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鸟  天天 《高中生》2014,(1):8-9
悬念,俗称“扣子”或“关子”,一般用在文章的开头或中间.就文章的内容或人物的反常情况设置疑问,目的是吸引读者的注意,使读者不自觉地进入文章所创设的情景之中。因此,悬念既是一种结构技巧,也是一种叙述技巧。  相似文献   

2.
“为人贵直,作文贵曲。”在记事类记叙文中设置悬念,可以使文章情节跌宕,结构曲折,产生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悬念,俗称“扣子”或“关子”,一般用在文章的开头或中间,就文章的内容或人物的反常情况设置疑团,目的是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读者自觉不自觉地进入文章所创设的情景之中。因此,悬念既是一种结构技巧,也是一种叙述技巧。有的悬念设置在文章的开头,它先给文章打一个总“结”,而这个“结”就是全文的主要事件或主要情节或主要矛盾,它需要蕴蓄很长时间,在主要事件充分展开,或主要情节达到高潮,或主要矛盾冲突最为激烈的时候,才可“解”开…  相似文献   

3.
正悬念,俗称"扣子"或"关子",一般用在文章的开头或中间,就文章的内容或人物的反常情况设置疑问,目的是吸引读者的注意,使读者不自觉地进入文章所创设的情景之中。因此,悬念既是一种结构技巧,也是一种叙述技巧。悬念式开头法,就是在文章的开头设置扣人心弦的悬念,充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令其怀着寻幽探胜之情,愉快地读完全文的一种开头方法。考生运用悬念式开头法写作文,应该在文章的  相似文献   

4.
争取作文高分,取决于考生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竞技状态。但是,必要的应试技巧也不可忽视。文章开好头,结好尾,就是一种重要的应试技巧。清人李渔曾倡导应试作文开头当“奇句夺目”,结尾要“媚语摄魂”。开头新颖生动给人出语不凡、耳目一新的感觉,能吸引读者,激发...  相似文献   

5.
瞒天过海     
“瞒天过海”是一种示假隐真的疑兵之法,主要用于战役行动中的伪装.从而达到出其不意的目的。若将此计用于我们小学生的作文之中。就是进行一种重复性假象铺垫。当读者即将或者已经产生错向思维时,突出奇招。攻其不备,“啊——”使读者在惊叹中豁然,从而受益、受启。得到作者想得到的目的。其技巧相似于我们常说的“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  相似文献   

6.
设置悬念,是作文的重要技巧。它是在文章的某一部分,故意设置一个个“疑团”或矛盾冲突,从而牵动读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造成某种急切期待和热切关注的心理状态,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下面结合初中语文教材,谈谈悬念设置的几种方法。一、标题设悬。利用标题制造矛盾、设置疑问,形成悬念。如《谁是最可爱的人》,读者一看到题目,就会情不自禁地引起联想:这最可  相似文献   

7.
高考现代文阅读中对鉴赏“表达技巧”能力的考查,多年来有一种基本的题型,即“作者(文章)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作者(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那么,“作用”指的是什么,“好处”又如何评定呢?所谓“作用”,是就表达技巧而言的;而“好处”是就技巧所产生或达到的效果而言的。二者就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密不可分:作用是手段,好处是目的。要正确解答“作用”和“好处”,必须先解决“这样写”的问题,即首先解决作品中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一篇文章如果没有读者就不是好文章,同样一堂课如果没有听者就不能说是成功,那么应如何把握这一技巧呢?首先,应该在保证教学科学  相似文献   

9.
所谓悬念,又称“卖关子”、“设扣子”、“系包袱”等,它是记叙类文章的一种既常见又十分重要的技法。是在文章的某一部分设置一个疑问或矛盾冲突,以造成读者某种急切期待和热烈关切的心理状态的一种手法。  相似文献   

10.
高考现代文阅读在鉴赏“表达技巧”的考题中,有一种基本的题型,即“作者(文章)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作者(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种题型自1998年发端.便屡屡在高考卷中现身,成为高考卷中的“常客”。  相似文献   

11.
略谈悬念     
悬念,古典小说称之为“扣子”或“关子”,是一种在情节发展的开端或情节的展开过程中设置“疑问”或矛盾冲突以不断造成读者某种急切期待和热切关注的心理状态的手法。叙事类文学作品,常常会有悬念出现,认识了解这种技法对提高鉴赏能力无疑是有益的。下面谈五点对悬念技巧应有的基本理解。  相似文献   

