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静待花开是"生本教育"的一种美,是对"生本课堂"一种教学境界的追求。"生本教育"创始人郭思乐教授说过:"莳之若子,置之若弃,静待花开。"什么是静待花开的"生本课堂"?又如何静待花开呢?下面,谈谈我对"生本课堂"的点滴认识。一、静待花开使"生本教育"彻底颠覆了"传统教育"的陈旧理念"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以往的传统课堂,强调的是教师的传授。把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教育学生、教会学生,这就是教师最大的责任和成就。课堂上,不管  相似文献   

2.
正一次期末考试后,我的一个学生成绩依然没有大的起色,作为老师,我还是挺忧心的。放学前,我将她叫到办公室,想帮她分析分析。当我问:"你这次没有考好,你觉得努力了吗?"她认真地回答:"老师,我努力了!可成绩的提高为什么那么慢啊!"……回家后,这个学生的回答一直让我很纠结,教育到底是要急功近利的结果,还是要静待花开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育人如养花,养花需要用心栽培,育人更需要用心滋润。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守护者。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因此,我作为一名班主任,深感肩上责任重大。怎样做好班主任工作呢?十多年班主任工作生涯,让我觉得只有用"心"滋润,才能静待花开。  相似文献   

4.
"莫疑春归无觅处,静待花开会有时。"这就要求教师要静待花开,对孩子有耐心,对孩子有信心。教育原本就是一种慢的艺术,需要教师有水滴石穿的耐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有句俗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揭示了教育的根本价值。教育就像养花一样,一边养一边看,一边静待花开。教育是"慢"的艺术,不应成为一种束缚的过程,需要我们多一份等待,多给学生一点自由的空间,这样他们才会带给我们一份惊喜。  相似文献   

6.
花开很美 等待花开更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青 《班主任》2005,(2):35-35
"花开很美,等待花开更美".当我无意中读到这句话时,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一直以来,教师被社会上尊称为"园丁".是呀,教师在教育这块沃土上辛勤地耕耘着,精心地培育着一朵朵的"花".花开很美:学生甲在测验中得优了,学生乙在市绘画中获奖了,学生丙在省故事比赛中取得名次了……但我们也不无遗憾地发现,有些"花"就是长久不开.是我们没花心血?不,我们对他们花的心血最多;是他们根本就"无花"?不,只要条件适宜,没有不开的"花".那究竟为什么呢?通过长期的班主任工作,我终于意识到:教育孩子,不能太急躁,用耐心和信心,给孩子一份期待,一份宽容,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再小的"花"也能开.  相似文献   

7.
数学需要思考,思考需要时间。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更多静心思考的时间,需要教师教学时学会"静待花开"!等待学生的激情、发现、错误、评价和感悟,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和学习。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一名班主任,多年的工作经验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眼中要有学生,要时刻不忘教育的初衷——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但是,在实际的班主任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教师总是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表现出一种焦躁、恨铁不成钢的心理。针对这种现象,我认为,班主任要有平和的心态,要使自己的工作节奏"慢"下来,给学生改正错误和成长的时间,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为学生着想。下面笔者主要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采取"慢处理"的工作方式,静待花开,谈谈自己的感受。一、变"当面批评"为"慢慢处理"  相似文献   

9.
<正>"清风徐来,静待花开"。走出校门,到双流听教育大家讲课,方顿悟教学不是一件急于求成的事情,它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是老师滔滔不绝的、海量的、面面俱到的知识传授,就能让学生接收、领会、应用,而关注学生,以生为本,启发、交流中,静待,花自开。经过紧张密集的高三教学,再进入新一轮的高一教学,满以为教学将更舒缓,更具人文情怀。但当面对繁多的教学内容与相对较少的教学时间,教学不可避免地变得紧锣密鼓起来,仿佛还是高三。但作为一名  相似文献   

10.
读者     
正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读郭惠宇《静待花开春暖》(《语文学习》2013年第11期)李维鼎郭老师"摸爬滚打"三十年、"静待"三十年,每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又说,静待是一种姿态、一点自信、一份期许。做的和说的,都好极了。究其实,静待出于自信,最为切要。因为,自信并不只是因为天道酬勤,更多的是由于自知所有作为更好地符合语文的本性和语文教学的规律。教育之道,本应是自然之道;语言与人的特殊关  相似文献   

