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归因就是寻找原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后果的原因推理。对行为结果的不同归因,会直接影响随后的行为倾向和方式。一般的归因有四个因素:努力程度、运气、能力、任务难度。具体而言,学生若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便会激励自己继续努力;若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缺少努力,则会因此而内疚,并可能会下决心发奋努力。学生若将成功归因于运气好,会感到惊喜;将成功归因于运气不佳则会感到抑郁,但这些情绪都不会延续到将来的活动。学生若将成功归因于自己有能力,便会体验到自信和自尊,将来成功的可能性会不断提高;若将失败归因于自己缺乏能力,则会…  相似文献   

2.
邹敏 《教育探索》2008,(6):128-129
对随机选取的840名初二学生进行归因方式和焦虑状态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低焦虑组更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能力、任务难度和心境等不可控性因素;在失败的情境下,高焦虑组的心境、能力、运气、他人帮助和任务难度的原因归因倾向均高于低焦虑组。(2)不同焦虑水平的初中生在期望倾向上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3)在情感反应倾向上,低焦虑组获得成功后所产生的积极情绪均比高焦虑组要强烈,而高焦虑组在失败后的消极情感更为强烈。这表明不同焦虑水平的初中生对考试成败结果具有不同的归因倾向。  相似文献   

3.
波纳德·韦纳的归因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因理论认为寻求理解是行为的基本动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经常探询其成功与失败的原因。美国心理学家Weiner B.认为,学生主要用四种归因来解释学业的成功和失败,即能力、努力、运气和任务难度。它们在三个维度的不同位置上。第一个维度是内部和外部,能力和努力属于内部归因,运气和任务难度属于外部归因;第二个维度是稳定性,能力和任务难度比较稳定,而努力和运气则不稳定;最后一个维度是可控性,能力和运气是不可控制的,而努力是可控制的。归因方式不同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和控制不同,随后的情感反应也不同。所以,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这一理论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  相似文献   

4.
针时健美操专业学生难度动作学习的成功与失败进行归因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低年级学生较高年级学生更多的将动作失败归因于运动能力差、努力不够、任务难和有不良心理因素;健美操专业学生成功归因在运动能力、兴趣、场地设施均存在年级差异;健美操专业学生对四组难度动作的成功归因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四组难度动作失败归因时存在组别差异.归因于任务难度排序为B组>A组>D组>c组,归因于兴趣不浓依次为B组>A组>c组>D组,归因于不良心理排序为A组>B组>D组>C组,归因于场地器材因素排序为A组>C组>D组>B组.  相似文献   

5.
对成功或失败原因的稳定的看法 ,在认知心理学上称为原因归属 ,即归因。归因理论认为 ,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是人们解释或推断成功或失败时知觉到的四种主要原因。其中能力高低、努力程度属内部因素 ,任务难易、运气好坏则属外部因素。那么 ,目前中小学生对学业成败是如何归因的?有何倾向和特点呢?为此 ,我们最近对161名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和305名中学初一至高三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见表1~3。从表1可见 ,对于“考试成绩好或不好” ,有57 5 %的学生倾向于作内部归因(即归因于能力高低和努力程度…  相似文献   

6.
李源源 《考试周刊》2008,(21):152-153
本文从韦纳的归因理论角度对自卑的形成模式和交往中自卑大学生的归因方式进行分析.着重强调负性核心信念对自卑的影响.以及如何进行正确的归因训练.在交往中有自卑表现的大学生的归因方式:总是把失败归因于内在稳定因素(能力),把成功归因于外在因素(运气好、任务容易).克服自卑的方法:(1)进行自我分析.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和努力程度,意识到成功和失败都不是必然的结果.而是可以通过努力达到的.(2)交往成功的情况下,要作内在稳定归因(能力);交往失败情况下,将原因归于不稳定因素(努力和运气).(3)坚持培养归因的训练.  相似文献   

7.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解释成功或失败时的4种主要因素。这4种因素可按内外因、稳定性和可控性3个标准来划分。实践证明:积极的归因模式和消极的归因模式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归因方式,发挥归因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后雄 《宁夏教育》2006,(7):139-139
美国心理学家海德指出,归因理论是说明和推断人们活动的因果关系分析的理论。有人把归因理论叫做认知理论,即通过改变人的自我知觉、自我思想意识达到改变人的行为。一般人可作出四种归因:一是努力程度,二是能力大小,三是任务难度,四是运气与机会。教师在用归因理论进行“差生”教育时,必须懂得:(1)如果“差生”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脑子笨和能力低这样一类稳定的内因,则不能增强“差生”今后努力行为的持恒性,这类学生动辄灰心丧气,消沉情绪泛化。  相似文献   

9.
高中女生数学考试归因训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高中女生数学考试不适当的归因方式进行了归因训练的实验研究.研究发现:(1)在原因归因上,与控制组相比,实验组被试更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和持久努力等内部原因,而将失败归因于心境、持久努力、运气;而且,成功情境下临时努力归因显著下降,失败情境下能力和教学质量归因显著下降.(2)在期望倾向上,实验组认为失败的结果是可以改变的,并且更愿意付出努力.(3)在情感反应倾向上,实验组在成功后的自豪和欣慰感更为强烈,失败后更多地产生内疚的情绪体验,而控制组在失败后更易产生自卑的消极情感.  相似文献   

