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单元,其功能并不是由单个生物大分子独立完成,而是由成千上万种生物大分子通过相互作用、动态组装形成的超大分子复合体来执行的。这里定义的超大分子复合体是指在生命过程中能够相对独立完成特定生物学功能的多亚基、多组分复合体。一方面,细胞利用这些复合体来保证遗传信息的正确表达,维持正常的遗传功能;另一方面,细胞又利用这些复合体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维系生命活动的正常进展。因此,超大分子复合体既是生命活动的“执行者”,也是解码生命奥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探索生命的奥秘,对于改善人类健康和促进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生命体主要是由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构成的。这些生物大分子的生物活性都与其特定的三维结构密切相关。20世纪后半个世纪,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研究的进展及其与  相似文献   

3.
结构生物学是以生物大分子的结构、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研究为基础来阐明生命现象的科学,现已发展成为分子生物学的主流。它的研究内容包括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测定以及与生物大分子发挥生物功能相伴随的动态的结构变化。生物学分支学科中的一些热点、重点都必然也必须在结构生物学研究的水平上得到最终的彻底的阐明,对生命本质认识的这种飞跃将带给人类一个崭新的世界。本文简要介绍结构生物学研究现状及发展。  相似文献   

4.
生命科学研究方向在哪里? 生命科学是当今世界科学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对于20世纪大多数生命科学家而言,生命是一架基于还原论原理建造的“自动机”。现在的科学家们已经意识到,有机体是一个由成千上万生物大分子和小分子相互作用形成的完整的复杂系统只有认识整个复杂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才能真正地了解生命。  相似文献   

5.
46亿年前,火热的地球形成了。大约在38亿年前,地球的陆地上还是一片荒芜时,在汹涌澎湃的海洋中开始由无机物合成有机小分子(氯基酸、核苷酸),在闪电轰击、岩浆喷发的激发下,再由有机小分子合成有机大分子(蛋白质、核酸、类脂、多糖),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最终演化出原始生命。这种原始生命是一种非细胞生物,躯体仅以一层“界膜”与海  相似文献   

6.
分子生态学——生命科学领域的新学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子生态学是应用分子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相互作用的生态机理及其分子机制的科学。它是生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其研究内容包括种群在分子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生物器官变异的分子机制、生物体内有机大分子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演变与环境长期变化的关系以及其它生命层次生态现象的分子机理等。分子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传统学科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对解决诸如转基因、克隆技术应用中的生态安全、环境与人类健康等重大问题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人类是进化而来的,在其他许多生命的发展历程中,进化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进化是一种伟大的自然力量,它是如此神奇,以至于科学家希望在实验室里模仿生命的进化方法,实现生物大分子(主要是蛋白质)的快速进化。这种掌控生物大分子进化的方法,被称为"定向进化"。美国科学家弗朗西丝·阿诺德、乔治·史密斯和英国科学家格雷戈里·温特因为在定向进化研究领域的开创性贡献,获得了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  相似文献   

8.
是什么在为我们的生命负责?是生物大分子。生物大分子是指生命体内一些组织结构复杂的高分子,它们是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从细菌到动植物等一切生命,都由生物大分子主宰,可以说,生命的本质归根结底在于生物在分子水平上的微观运动。生物大分子的主要类型有蛋白质、核酸(包括DNA和RNA)、多糖类、脂类,其中又以蛋白质特别重要。 “看清”它们的真面目曾经是科学家的梦想,如今这一梦想已成为现实。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表彰的就是这一领域的两项成果。生物分子革命性的解析法 在过去几年中,越来越多的生物有机体的基…  相似文献   