12.
《50种教与学的总结技巧》一书对“总结”这样下定义:“它是以尽可能简洁精练的语言、一种新的但是有效的方式再次陈述文章或依次经历的核心内容。”总结具有十分蘑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考现代文阅读,很重要的一点是考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其中对鉴赏“表达技巧”能力的考察,多年来有一种基本的题型,即“作者(文章)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作者(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种题型自1998年发端,便屡屡在高考卷中现身,成为高考卷中的“常客”。如1998全国卷第28题:“作者在第二自然段中,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有什么作用?”第29  相似文献   

14.
文章的标题,就像人的脸面和眼睛,它是给读者留下第一印象的重要部位。一篇文章的标题,起着概括文章内容、揭示主题、吸引读者的独特作用,所以我们写文章,应在这第一印象上下一番功夫。有的同学写作文时,往往不注重拟题,或不知如何拟出一个好题目。他们拟的标题,或文题不符,或“面孔老化”,既不“准”又不“新”,影响了作文成绩。那么怎样才能拟出一个有特色的标题呢?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拟题方法:一、揭示主题法根据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或主旨拟题,不仅能概括文章的基本内容或精神实质,而且能帮助读者抓住文章的纲,起到提纲挚领…  相似文献   

15.
文章探索文学创作心理中的技巧意识。揭示技巧的心理实质在于“审美——刺激”,即对于读者阅读的诱惑和吸引;强调技巧的整体意识,从而建构一个“优格式塔”;强调技巧意识要突破心理定势。技巧的心理效应是在形式关系中引向内容,从而让技巧在使用和阅读中消失。  相似文献   

16.
湖南高考语文第六大题20小题是“文章鉴赏”,其具体要求如下: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16分)(1)简析《在山阴道上》谋篇布局的技巧(2)简析《在山阴道上》联想的巧妙运用(3)简析《在山阴道上》景物描写的特色这是高考语文风景线上一道颇具特色的湖南菜。它的材料地道:文章内涵丰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可供品尝,文学味道可以引出读者千万联想;它的做法艺术:不多的分量,“简析”300字左右;不偏的角度,“谋篇布局的技巧”、“联想的巧妙运用”、“景物描写的特色”任你选择一题,考的是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的文章赏…  相似文献   

17.
作文,如果给读者留下一种平庸的印象,自然得不到好评,那么如何让自己的作文走出平庸,胜人一筹呢? 一、深入处:向青草更青处蔓溯 “千古文章意为本”,“文以载道”,这里的“意和道”就是文章的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其优劣直接决定和影响着文章的成败。面对相同的题目或相同的材料,大多数同学常常浮在水面不能深入水中,  相似文献   

18.
主持人语: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灵活运用一些技巧,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众所周知,无论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班主任工作中,能够运用的技巧很多,但“教育的技巧的核心是暗示”(苏霍姆林斯基语)。恰当的“暗示”不仅会使学生受益无穷,就是对教师本身的教学,也会产生良好的效果。这里编辑的一组有关“暗示”的文章,如能使读者认识到“暗示”在教育学生和提高自己等方面的作用,实为编者所愿。  相似文献   

19.
再谈叙述     
叙述是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对人物经历或事件发生发展过程的转述。在多数文章中,叙述常常作为文章的框架与描写、议论、抒情等其他表达方式结合使用。要取得叙述表达的理想效果,就必须全面科学地掌握各种叙述技巧,并深入了解各种叙述技巧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然后再根据文章表达目的和表达内容的具体要求和需要来合理选用相适应的叙述技巧。在实际运用叙述写作的过程中,我们要以一种艺术创造的态度来对待,将叙述看做是一种艺术活动,运用叙述的艺术和技巧来引发读者心中的大惊、大疑、大急、大喜、大悲、大快等心理状态的共鸣,充分展示出叙述的艺术特色和效果。  相似文献   

20.
文章的标题,是作者呈现给读者的第一个见面礼,它直接影响着读者对文章的第一印象;它更是体现了作者的智慧与匠心。特别是近几年考场作文走红的是话题作文,如果拟题质量差,既浪费时间,还会直接影响作文的成绩。如何做到拟题快而好、有概括性,又有吸引力呢?在此,我向同学们介绍几种技巧。一、新颖独特张扬个性,引人注目标题一定要突出一个“新”字,力争做到新颖别致,独具心思。标题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文章标题的拟定,万万不可千人一面、万人一腔。同学们要拓展自己的思维,尽量展现出自己独特的认识,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