10.
一、学习动机的归因论韦纳(B·Weiner)的归因理论是以认知论观点来解释学习动机的,其指导原则和基本假设:寻求理解是行为的基本动因。学生试图解释事件发生的原因,试图为他们的成功或失败寻找能力、努力、态度、知识、运气、帮助、兴趣等方面的原因。韦纳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和失败时知觉到的四种主要原因,每一种原因义可从控制点、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对306名非英语专业高职生的英语学习进行了归因分析。结果表明:(1)与成功情境相关的10个因素从高到低的排序为基础、题目难度、能力、学习策略、长期努力、学习兴趣、运气、身心状态、教师水平、考前突击;与失败情境相关的排序是题目难度、学习策略、基础、运气、学习兴趣、能力、长期努力、身心状态、教师水平、考前突击。经检验除考前突击、学习兴趣和运气因素外,其余7个因素在不同考试结果情境中均存在显著差异。(2)在失败情境下,男生和女生在基础和能力因素上呈显著差异。(3)虽然学生考试成功后相对未通过考试的学生满足感增强,但是考试结果并未对英语学习者成功期望和自豪感的增强造成显著影响。本文最后提出了对学生进行再归因训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归因与情绪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不同的归因方式引发不同的期望和情绪反应。学习焦虑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情绪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较大。在成功情境下,低焦虑水平的学生倾向于内部归因,高焦虑水平和中等焦虑水平的学生倾向于外部归因。在失败情境下,高焦虑水平学生倾向于内部归因,中等焦虑水平和高焦虑水平的学生倾向于外部归因。对如何调节高学习焦虑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学业成就归因量表对781名高职学生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高职学生在学业成就上总体倾向于内向归因;学业成就归因模式可概括为:努力一能力一运气一任务难度;学业成就归因在性别、年级、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变量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与学业归因风格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量表和多维多向归因量表对375名大学生进行量表测量。结果: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与能力、努力归因类型呈正相关,与运气、任务难度归因类型呈负相关,与内控、可控型归因风格呈正相关,与外控、不可控型归因风格呈负相关。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水平与其学业成绩呈正相关。结论: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水平与学业归因风格显著相关,并能有效预测学业表现。  相似文献   

15.
张利 《湖南教育》2013,(11):49-49
首先,引导学生积极归因。潜能需要激发,激发需要一个过程。很多学生明知自己不比别人笨,但当他们学习失败时,就会归结于自己的能力,即使取得好成绩,也会认为是运气。这样容易使学生自卑,丧失学习积极性。所谓积极归因,就是当学习取得进步时,将其归因于自己的努力,并认为自己能力强,从而产生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外语学习焦虑和学业成败归因的相关性,采用外语课堂焦虑量表和多维度——多向归因量表中的学业成就量表,对某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68名大二学生进行了测查.运用双变量相关分析方法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技术得出如下结果:1.外语学习焦虑和失败归因高度相关;与成功归因不相关.2.学业成败归因时,与外语学习焦虑相关的只有能力和运气两个因素.3.成功归因时,运气因素是一个焦虑源;失败归因时,能力因素是一个焦虑源.  相似文献   

17.
归因原因因素和归因维度的研究是归因研究的重要内容。对某一群体归因原因因素和归因维度的认识,可以为归因干预提供科学的基础。对中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归因的研究指出:1)自身努力、自身能力、任务难度、他人努力、运气、心理素质等六项原因因素为中学生体育学习归因的主要因素;2)中学生把体育学习结果的原因主要归结于内部、不稳定、(自我或他人)可控的原因因素。  相似文献   

18.
高一年学生从初中升上高中后,在英语学习中会进一步体验到成功与失败,同时他们还会去寻找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如个人的能力、自己所作出的努力程度、工作任务的难度以及运气等。这就是对成就行为的归因。归因理论首先由海德(F.Heider)提出,后来由归因理论心理学家韦纳(B.Weiner)作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何谓成败归因?成败归因是指行为者对自己行为结果成功或失败的自我归因,所以也叫做自我成败归因.美国心理专家韦纳的实证研究发现,一般人从事过有关成败的工作后,多将成败归因为以下6个方面:能力大小、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其它相关因素.韦纳又按照各因素的性质分别将其纳入了以下向度之内:一是因素来源,指行为者自认为影响其成败的因素是源于自身条件(内控因素),或是来自外在环境(外控因素),在此向度上,能力、努力、身心状态属于内控因素,而任务难度、运气好坏等则属于外控因素;二是因素的稳定性,指行为者自认为影响其成败的因素是否稳定,在此向度上,能力大小、任务难易两项是不随情况改变的稳定因素,而努力程度、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则是不稳定因素;三是是否可以控制,指行为者自认为影响其成败的因素能否由自己意愿所控制,除努力程度外,其余各项均为不可控因素.  相似文献   

20.
管理学基本理论中,激励理论学派较多.而由美国心理学家凯利维纳提出的归因论是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之一。就目前来说,归因理论的研究主要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把人的行为归结为外部原因还是内部原因.另一方面是人们获得成功或遭受失败的归因倾向问题。根据以上两方面可将人们的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四个因素:即努力、能力、任务难度和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