11.
静待花开     
偶遇一段美文:“我的思想宛若一粒尘埃,在黎明的呼唤中,落下来,悄悄融入泥土,静候花开。”不由自主地,我脑海中浮现出孩子们那一张张花朵般绽放的笑脸。每个孩子都像待长的小苗,渴望阳光、雨露和沃土。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我愿做那一抔静待花开的泥土。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课堂是学生收获新知、展现自我的平台,也应该是师生共享的求知历程,是师生共创的真知体验。而在课堂上,作为教师的我们,又有多少次真正地站在了学生的位置,给他们留出适当的时间思考与探讨,让他们自己发现新知呢?又有多少次真正地为学生改变教学"航道",为学生做到真正的起飞呢?学生的学习需要时间,也需要我们真切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尊重学生的求知,倾听学生的心声,在循循善诱中激励鼓舞,静待花开,这样的课堂才会焕发别样精彩。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课堂是学生收获新知、展现自我的平台,也应该是师生共享的求知历程,是师生共创的真知体验.而在课堂上,作为教师的我们,又有多少次真正地站在了学生的位置,给他们留出适当的时间思考与探讨,让他们自己发现新知呢?又有多少次真正地为学生改变教学"航道",为学生做到真正的起飞呢?学生的学习需要时间,也需要我们真切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尊重学生的求知,倾听学生的心声,在循循善诱中激励鼓舞,静待花开,这样的课堂才会焕发别样精彩.  相似文献   

14.
静待花开,在"等待"中,我们的"爱"才会更加冷静,更加理性;在"等待"中,学生才能自我纠正、自我提升。"等待"其实是一种道德的教育心态,"等待"也是一门道德的无声的教育艺术。等待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道德。只有用心灵滋润孩子的老师,才会怀着一颗宽容之心倾听生命的拔节,从含着露珠的嫩芽中嗅出果实的芬芳;只有有一颗丰满的道德心的老师,才能有效构建道德课堂,才能真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在学生的原生态成长中给予满满的爱意、融融的关爱。  相似文献   

15.
笔者作为江苏省首批"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2010年起),在导师的指导下,一直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我的教学特色是什么?或我的教学思想是什么?能否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表达?我认为"教要熏,学要说".当然,这还只能说是我的教育教学的一种感悟,上升不到个人的教学思想,不过也的确是笔者一直在实践和追求的教育教学主张或教育理念.我是一名高中数学教师,下面我就结合一节扬州市骨干教师新课程示范课"三角函数与几何图形"中的案例(这节课2013年1月25日在江苏省教学时空·名师课堂中直播),对自己这一不成熟的数学教育教学见解  相似文献   

16.
走班教学是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要而实施的一种教学样态,评价则是走班教学的重要环节。同时,开展延迟性评价是对学生认知规律和个体差异的尊重,需要静待花开。用教育智慧呵护学生发展,是对走班教学过程评价的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17.
陈介孚 《考试周刊》2014,(62):166-166
<正>生本教育理念最初是郭思乐教授率先提出并主持开展的。生本教育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一种教育理念。生本教育与师本化、灌注化教学相对立,生本教育的本质是帮助人学习。静待花开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学习管理者,向知识的促进者、学习的引导者转变;而学生也由传统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课  相似文献   

18.
教育要"静待花开",数学课堂在追求高效的前提下,需要放慢节奏甚至停下脚步来等待学生发现的步子。以笔者所执教的几节公开课中的片段,试论如何在学生出现错误时、进行课堂结课时,引导学生慢下脚步品味数学。  相似文献   

19.
<正>国画大师齐白石说:"学我者生,像我者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学习要学本质的、精神的东西,追求神似,而不应该仅仅模仿,停留在形似上。"公开课"上究竟有哪些"本质的、精神的东西"值得我们学习呢?一、静待花开,关注每一位学生忘不了贾志敏老师耐心等待一个学生说了六遍,才把"遵守的遵去掉走之底是尊敬的尊"这句话复述正确的教学细节;忘不了于永正老师在第八次终于等到了学生正确地读出"斯蒂芬·茨威格"时的兴奋与激动。对这些孩子而言,需要的就是  相似文献   

20.
春暖花开是对大自然的普遍写照,而花开四季却蕴含着花的个体差异.四季都有花开,春天开花只是普遍而已.优秀的学生是春天开的花,而学困生也是一朵花,只不过他没有开在春季.我们要静待花开,哪怕是在冬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