制具有优于法定财产制的效力。  相似文献   

13.
传统诗经学经历了先秦、汉唐、宋元、明清等各具特色的不同阶段。这是一个漫长的由文化《诗经》到文学《诗经》的过程,即由经学语境生成文学语境的过程。本文用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把《诗三百》由“经”而“诗”的现象放到文化生产场即文学场中去作整体考察和审视,以探寻经学和文学生成的过程及合法性。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过程与目标的有机统一、真理性与价值性的有机统一、基本原理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大众化的有机统一.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还需要坚持群众主体化、教育分众化、形式民族化和理论实践化等基本原则.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三者关系,对于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民办高职院校应如何进行专业定位,如何确立重点专业、构建自己的特色专业?本文运用BCG矩阵定位来解决民办高职院校中专业布局不合理、专业重复设置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工资问题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的工资问题主要表现为工资水平低、增长缓慢、拖欠和价格歧视等方面,这是由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同质劳动力供给过量、制度歧视、缺乏基本的制度约束造成。解决“农民工”的工资问题必须建立完善的约束和保障制度,保障转移劳动力的合法权益;开展农业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消除控制“农民工”转移的刚性制度,代之以经济手段引导调节,加大对农业的补贴,提高农业的比较收益。  相似文献   

17.
学习型社会建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学习型社会,必须树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新理念;必须积极制定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规划和推进策略,切实把建设学习型社会纳入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必须以社区为载体和依托,实行政府管理、社区自治、群众参与相结合;必须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充分体现区域特色;必须充分利用、发挥和整合各种资源,做到资源共享;必须以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必须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使之走上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必须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做到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是科学发展观的起点和归宿。坚持以人为本既要重视人民,又要重视人人;既要重视“群体”的量的价值,又要重视“个体”的量的价值;既要关注国民生产总值,又要关注国民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AD患者出院时康复过程中安全问题的宣教及早期干预所采用的对策,以保证患者自身安全、家庭及周围环境安全,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方法:从医院到家庭到社区,发动AD患者周围的人群尽可能都参与,且根据AD患者病情的不同程度,早期采取相应的保护性干预对策。结果:本组85例AD患者,出现激惹及攻击行为18例,误服药物2例,压疮5例,出走未遂4例,室外跌倒25例,由于防范措施到位,均未造成严重后果。结论:对AD患者采用及时有效的干预对策,将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中,防止患者不安全行为发生,对保障患者自身及周围环境的安全都有极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的高校法制教育中存在着一些错误观念:有的人视法制教育为守法教育,有的人视法制教育为传授法律知识的教育,还有人认为法制教育就是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的教育。分析以上三种观念误区,挖掘其产生的根源,将有助于我们认识法的实质和精神,正确把握高校法制教育的性质,促进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形成和法律素质的养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