9.
生命科学     
《科学中国人》2023,(1):16-17
<正>植物中具有相分离潜力的蛋白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方晓峰、邓海腾等人合作,利用大规模、高通量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同时建立高通量的检验蛋白相分能力的体系,筛选和鉴定了8种植物的相分离蛋白组。相关成果发表于《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生物大分子凝聚体是细胞内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通过相分离形成的无膜细胞器,在细胞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者从拟南芥的幼苗和花组织中的细胞裂解液中鉴定到985个具有相分离潜力的蛋白,为研究植物中生物大分子相分离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元。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与进化等一切生命活动都以细胞为基础。多细胞生物包含多种形态与功能各异的细胞,所有这些细胞都是由单个受精卵增殖分化而来。细胞一旦产生就面临着分裂、增殖、运动、分化和死亡等各种不同的细胞命运,研究和揭示细胞生命本质及活动规律是生命科学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11.
刘鹏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4,19(1):71-72,78
1建设生物大分子晶体学光束线与实验线站是我国生命科学发展的迫切需求生物大分子(以蛋白质为主)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一直是生命科学的前沿领域。20世纪末随着人类及大量模式生物基因组计划的完成,生命科学研究无论是规模还是速度都有了极大的飞跃,对蛋白质结构测定的需求也空前增长。目前,测定蛋白质结构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是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而同步辐射因其具有高强度、高准直性、能量连续可调等一系列优点,从一开始就成为蛋白质结构研究的强大工具。目前几乎所有重要的蛋白质结构X射线衍射实验都是在同步辐射装置上进行的,因此近…  相似文献   

12.
锌是人体内含量最为丰富的一种营养必需成分,对体内多种生物大分子的的结构和功能以及300多种酶促反应的进行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金属元素锌在机体的抗氧化作用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锌与抗氧化作用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13.
认识病毒     
《科学中国》2006,(5):61-63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最简单、最小的生命形式。专性寄生性使病毒必须借助于其它生物的活细胞才可以完成增殖。因此病毒有了生命和非生命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病毒虽小,但对动物、植物和人等大生物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4.
杨冬 《百科知识》2021,(4):31-34
蛋白质结构与药物的研发密切相关,在谈蛋白质结构之前,让我们先聊聊药物.常言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于人体来说,药物相当于一把"钥匙",它必须要找到人体内与之对应的那把"锁"才能发挥作用.人体内的"锁"往往是一些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DNA或者RNA),被称为药物的靶点.  相似文献   

15.
癌症免疫疗法通过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来识别和杀伤肿瘤目标,涉及到免疫T细胞和其他细胞之间(肿瘤或抗原呈递细胞)的直接相互作用。受周围微观环境热涨落的影响,精准探测这种力学信号是免疫疗法面临的重要挑战。单分子技术具备高时空分辨的优势,能够克服环境热涨落的影响,通过实时测量单个生物大分子的时空位置、结构转变、能量交换和信息流动等定量参数来刻画生物大分子的动力学行为。将单分子技术应用到免疫疗法相关的研究中,精准测量免疫疗法涉及的受体—配体的力学相互作用和自身动态结构,将为免疫疗法的发展提供单分子尺度的思考和见解,实现物理学和免疫学的交叉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6.
"结构与功能"是美国新版K-12科学教育框架中的7个跨领域概念之一[1],其在现代科学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立足于结构与功能观,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研究美国高中生物教材《生物:生命的动力》中关于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内容的编排特点。研究发现美国教材内容衔接紧密,逻辑性强,彰显其科学化与人性化,对我国课堂教学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自噬是指细胞消化自身蛋白质或细胞内结构(细胞器)的一种自食现象。自噬作为一种进化上非常古老和保守的代谢途径.参与降解、消除和消化受损、变性、衰老和失去功能的细胞器和变性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为细胞的生存和修复提供必需的能量。  相似文献   

18.
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化学界和生物学界对生物功能的主要体现者或执行者--蛋白质给予了空前的关注.众所周知,蛋白质特定功能的实现离不开蛋白质特定结构的构筑[1].由于蛋白质的修饰加工、转运定位、代谢、蛋白质与蛋白质及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等均无法从基因组水平上的研究获得,因此,对蛋白质功能中心结构的研究以及蛋白质功能中心被内源性小分子自由基(如一氧化氮)修饰后的改变对其功能影响的研究成为人们认识生命奥秘的一种迫切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生物信息学是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独具活力的新兴前沿学科之一。它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和计算机网络,采用信息学、计算机科学和数学的手段,主要研究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数据。本文着重介绍了两种智能化算法,分别讨论了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中的应用及遗传算法在蛋白质二维晶格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一、隶属单位: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二、研究方向及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向:1.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2.分子遗传学3.生物膜主要研究内容:1.胰岛素及有关多肽激素的结构与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