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命教育是在生命活动中进行教育,是通过生命活动进行教育,是为了生命而进行的教育。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为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认识生命和珍  相似文献   

2.
陈玉琴 《生活教育》2014,(17):33-34
正近年来,生命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那何为生命教育呢?查了资料得知生命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核心,让孩子在教育中逐渐学会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而这,我想才是教育真正的核心和目标。作为一名普通的身在一线的小学老师,我也深感生命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契机有意识地向孩子们播撒着生命教育的种子。  相似文献   

3.
2020年,武汉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大疫情。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人们更加意识到生命的重要性,应该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此时对儿童进行生命教育显得格外重要。需从儿童生命教育的概念和特征方面理解儿童生命教育的内涵:儿童生命教育既是种生命的教育,又是类生命的教育;儿童生命教育具有超越性、可持续性与主体间性的特征。儿童生命教育的价值从人的生命的三种属性体现出来:在自然生命属性方面,要顺应规律、呵护生命、永葆活性;在社会生命属性方面,要融合交互、担当使命、和谐共生;在精神生命属性方面,要涵养心灵、敬畏生命、构筑全人。实施儿童生命教育的路径:将儿童生命教育纳入国家课程体系;建设儿童生命教育教师队伍;开发儿童生命教育园本课程;创设儿童生命教育实践环境;构建三位一体的儿童生命教育网络。  相似文献   

4.
生命是教育的起点和源泉,教育的真谛在于促进生命发展,生命在现代教育中的遗忘与沦丧呼唤教育的生命意识及生命化教育。生命化教育的理想境界是实现教育与生命的统整和圆融,即在敬畏生命的伦理基础上,将生命的本质、规律、特征和需要融入教育的全部过程和一切环节中,从而实现教育塑造生命、发展生命的价值和功能。  相似文献   

5.
徐翔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12):94-96,F0003
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对生命质量的提升,因此,生命教育也应是地方高师院校的重要工作。在地方高师院校中开展生命教育,可以提高师范生的生命意识、解决师范生的心理问题、推动中小学的生命教育。地方高师院校中生命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生命认识教育、生命价值教育、生命感恩教育、生命责任教育和生命幸福教育。  相似文献   

6.
正生命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为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近年来,我校围绕生命教育的理念,通过科学、系统的生命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感、生命价值感和生命幸福感,从而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在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我校将生命教育作为校本课程,在课程中推广生命知识,通过学科渗透和系统的知识讲解,使学生从关注生命、珍爱生命、尊重  相似文献   

7.
渗透性生命教育是潜在于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中的生命教育形式,能对生命个体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利于生命教育的延伸和拓展。渗透性生命教育的实施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参与,通过在学科与课堂中根植渗透性生命教育、在校园文化和主题实践活动中贯穿渗透性生命教育、在实体传媒与网络信息中融入渗透性生命教育,使生命教育自然渗透到生命个体的每一个视域之中,提升生命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幼儿期是终身教育的起点也是基础教育的奠基,开展幼儿生命教育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当前幼儿生命教育的研究主要关注幼儿生命教育的内容、幼儿生命教育的方式以及幼儿生命教育的实施主体三个方面。幼儿生命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但是幼儿生命教育课程结构不合理、幼儿生命教育的形式与手段较为单一、师资力量略显单薄并且缺乏专业性。今后应积极探索幼儿生命教育的形式与手段,注重幼儿生命教育实施主体的多元化,建构幼儿生命教育课程结构,重视幼儿生命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实施生命教育已经迫在眉睫。促使教师生命教育素养提升、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社会活动中实践生命教育、校园文化中浸润生命教育、家校联动中升华生命教育这五个环节融于一体,共同作用于生命教育,真正让学校无痕的生命教育产生生命的灵动。  相似文献   

10.
创建生命教育特色校 什么是生命教育呢?生命教育是通过生命活动引导人们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的主题教育。在生命教育理念指导下,我们重新审视、修订了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目标。  相似文献   

11.
生命教育是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生命教育作为显性和隐性课程是生命教育的主要实施途径,本文试图论述在小学阶段,如何具体实施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及其他漠视生命的事件频繁发生,在高校开展生命教育已经十分必要。生命教育包括关爱生命存在、培养生命社会属性和生命精神等内容,可以通过树立生命教育理念、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开展体验式生命教育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3.
<正>生命化教育,简单地说,就是"融于"生命、"成全"生命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依据生命的特性,尊重生命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创造适合生命发展需要的教育。它以生命为基点,把生命的本质、特征和需要体现在教育过程之中,使教育尊重生命的需要,完善生命的发展,提升生命的意义。"融于"生命的教育应该是追求生命的完整,凸显生命的灵动,激发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从2008年起在各类学校中广泛开展"三生教育",受到了国内国际的广泛认同和高度评价。2009年5月2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了"中国生命·生存·生活教育论坛",这标志着现代教育价值体系和教育模式的诞生。"三生教育"是指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所谓生命教育,就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王锋 《教学月刊》2009,(2):26-28
美国学者杰·唐纳·怀特士(J.Donald Willage)于1906年首次提出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的思想。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生理、心理、自然性、社会性全面均衡的发展。狭义上:生命教育就是通过多种教育形式,对学生进行生命孕育、生命发展的教育,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态度,学会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学会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关怀和欣赏,树立积极的人生观。脚广义上:教育离不开生命,一切与学生生命有关的教育都称之为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在生命中教育、为了生命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生命教育思想主张以生命为教育的基点,为生命的成长创造条件,促进生命的完善,提升生命的价值。学校开展生命教育,就是要把对生命的尊重、理解、关爱、信任、成全,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学校发展需要文化引领,关注生命教育,把生命教育特色渗透到学校文化建设之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充分挖掘其管理与育人的价值,构建以生命教育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生命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欣赏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因此,为了提高生命教育的有效性,我校试图以生命教育为主题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并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过程中,通过系统的多元途径开展生命教育,在这一教育活动中,  相似文献   

18.
<正>生命化教育,就是在"融于"生命、"成全"生命的教育。它以生命为基点,把生命的本质、特征和需要体现在教育过程之中,使教育尊重生命的需要,完善生命的发展,提升生命的意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生命化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必须。  相似文献   

19.
张艳 《江苏教育》2014,(3):75-75
生命化教育,简单地说.就是“融于”生命、“成全”生命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依据生命的特性,尊重生命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创造适合生命发展需要的教育。它以生命为基点,把生命的本质、特征和需要体现在教育过程之中。使教育尊重生命的需要,完善生命的发展。提升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物教学》2019,(16):5-10
生命教育包含自然生命教育、社会生命教育及精神生命教育三个维度。生命教育是生命与生命对话的过程,是教师面向学生进行有关自然、社会、精神三个层面的教育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引下认识自然生命本质,感受社会生命内涵,提升精神生命价值的过程,这就是"生命对话"。对于生物学教育而言,无论对象还是内容都是自然生命本身,生物学教育是始于人与自然生命的对话,这种"求真"的过程就是"对话生命"。由此可见,生命教育与生物学教育是包含关系,生命教育包含生物学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