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的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进行解释或推论。通俗地讲,人们找出行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就是归因。归因有两种:一种是外部归因,把行为结果的原因归于自己以外的因素,如周围环境、任务难度、机遇等;另一种是内部归因,把行为结果的原因归于个人自身的内在因素,如态度、意志、能力、努力等。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归因倾向始终伴随着学生,并极大地影响其学习活动,在学生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归因研究已成为国内外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活跃的课题。归因就是人们对他人或对自己的某种行为或倾向的原因进行分析、解释的过程。韦纳提出,在学校背景中,学生寻求理解的自然倾向,促使学生不断地提出有关学业成败的原因问题。而学生对其学业成败结果的归因又会极大的影响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期望和学习热情。例如学生如果把成功归因为诸如能力、努力等稳定的内部原因,  相似文献   

3.
从烟台随机抽取大学生1219人,探讨了大学生对交往成败结果的归因、期望和情感反应特点。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交往成败有不同的原因认知;大学生交往归因中成败因素的作用非常显著,年级因素只在IUC、ESU两项原因上存在差异,性别因素只在ESU一项原因上存在差异;大四学生在愿意邀请的主动性上明显低于其他三个年级,女生更愿意邀请他人,交往成功后的期望明显高于失败后的期望;大学生在交往成功后更多地产生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失败后更多地产生了消极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4.
任何人都有探索自己行为成败原因的倾向,常常会问自己:为什么这次成功(或失败)了?归因就是指个体对自己行为结果的解释方式。在学校中我们常常发现这种情况:有的学生即使在考试成绩并不好的情况下,也很乐观,仍然对今后的成功抱有信心,并且愿意继续努力。这是因为他将考试失败归结为自己不够努力或任务的难度过高,这样的归因促使自己仍然保持对自己能力的乐观态度,归因引起的只是内疚的情绪,内疚会促使他继续努力。而有的学生却完全不一样。  相似文献   

5.
学习动机是有效学习与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内部驱动力,它能影响学生的学习进程和学习效果,与此同时,每个学生在学习上都有成功和失败的体验,这样他们就会有意识的去寻找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学生对其成败的归因往往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动机,因此,合理的成败归因,有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6.
一、学业成败归因研究的现状1.中小学生学业成败归因特点的研究韩仁生(1996)探讨了中小学生对考试结果的归因、期望和情感反应的特点。结果发现,中小学生对考试成败原因存在不同的认知:成功后,高中生觉察到的主要原因是心境、临时努力、教学质量、持久努力;初中生认为主要原因是运气、心境、他人帮助;小学生认为是教学质量、持久努力、运气。失败后,高中生觉察到的主要原因是能力、持久努力、心境;初中生认为主要是持久努力、教学质量;小学生认为主要是他人帮助、心境、临时努力。并且年级差异显著,性别差异不显著。失败后的期望显著高于成…  相似文献   

7.
归因理论自产生以来,就一直在教育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那么什么是归因呢?所谓归因,是指人们对事件发生原因的认知。所谓学习的归因,是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学习行为活动的因果关系的认识。对于学习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外部因素或内部因素 学习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聪明;学习失败归因于自己不够努力。这类归因指向自身,称为内部因素。考试考出好成绩,归因于教师猜中题目;竞赛失败,归因于运气不佳。这类归因指向外界,称为外部因素。 2、稳定性因素或不稳定性因素 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8.
初中生物理学习成败归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所谓归因,就是原因的归属。即个体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知觉和推断的过程。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会自觉不自觉的寻找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归因对学习的重要性及意义受到了重视,国内外引发了大量的研究。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归因都是对整个学业成败进行归因,但对具体学科成败归因研究  相似文献   

9.
对成功或失败原因的稳定的看法 ,在认知心理学上称为原因归属 ,即归因。归因理论认为 ,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是人们解释或推断成功或失败时知觉到的四种主要原因。其中能力高低、努力程度属内部因素 ,任务难易、运气好坏则属外部因素。那么 ,目前中小学生对学业成败是如何归因的?有何倾向和特点呢?为此 ,我们最近对161名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和305名中学初一至高三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见表1~3。从表1可见 ,对于“考试成绩好或不好” ,有57 5 %的学生倾向于作内部归因(即归因于能力高低和努力程度…  相似文献   

