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哈尔滨市部分在校大学生篮球消费水平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哈尔滨市在校大学生对篮球消费的态度基本认可,每月都有一定比例的支出;不同收入家庭,不同生源大学生篮球消费水平有显著性差异,家庭收入越高篮球消费水平越高,城镇大学生比农村大学生篮球消费水平高;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篮球消费水平方面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女大学生心血管功能对健身运动处方锻炼的应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1 0年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心功能有下降的趋势。因此,重视大学生心血管功能锻炼已刻不容缓。研制不同内容的健身运动处方,对女大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实验,观察心血管功能对不同内容健身运动处方锻炼的应答。结果表明,女大学生的心血管功能对制定的健身运动处方产生不同程度的良性应答。其中,全面锻炼(1组)使用的健身运动处方对改善血管功能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3.
探究了不同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的体育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中等时间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可以促进大学生的积极情绪状态;中等时间高强度的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长时间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有明显的心理效益;长时间高强度的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女大学生的锻炼行为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在不同的动态过程,女大学生所受到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性。在对生态学理论借鉴的基础上,对女大学生进行个人深度访谈,分析女大学生锻炼行为不同发展阶段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及实验研究等方法,对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部分非体育类大学生进行16周的体育干预实验,以集体项目篮球和个人项目乒乓球为实验教学内容,并创设不同体育锻炼情境。结果:实验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各因子得分较实验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不同运动项目和锻炼情境对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效果不同,集体项目对于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优于个人项目;竞争性锻炼情境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优于娱乐性锻炼情境。结论: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运用运动自信心量表(TSCI)研究体育课对普通大学生自信心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的体育课内容和组织形式对大学生自信心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体育课对大学生自信心的影响在不同性别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中美大学生户外运动现状的调查和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中美两所大学大学生户外运动的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客观的调查与比较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分析和比较来自两所不同国家、不同学校、不同教育体制下的大学生的户外运动的现状,让更多的中国大学生了解发达国家大学生的户外运动发展现状及其与发达国家大学生户外运动发展现状的差别,激起中国大学生参与户外运动的兴趣,促进中国大学生户外运动的发展和户外运动课程的开发。  相似文献   

8.
柏曙邹 《体育世界》2010,(10):88-90
因特网作为一种全新的世界文化传播与力量,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日益增强。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探究因特网对大学生体育认知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因特网是大学生获取体育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大学生接触因特网体育信息的动机、频率与体育兴趣程度和体育态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大学生对因特网不同体育信息有不同的内容选择,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心理疾病成因及体育运动的改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疾病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才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对大学生心理疾病的成因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阐述了体育运动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针对心理疾病的不同表现形式,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心理疾病的不同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选取50名大学生实施体育健身方案,考察体育健身方案的实施对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体育健身方案的实施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进而影响其参与锻炼的行为;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具有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行为习惯和主观标准两个维度;体育健身方案的实施对不同性别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影响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
体育活动对高校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考察体育活动对大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的作用,研究社会活动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影响。将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和频率对心理素质发展的影响,以及大学生体育活动参加者的年龄对心理因素发展的影响作为研究内容。研究采用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人际关系综合能力、自信心3份问卷对6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体育活动项目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不同,形体健身操类项目对大学生自信心的影响最大;大学生每次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长于1h能有效改善大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参与体育活动的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大,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均得以不断地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2.
运用不同的运动处方对湖南永州职业技术医学学院和永州信息学院60名正在减肥的女大学生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运动处方能明显降低体重指数(BMI),改善体形和心理健康状况;对减肥的女大学生实施不同运动处方的训练是切实可行的,不同运动处方是不同体型女大学生减肥健身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哈尔滨体育学院16个不同专项的男大学生体质状况进行监测,比较分析大学生运动员的体质特点及差异,探讨长期不同运动训练对身体的影响。结果显示哈尔滨体育学院大学生运动员从整体上看体质状况良好,高于全国大学生的平均水平;各专项之间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差异明显,但身体机能差异不明显。得出不同专项对大学生体质水平的提高均有显著的影响,但在促进大学生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方面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与专项技术特征、训练内容以及运动员身体机能代谢对长期系统专项训练的适应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体育游戏对灾后大学生心理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游戏是心理康复的一种手段,对不同的人群会起到不同程度的恢复效果,本文通过设计不同的体育游戏方式,实施到炙后大学生的体育教学中,求证了体育游戏对灾后大学生心理康复具有积极地影响,实现了体育游戏促进灾后大学生心理尽快康复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以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艾森克现实性--幻想性测验中的攻击性分量表,对132名体育专业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体育大学生攻击性水平有显著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不同年级的体育大学生攻击性水平具有显著差异,高年级显著高于低年级;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攻击性水平不具有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师范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体育锻炼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师范大学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不同层次学生的体育锻炼运动量及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调查.从心理学角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体育锻炼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心理健康水平与体育锻炼之间的关系,研究证明心理健康问题在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研究结果显示体育锻炼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分析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体育锻炼态度现状及其相关性与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对其体育锻炼态度的预测效果,为当代大学生端正体育学习态度、增强体质提供支持.通过对475名大学生进行的调查结果分析发现:(1)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体育锻炼态度总得分均处于中等水平,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学生对领悟社会支持与体育锻炼态度各个维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2)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体育锻炼态度中存在显著正相关;(3)朋友支持能够有效预测行为认知和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体育锻炼对于缓解大学生的压力,增进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照大学生压力情境下的应对方式量表,对在校大学生分不同专业(体育与非体育专业)、不同性别和不同锻炼程度人群的压力应对方式进行调查,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不同专业、不同性别和不同锻炼程度人群压力应对方式的具体差别,揭示出体育锻炼对于积极应对的良好作用,旨在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卫生、健康教育及体育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支持,同时也为体育教育者和决策者提供有一定参考价值的信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高校太极拳教法的选择,要符合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行为特点,在不同教学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适宜的教法能够加深大学生对传统体育文化的认识,培养大学生对太极拳的兴趣,对于提高高校太极拳的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31名残疾大学生运动员和31名大学生运动员的问卷调查,发现残疾大学生运动员的运动同一性和运动定向的各个指标之间都存在显著相关,这点与大学生运动员不同。研究还发现,男女残疾大学生运动员在运动同一性和运动定向上的特点不同;残疾大学生运动员和大学生运动员相比,在运动同一性上也存在不同特点;残疾大学生运动员在社会同一性上的强度低于大学生运动员。研究结果证实了提出的两个假设,即社会同一性和自我同一性与运动定向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在排他同一性得分高的运动员在消极情感上得分也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