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注重教育性别公平,必先实现教育机会性别均等。我国现行教育机会性别均等政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性别偏好。我们要将社会性别平等意识纳入教育政策主流,重新审视、修订和完善教育机会性别均等政策,为实现教育性别公平做出切实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学校教育中存在着性别不平等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机会不平等、教程过程不平等、教育结果不平等等方面.通过分析造成这些不平等的原因,提出了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创造相应的社会环境、提高性别理念和意识、改革教育模式与方式、实施课程改革等实现性别公平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英国在教育公平政策的目标追求上经历了从教育机会公平到教育结果公平的转变。从教育结果公平的视角来说,英国教育存在:贫富社会阶层之间教育结果的不公;男女性别之间教育结果的不公;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绩落后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英国政府以政策文本的形式为推动力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政策改革与调整:颁布国家课程,建立全国统一的评价标准;将学校功能延伸至社区,改造薄弱学校,最大限度地减少家庭出身与背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对贫困家庭的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有针对性地支持,努力实现基于结果的教育公平与均衡。  相似文献   

4.
一 教育公平是教育的社会理想和教育政策的追求目标,它的真正实现必须是教育普及和质量提高的统一.人们对教育公平问题的认识是:对每一个社会成员提供相同量与质的教育;不论民族、性别、社会背景、家庭出身和个人条件,每个社会成员接受教育的机会相等;人人有机会获得同样的社会地位、职业和收入;教育结果相同.然而,个体的遗传差异是不可回避的事实,社会阶层的差别不可能很快消失,教育结果的相同更是不可能的,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福利,对它的享受需要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参与.教育公平是整个社会进步过程中的社会的相对公平的一部分,过分强调"公平"实际上是不现实的.  相似文献   

5.
推动基础教育均衡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举措.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经历了从个人公平到国家公平、从优先发展到均衡发展、从机会公平到质量公平、从入学机会的显性公平到教育过程和结果的隐性公平、从物质公平到精神公平的变迁.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实现质量均衡,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完善义务教育经费转移支付制度,提倡基础教育发展的积极差别政策和横...  相似文献   

6.
社会公平与教育机会均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立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从理论上分析了社会公平与教育机会均等二者的应然关系,从现实中考察了社会公平的目标追求与教育机会在区域、阶层和性别上严重不均的矛盾,提出了公平与效率兼顾、层次推进的发展思路,以及采取差异策略,促进地区之间的教育机会均等;扶持弱势群体,促进阶层之间的教育机会均等;制定鼓励性政策,促进不同性别之间的教育机会均等的操作策略.  相似文献   

7.
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当前,在高等教育领域,人们将较多的关注投向了主要包括由于地区差别、城乡差别、阶层差异、性别差别、民族差别等社会原因而造成的教育机会不公平,而对于高校内部的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不公平研究较少.文章主要分析了高等教育过程和结果的各种不公平现象,总结其原因,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旨在进一步推进高校内部的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阶段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公平主要表现在地区不公平、城乡不公平、性别不公平和阶层不公平.造成这一事实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教育资源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传统文化因素、社会阶层因素等方面.促进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高校广泛参与,从政策、经济、制度、法律、管理等方面加以保障.  相似文献   

9.
入学机会在香港虽早已普及,但这并不代表香港中小学教育是公平的。为了检视香港教育公平的实践,本文回顾了香港回归后与教育公平有关的教育政策争议,从学童的性别、贫穷家庭子女、特殊学习需要学童、少数族裔学童、新来港与跨境学童等几方面剖析了香港中小学在教育公平方面的实施情况,并就探讨香港教育公平课题提出了进一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教育公平被视为实现社会公平的最重要的手段,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以正义的教育制度作为根本保障,在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遵循程序正义的原则,最后实现教育公平,进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11.
对OECD关于教育公平问题的政策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当前教育公平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来自历史与现实的挑战,如社会经济背景、性别、少数民族等;另一方面是来自当前及未来的新型挑战,如数字化、终身学习等给教育公平带来的新挑战。实现教育公平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OECD提出了一些实现教育公平的政策路径,以推动教育公平美好愿景的实现。这些也为分析和研究我国的教育公平问题带来了许多新的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男女教育机会公平是教育和谐发展的重要指标,消除课程和教学中的性别不公平是实现男女教育平等的重要标准。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主要课程,其高度浓缩的主流社会性别文化是其他学科难以比拟的,本文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存在的性别倾向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性别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关于构建教育公平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吴德刚 《教育研究》2006,27(1):38-41
教育公平是指教育机会起点上的公平。促进教育公平的意义在于消除由于性别、种族、社会地位、区域等差异带来的不利影响,使每一个人都得到最基本的受教育机会。构建教育公平机制需要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相协调;需要教育的均衡发展,特别是要加强义务教育、农村教育、少数民族教育、幼儿教育、女性教育、特殊儿童教育等;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需要适合的、有效力的、稳定的、可操作的法制保障;需要教育经费向重点难点倾斜,完善招生就业制度,规范收费等方面的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世纪以来,山西基础教育在性别公平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读书无用论"的思想观念、以"城市取向"的教育政策和以"升学为目的"的人才培养模式等,正成为新一轮制约山西省基础教育性别公平向前发展的屏障.因此,为了保障我省在基础教育阶段性别公平方面继续向前发展,就需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政策保障、经济支持、教育援助和职业引导等方面提供相应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1972年<教育修正案第9条>的颁布为美国性别公平课程的建构奠定了重要的法律基础.美国政府和各种组织确立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改变女生在数学、科学和体育等课程中的不利处境,并开发出了专门的性别公平课程.重视性别平等教育立法和经费保障;注重性别问题与种族、收入水平等问题的交互作用;性别公平课程的建构与实施一体化,是美国建构性别公平课程的主要经验.但美国建构性别公平课程的模式尚需进一步改革,<教育修正案第9条>所确定的平等理念也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英才教育的产生历史的批判与反思,探讨教育机会三部曲——入学机会公平、就读优质学校机会公平和教育过程参与机会公平来实现整个社会的教育机会公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我国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实现教育公平的最大化.政策取向的不平等、教育投入的不平等、学校资源占有的不平等、学生家庭社会地位及经济条件的不平等等诸多因素,均影响我国教育公平的实现.要实现我国教育公平的最大化,必须逐步缩小乃至消除这些不平等因素.  相似文献   

18.
就近入学政策作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教育政策,其目的旨在方便公民子女入学,遏制不合理的择校现象。"教育公平"作为该政策的核心诉求,主要通过教育机会公平补偿来实现。但是在政策目标、政策执行和政策效果上预设的公平没有很好地实现,并引发了实施这一政策的不公平现象。本文通过对就近入学政策的非公平性分析,探寻走出不公正困境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教育公平一直是各国教育家致力探索和研究的问题.我国的典型困惑主要在于教育机会提供、教育资源配置以及学生发展等方面虽然表面平等,但细究则存在很多不公平现象.如何走出困惑,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除了改革教育政策、合理配置资源、因材施教之外,最根本的出路还在于发展经济,消除人们之间经济和社会地位的不平等现象.  相似文献   

20.
吴德刚 《山东教育》2006,(7):125-126
教育公平,是指教育机会起点上的公平,而非结果上的公平。促进教育公平的意义在于消除由于性别、种族、社会地位、区域、宗教等差异给受教育者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使每一个人都得到最基本的受教育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