10.
谈归因理论在教育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学习和工作当中,人人都会体验到成功和失败,同时还会去寻找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这就是对成就行为的归因。由于这种归因会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近年来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归因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其研究成果可以应用到各个社会领域,其中维纳(Weiner,B.,1971)的归因理论现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教育实践,本文拟就简要介绍维纳的理论和如何运用这一理论对学生进行教育。一、维纳关于成就行为的归因理论人们都把自己的成就行为归结为哪些原因呢?这是归因理论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早在海德(Heider,F.,1958)对归因问题进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考试成败归因浅析常海霞考试是检查学生学业成绩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每一位儿童考试的成功与失败对其身心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每次考试结束后,无论是学生、老师还是家长,都应对考试成败的原因进行分析。这一过程实质上就是在对考试的成败进行归因。所谓...  相似文献   

12.
浅谈中学生的归因指导□重庆市涪陵实验中学教科室雷其坤所谓“归因”,就是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及结果的产生原因进行推论。例如,考试失败了,不同的学生会把原因归结为:①努力不够;②能力太差;③试题太难;④运气不好……不同的归因,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所谓归因(Attribution),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具体地说,就是观察者对他人的行为过程或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本文将以“归因理论”为指导依据,具体分析“归因”在学生学业成败中所起的作用、地位及其相关理论。一、韦纳的“三维”归因模式根据心理学家韦纳的研究成果,人们的成功与失败主要取决于四方面的因素:努力、能力、任务难度以及运气。这四个因素可以按三个维度来划分:(1)从来源上分为内部与外部因素;努力与能力属于内部因素,而难度与运气则属于外部原因;(2)从稳定性看,能力…  相似文献   

14.
县级中学高中生物理考试成败归因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35名县级中学高中生为被试,以考试成败归因问卷为工具,旨在探讨高中生对物理考试成败结果的归因特点。研究表明:(1)整体上看,县级中学高中生对物理考试成败倾向于作内部归因,他们将持久努力、临时努力和学习方法等内部可控原因视为首要原因;(2)自我评价成功者与失败者对考试结果的归因存在明显差异;(3)男女生对考试成功的归因不存在明显的差异,对考试失败的归因有一定差异,女生比男生更看重能力、学习方法、学习基础与任务难度等原因对失败结果的影响;(4)高中生对考试成败的归因不存在明显的年级差异。  相似文献   

15.
顾雯雯  张硕 《考试周刊》2011,(6):207-209
文章调查了两所高中的251名高三学生的归因方式、焦虑及其考取理想学校的自信百分数。结果表明:1.高三学生焦虑水平适中、自信心较高,归因方式比较成熟。2.成功时,文科比理科更多地归因于努力.历届生更多地归因于努力和运气,应届生更多地归因于任务难度:失败时,文理、应历届无明显差异。3.焦虑和自信心水平影响高三学生的成败归因方式,具体表现为:低与高自信、高焦虑者相比较.焦虑、低自信者更多地归因于外部不可控的任务难度和运气.更少地归因于内部可控的能力和努力.但成功时.高焦虑者更多地归因于任务难度。  相似文献   

16.
归因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归因风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的或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指出:大学生对学习成败的归因会影响学生的情绪反应和期望值,进而影响学习效率和心理健康。按照维纳的归因模式,大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如何判断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呢? 这  相似文献   

17.
以山东省梁山县780名高中生为被试,以考试成败归因问卷为工具,探讨高中生对物理考试成败结果的归因特点。结果表明:整体上看,梁山县高中生对考试成败倾向于作内部可控归因,其中又主要归因于持久努力、临时努力和学习方法,对考试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倾向基本是一致的;男女生对于考试成功的归因不存在明显的差别,对考试失败的归因有一定差异,女生比男生更看重学习方法、学习基础与能力等原因对失败结果的影响;不同年级高中生对考试成败具有基本相同的归因倾向;不同成绩水平高中生对考试成功的归因不存在明显的差异,对考试失败的归因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维纳归因理论是解释学习动机最系统的理论之一,集中研究个体在行为之后,对自己行为结果,成功或失败进行认知解释。归因理论中系统将人们认为的,造成个人成败的因素归结为如下几点:能力、运气、努力、身心状况、任务难度以及其它。这一理论能够很好的用于指导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本文将结合实例谈谈维纳归因理论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对学生学业成败的师生归因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发现教师和学生对于学生学业成败的原因归因基本一致,但也存在一些差异。对于学业成功,教师明显比学生看重各方面原因的影响;对于学业失败,学生更多归因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等外在因素,而教师则归因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能力、努力”等学生自身因素及“班风、师生关系”等外在因素。总的来看,未发现国外有关研究中存在的“自利性归因偏差”和“推卸责任”倾向。  相似文献   

20.
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成败归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败归因是指人们对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进行推测、判断、解释或理解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行为往往会有成功或失败这两种结果。如果对成败能进行正确的归因分析,就能使学生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有助于指导今后的行动。如果归因不当,就可能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反应,对今后的行为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注意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分析,就构成了心理辅导内容中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