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与一     
一天,我下乡碰见一位卫生院院长的小孩。我问他:"烂冬瓜,今年读中班了?"他说:"读小班而已。"过一会,他神秘兮兮地走到我面前,  相似文献   

2.
小班下学期的孩子开始学会"告状""报告老师",中班达到最高峰。如果引导合适,大班(尤其下学期)告状行为就会大大减少。面对"告状",教师作为权威形象出现,就像绘本《老鼠偷吃我的糖》中"先生"的角色,给告状者提供了一个  相似文献   

3.
镜头1: 在一次小班的美术活动中,我发现许多孩子在下笔之前不停地张望、等待,直到一个孩子问:"老师,可以拿笔画了吗?"老师说:"好,现在可以开始画了."这时,孩子们像接到圣旨一般,齐刷刷地开始画画了.  相似文献   

4.
<正>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要使幼儿在游戏中得到语言交流和社会交往的发展就一定要提高幼儿的游戏质量,加快幼儿的游戏进程,这些都离不开教师提供的游戏环境和游戏材料的充分准备。中班孩子与小班相比在游戏中角色意识增强了,对于自己在游戏中扮演的角色已经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教师应该怎样在角色游戏中提供孩子需要的、适宜的材料呢?以下是我对本学期前段游戏的观察和反思:上学期我班就开设了"小超市"区角游戏内容,创设游戏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们  相似文献   

5.
中午我去中班替班,刚到门口,就听见夏老师用命令的口吻说:“棉花套!瞧你这付脏样,还不赶快站起来。”我抬头一看,只见一个男孩慢吞吞地从地上爬起来,裤腿膝盖处,已经磨出了两个窟窿,露出里面的咖啡色内裤。我奇怪地问:“这孩子为什么叫‘棉花套’?”夏老师忙着把孩子打发上床睡午觉,然后把我拉到活动室里对我说:“这个孩子是刚从小班转上采的。别的老师都叫他‘棉花套’,我也就跟着这么叫  相似文献   

6.
孩子刚转到这所学校不久。一天,孩子刚放学回家就很郑重地提出:"妈妈,能为我订一份《读者》吗?"我有些疑惑:三年级的孩子怎么想要看成年人喜欢的读物?"为什么?"我诧异地问。"今天,刘老师为我们朗读了《读者》上的一篇文章。刘老师朗读的时候流泪了,许多同学也哭了。"一贯嘻嘻哈哈的儿子一脸庄重。看得出,孩子还沉浸在老师  相似文献   

7.
正【课堂情景1】我和小小班的孩子正在唱歌曲《春天》,为了让孩子更快更好地理解和记住歌词,我在黑板上画了歌词里的内容,孩子很感兴趣。我一边弹着琴,一边让我的配班教师袁老师根据歌词给孩子指引黑板上的画,帮助孩子歌唱。因一时找不到指挥棒,袁老师就用一根孩子的钓鱼竿来代替。唱着唱着,我突然发现孩子一个个盯着黑板不唱了。原来袁老师用钓鱼竿带磁铁的一端来指,结果被吸在黑板上了。我马上对他们说:"怎么了?"孩子纷纷告诉我,袁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   中班幼儿正处在象征性游戏的高峰期,他们在角色游戏中的角色意识比小班更明确,角色言语、行为比小班更丰富,对角色游戏的兴趣又比大班浓厚。那么,中班幼儿教师在一日活动中是如何开展角色游戏的 ?她们的指导理念和指导方式是否正确 ?应该如何指导中班幼儿进行角色游戏 ?这些都是本文所要调查和探讨的。   为研究方便,我们将角色游戏的开展分为游戏的准备、过程和评价三个阶段。教师的指导也涉及并贯穿于这三个阶段。   二、调查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一 )研究目的   1了解中班角色游戏指导的现状并分析导…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有些幼儿园出现一种现象——跳班:应该上小班的上中班,应该上中班的上大班,而且愈演愈烈。通过对跳班幼儿学习、生活情况的观察和了解,笔者发现这种现象给教师的教学及幼儿的成长都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一、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孩子虽小,但也有自尊心。跳班后因年龄、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幼儿会产生失落感。比如有一位小女孩在小班时各方面表现突出,老师很喜欢她,任何事情都让她带头,可是跳班后,她对父母说:“现在老师不喜欢我了。”在活动中,由于跳班的幼儿常常“跳起来”也“够不着”,久而久之他们便失去信心,遇到困难就会说“老师,我…  相似文献   

