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世纪80年代世界近代化潮流中,青年从政的"清流健将"陈宝琛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法律、著译等方面针砭时弊、求真务实的改革观以及在当时士大夫中具有领先的思想水平.表明陈宝琛是一位能高瞻远瞩、与时俱进的开明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和洋务改革思想家。  相似文献   

2.
清末内阁学士陈宝琛被降职闲放福州家乡25年间,创办和领导了福建近代第一批大、中、小学,是福建近代教育的主要奠基人。他在数十年的办学和为官历程中,形成了自己颇具特色的教育思想。本文对陈宝琛崇尚实学,培养有用之才;提倡东西方文化交流,主张洋为中用;重视师范教育,强化教有管理等思想和业迹,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论述,同时也指出其教育思想的保守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陈宝琛是清末清流派代表人物之一,曾任溥仪的老师。1882年他出主江西乡试,不久诏命为江西提督学政。在江西其问,陈宝琛重视教育、严肃考纪、举拔贤才,对当时江西的士气学风的好转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他关心时政,敢于直谏,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在清末官宦中颇具影响。  相似文献   

4.
陈宝琛是同光派中福建诗人的代表,他的诗歌思想主要表现在对清王朝前途无可奈何的哀叹、社会动乱的深切忧虑;他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他对韩愈、王安石两种不同诗歌风格的学习和吸收,由此我们看出陈氏诗歌的文学史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陈宝琛在“闲放”家乡福建期间,于1896年到1909年创办近代新式教育的业绩。文章从陈宝琛躬行新式教育实践入手,探讨其实践的特点,对今天的启示及办学实绩产生的原因,并对陈宝琛近代新式教育实践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6.
陈宝琛与漳厦铁路的筹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清朝末年福建筹建漳州到厦门铁路的始末。作者从漳厦铁路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筹建的?福建士绅为什么公举福建籍清朝官员陈宝琛为闽路总理?陈宝琛受命总理福建铁路事宜后,如何确定路线、制定章程、聘任人员、募集资金等几个问题来阐述的。本文对陈宝琛在筹建铁路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作了比较符合历史实际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欧洲近代的“开明君主”改革和法国的启蒙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8世纪,欧洲的一些君主为了适应当时国内形势的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他们或公开打着法国启蒙思想家提出的“开明君主”的旗帜,或表面上反对启蒙思想而在实际行动中则以启蒙思想为指导,所以这些改革被称为“开明君主”改革。当时较为名的奥、普、俄三国的改革。  相似文献   

8.
清初启蒙思想家在封建制逐渐解体,资本主义萌芽潜暗长的社会转折时期,提出适合时代需要的社会改革思想,它包括代表新兴市民要求的经济改革思想,富有民主色彩的政治改革思想和“立天下之法”的法律改革思想三个方面,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刘东丽 《学周刊C版》2019,(16):110-110
在对中学生进行教育阶段中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关键的一个课程,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需要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水平,同时还要让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展现在社会改革中,且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中。本文根据对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改革与培养学生能力进行了整理,从而总结出中学思想政治课中的不足,为了有效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实质性,从而对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改革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在观念、内容、方法和体制等方面进行创新。传播学中有关受众的经典理论可以为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掌握学生的心理,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课程改革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中学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入手。分别从它在现实环境的运行中在教材改革、教法改革、课堂教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思想政治的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一些拙见。  相似文献   

12.
马腾  杨延圣 《文教资料》2009,(26):191-19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课堂,在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关键是把握好科学性原则.本文作者从分析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作用出发,对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中贯彻科学性原则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对从邓小平的整个理论体系中归纳、提炼出的若干渐进改革思想进行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揭示了邓小平渐进改革思想的深刻内涵及对中国改革的独特指导意义和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改革的思维取向和价值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既是指导改革的重要理念,又是改革的基本目标。就当前情况而言,在改革的思想保障上,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确保改革的人本方向;在改革的方法选择上,完善工作方式和工作思路,在体制转型、机制转轨中实现以人为本;在改革发展的基本要求上,全方位多层面把握当前的社会矛盾,在改革中落实以人为本;在改革的价值取向上,从解决民生问题的现实要求出发,在改革中体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在观念、内容、方法和体制等方面进行创新.传播学中有关受众的经典理论可以为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掌握学生的心理.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课程改革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周恩来的教育改革思想主要有以下内容:第一,教育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旧教育思想、旧教育制度、旧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对高等学校教育结构的改革;对办学体制的改革;倡导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中小学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相结合的改革。第二,教育改革应遵循的方针原则是:要稳步前进;要有重点的进行,不能齐头并进;对我国的旧教育要在批判中继承;对外国的教育要在借鉴中创造  相似文献   

17.
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教学思想的转变、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诸方面的改革是重要内容.重点对有机化学教学中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石鸥 《教育研究》2005,(9):28-30,9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在于传播新的理念、新的文化、新的行动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以下问题:有些课程改革过于形式化,有些人对课程改革的理解过于理想化,有些人割裂了课程改革和传统教育的关系。教育理论工作者有责任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对课程改革提出恰当的思想及其思想批评。  相似文献   

19.
当前,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尤其是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有了明显变化。如何真正贯彻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思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广大语文教师所关心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小学教学改革入手,浅析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高校改革中,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的改革是先导,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因此,我国高校改革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必须在教育观念、管理体制、学科结构、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首先,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其次,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