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中国男子排球队接发球阵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新规则的实行 ,中国男子排球队的接发球阵式已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发球技术的需要。本文通过对中国男子排球队在 1999年世界杯男子排球赛的电视现场观察和技术统计 ,运用运动心理学和分析推理方法提出 :后排 4人的接发球阵式可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发球技术的需要 ,提高接发球的到位率 :“4- 2”阵式配备可以做到后排 4人接发球 ,提高防反效果 ,同时不影响一攻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一、拦发球所带来的问题随着拦网技术的不断提高,拦网已经不仅仅是运用于对付扣球,对付发球也开始纳入了拦网的范围。目前,国内外强队在接发球阵式上,又有了新的发展。不少的队改变了原有的5人接发球阵式,而安排了一名或二名前排队员在网前拦击对方的发球。直接将对方的低弧度球拦死、拦  相似文献   

3.
三人接发球战术,自从苏联男排在1977年世界杯比赛中首次试用以来,到1979年各大洲锦标赛已被世界各强队广泛采用。三人接发球技术,是由除插上队员之外,前排有两个以上的队员在网前拦击发球,同时,后排三个人立于场区后半部,接对方的发球所组成的阵式。由于前排队员可以直接拦击对方发球,这就迫使发球一方不得不把球高弧度地送向接发球队的后方,从而有利于接发球一方组攻。但是,纵观1981年全国排球甲  相似文献   

4.
<正> 随着网上争夺日益加剧,当今世界排球运动迅速朝着高大、快速、全面的基本技术发展,不仅仅体现在前排的激烈争夺,而且已发展到后排的“下三路”对抗,尤其是在接发球阵式上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一传到位率和一攻命中率。因为接发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体技战术实施的质量。正因为如此,每个教练员都必须在接发球阵式上制定出适合于本队的接发球站位法。  相似文献   

5.
我国男子排球队2人为主接发球阵式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排球发球的发球点高度、球的初速度、过网高度、时间、距离等参数的分析、推导,获相应的关系式和球飞行的轨迹方程,并应用该关系式,以有关男子排球运动员的身体条件、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位移速度水平等指标的研究结果的数据为例,确定2人接发球的接发球运动员的合理位置,探讨我国男子排球运动员2人为主接发球阵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男排前 8名 ,均采用了以 2人接发球为主的阵式。 2人接发球的优点 ,一是由于进行了分工 ,提高了攻与防的效率 ;二是适应了新的发球规则。为此 ,通过建立发球与接发球的多种参数间的关系 ,探讨我国男排运动员采用 2人接发球的可行性。具体步骤是 :(1)分析发球的各种参数间的关系。以排球为质点 ,设发球点 F的高度为 H1m,球的抛物线轨迹的最高点 0的高度为 H2 m,过网点 W的高度为 H3m,点 0离发球点的投影距离为 S1m,球的初速为 V m/ s,初速方向与水平夹角为 θ,球从发球队员触球到落地的时间为 Ts(从触球到接发球队员…  相似文献   

7.
1863年诞生现代足球运动时,出现的第一个战术体制十分简单,即采用19阵式(除守门员外,一名后卫和九名前锋)。其后,苏格兰人为了不断地填补场上出现的空位,合理经济地使用力量,采用了118阵式,这样诞生了中场队员。1870年英格兰人在118阵式的基础上,改进为127阵式,其中七名前锋中,有三名中锋,两侧各有两名边锋,两名前卫不仅要充当第一道防线,还要成为补充的攻击力量。但是,苏格兰人又重新赶到  相似文献   

8.
接发球技术即一传技术,是排球整个攻防体系中的开始环节,也是最基础、最重要的环节。把接发球分为基本技术和接发球配合技术两个部分进行阐述,针对如何提高接发球的到位率、调整好接发球的角度、控制好接发球时的力量等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了具体的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鲁冶杯”国际女排邀请赛中,美国女排只用三个人接发球,而美国男排,众所周知只用两人接发球。从排球技术发展的眼光看,这是很有意义的。其意义首先在于这种安排可以提高一传水平,而更重要的是可以促使场上队员分工更加精细,从而全面提高整个攻防水平。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5人、4人、3人接发球一传优缺点和各种发球落点的基础上,指出3人接发球比4人、5人接发球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并对三人接发球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杨恩平 《辽宁体育科技》2007,29(5):55-57,60
通过对世界女排3人接发球一攻阵形分析,探求女排3人接发球阵形运用现状。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杨昊与加莫娃在本届奥运会女排比赛和决赛中的技术统计资料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女排主攻手杨昊与俄罗斯女排主攻手加莫娃在发球、进攻和拦网得分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中国女排强攻不强的弱点仍是中国女排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女子排球队比赛能力现状与提高对策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和统计等方法,对中国女子排球队2005年失利的7场比赛进行详细统计分析,认为:1)中国女子排球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进攻结构和防守体系不合理。2)中国女子排球队今后在调整队伍和配备场上阵容时,应充分考虑影响进攻结构的3个主要因素:保证进攻点的多样化;合理分配每个进攻点的进攻比重;提高每个进攻点的进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对2008年我国高水平排球后备人才训练营的女排比赛的进攻技战术效果进行技术统计、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青年女排强攻不强、技战术运用不合理是制约我国排球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就存在问题和差距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旨在为今后我国女排在世界比赛中再铸辉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第13届世界女子排球大奖赛总决赛中国队比赛情况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2005年第13届世界女子排球大奖赛总决赛中国队5场比赛的技术数据的统计,运用对比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女子排球队在决赛中的表现;同时,通过对前4名队伍中新人在比赛中的技术统计数据的比较,得出了前4名队伍中新人之间的差距,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第28届奥运会中国女子排球队得失分情况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通过对2 0 0 4年第2 8届奥运会女子排球比赛中国女子排球队8场比赛得失分情况的分类统计,运用数理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探讨了中国女子排球队在进攻、拦网及发球得失分方面与其他各队相比的优势和差距。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排球意识的形成过程及其在训练和比赛中的意义,提出了在技术训练过程中,必须同时进行排球意识的培养,才能把学与练,用与变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参加2005年大冠军杯女子排球比赛的各国球队的得失分情况进行分类统计,旨在从中找出中国女子排球队在进攻、拦网及发球得分能力方面的优势和差距。  相似文献   

19.
运用录像观察法、文献资料法、统计法以及比较分析法,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女排与外国女排的8场比赛录像进行技术统计和分析,找出中国女排在技战术上的优势与不足,旨在为中国女排今后的训练、比赛及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参加2010年女排世锦赛中国女排11场比赛的得失分情况进行分类统计与比较分析,探讨中国女排在扣球、拦网及发球方面与对手之间的优势和差距,以期为今后中国女排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