10.
引子:2021年3月,我参与徐州市鼓楼区华康幼教中心的教研活动。活动最后的互动环节,一位教师抛给我一个问题:"李老师,我现在带中班,我们班有一部分家长认为幼儿园教育质量很好,但是为了孩子入小学做准备,还是有升大班时转到学前班的计划。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怎样做?"教研活动应该基于问题、解决问题,面对这位教师抛出的"老生常谈"的问题,要不要研究?要怎样研究?和谁一起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上午,中班汤汤小朋友摔倒后,鼻腔出了好多血。张老师听说是小班小朋友推的,就带着汤汤到小班去寻找,结果没有找到。下午,张老师又带着汤汤来到小班。小班的李晖小朋友理直气壮地站了起来:“我看见了,是吴玄推的。”张老师问:“你真的看见了?吴玄在哪儿推的?”“我看见了,吴玄在厕所推的。”旁边还有几个小朋友响应:“我也看见啦。”于是我问吴玄,吴玄也承认了。吴玄是班级上最调皮的,爱推人、打人,常挨老师的批评。可  相似文献   

12.
开心一页     
比老师强 ——我感觉我比我们老师强。 ——为什么? ——我现在上中班了,可我们老师还在小班呢! (李鑫)  相似文献   

13.
思思是个胆小、敏感的小姑娘。她刚升入大班的时候,因为对新环境、新老师的不适应,经常闹情绪。平时老师不能看她,一看她就紧张得不得了,更别提相互交流了。以前,对各类升班不适应的孩子我也见过不少,但是像思思这样极度紧张型的我还是头一次见。曾经带过她的中班和小班老师也反映,思思在入园和升中班时都表现出了不适应,  相似文献   

14.
心理问题Q&A     
教师问题:Q1:怎么做才能让小班的孩子按性别入厕?我们幼儿园是男女分厕。有一次活动休息时,我提醒孩子们入厕。不一会儿,就有小朋友跑出来告诉我,看到一个小女孩在男孩尿尿的地方尿尿。没等我反应过来,另一个男孩就边跑边说:"老师,泽泽在女孩的马桶上坐着尿尿。"如何引导男孩女孩按性别上厕所?怎样跟3岁的孩子解释性别的差异?A:3岁的孩子正处在自我性别意识形成的敏感期。  相似文献   

15.
今天,我心里忽然冒出一个疑问:一户人家生一个孩子好还是生两个孩子好?我想来想去,都无法做结论.我便跑去问了顾老师:"顾老师,您觉得生一个孩子好还是两个孩子好?"顾老师想了一会儿,说:"我也不知道,不如我们举行一场辩论赛,让大家来谈谈吧!"我连声叫好.  相似文献   

16.
幼儿都喜欢游戏,但小班儿童虽然爱玩却不大会玩,大班儿童虽然爱玩,也会玩,但由于学习兴趣日益浓厚,游戏时间相对少了一些.中班处于典型的游戏年龄阶段,是角色游戏的高峰期,孩子在角色游戏中的成长使我收获了以下几点体会: 一、游戏材料的添置与投放 游戏材料本身就包含了许多教育因素,是有价值的教育资源.我在投放材料时认真考虑幼儿实际需要和兴趣.  相似文献   

17.
正一、提问的准确性老师的提问语言对学生的思维有明显的导向作用。一位老师在教低年级的孩子读书时。读到词语"牛顿",老师便问:"谁知道牛顿是什么?"刚问完,好多孩子就嚷起来:"我知道,我知道,牛顿是一头牛。""牛顿是什么?"该老师提出的问题是不明确的。如果老师的提问是"牛顿是什么样的一个人?"这样才会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和思考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有很多问题我们都没有刻意去组织语言,而是根据自己的习惯去设置,这样的语言是否可以使学生理解,是否能够准确地表达我们想说的话?教  相似文献   

18.
明明是女孩子,亮亮是男孩子。他俩都在幼儿园中班,是最要好的朋友。上课坐在一起,吃饭凑到一块儿,就连午睡都要躺在紧挨着的床上。一次,王老师让每个孩子画一幅图画。明明画了一架“小班飞机”和一架“中班飞机”。“小班飞机”是用一条横线画的身子,两条斜线画的  相似文献   

19.
【案例描述】中班钱老师发现戈戈和轩轩口袋里有围棋子儿,一问,原来是围棋课时带出来的。钱老师立刻召集孩子们回活动室展开讨论:这样做对不对?放学后,钱老师与两位孩子的家长做了沟通。戈戈爸爸生气地说:"你这孩子,以后再这样,看我不揍你!"轩轩爷爷悻悻地说:"我可不是夸,我家轩轩从来不拿别人东西。"钱老师说:"今天他拿了。轩轩内向,我没有批评他,希望家长好好教育。"  相似文献   

20.
正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午餐后一个小时左右的活动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其重要性不仅在本身,更重要的是活动的"桥梁"作用。对于孩子的身心成长来说,中餐和午睡至关重要,而孩子的中餐和午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餐后活动"的组织。下面和大家分享我园中班教师组织孩子餐后活动的两个小故事:故事一:我的活动我做主片断回放咿依在小班时,总是吃饭最慢,特别是冬天,饭菜凉了、汤也凉了,但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