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绿色课堂的内涵绿色课堂是指在“绿色思想”的指导下,从课堂的各个环节着手,协调平衡各种主客观因素,以促进学生自由、主动、健康发展的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绿色课堂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内涵。它以“绿色思想”为指导,以创建自由、本真的环境为目标,以学生自由、主动、健康发展为根本。绿色课堂创建之若干理念(一)价值观:学生本位。绿色课堂是一种“有人”的课堂环境,它以学生为本位,在设置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力求与学生互通互融,打破原来的隔离,并力求彰显每一位学生的个性,让环境在每一位学生那里都具有特殊的意义,产生…  相似文献   

2.
对学生的评价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教师在评价学生方面,存在诸如评价方式单一、没有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评价对学生造成的影响认识不到位等问题。文章从课堂即时评价、作业评价、期末评价三角度重新认识评价的作用和对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促进新课程改革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作者近年来的课堂教学实践,提出以提 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堂过程性评价,是实施科学课 堂中“微观”精准教学的需要。课堂过程性评价以学生“言之有 理”为依据,通过设计评价内容,依据水平量规,开展多元评价,实现课堂精准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可谓一场“哥白尼式”革命,即教学逻辑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了以“学生为中心”。人工智能赋能正在这一逻辑转换中展开:在教学设计阶段,助力精准识别教学对象、分层设计教学目标、有效供给教学内容;在教学实施阶段,支持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和深度学习;在教学评价阶段,推动循证教学评价、全面教学评价以及精准高效教学评价的开展。需要警惕人工智能的“技术利维坦”问题,如人工智能可能削弱教师教学的主导性、阻滞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加剧校际数字鸿沟等。对此,需要全面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整合优化思政课教学内容、健全智能思政课教学的保障体系,以实现人工智能时代思政课混合式教学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由于中职学生数学基础差等原因,导致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效果较差,教学目标难以达到。为改变这种局面,采取合适的教学目标、教学手段、让学生“做数学”、创造适合职教的评价体系、展示数学的应用之美和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等策略,对于打造有效的数学课堂,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结构化课堂深度学习提出的创新观点,以思维的结构化助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促学生终身成长。课堂特质,以“主问题主目标”为整体导向,“层级问题”为转换中枢,“多元评价”为自身调整方向。形成线上线下以“读写”为贯通的三种课堂教学模型与实施策略,并通过学生成果反观线上结构化教学指向的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7.
朱益湘 《教师》2013,(17):101-101
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发展参差不齐,人才培养模式各不一样。部分专业课教师对专业理论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课前准备不充分、不到位。存在学生评价方式单一,课堂效果和教学效率低等较多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分析过程性评价的教学评价,以此提高专业课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8.
“双减”政策聚焦学校主阵地,旨在通过高质量课堂的建构,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积极向好的教育生态背后,是“双减”政策实施以来课堂教学的逻辑转换,即教师教学观念从“工具理性”转向“价值理性”、教学内容从“惰性知识”转向“价值性知识”、教学过程从“以教促学”转向“以学定教”、教学评价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与此同时,学校办学中好的经验也不断传承,表现为“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立场矢志不渝,践行教材“教学性”的逻辑永不停止,走强调“学业质量”的道路坚定不移。为保障“双减”政策有效落实,需明确基础教育定位,奠定“双减”赋能前提;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把握“双减”重点理念;落实教育评价改革,聚焦“双减”推进关键;加强教育制度建设,保障“双减”切实着陆。  相似文献   

9.
合作教学是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简单地说,“合作教学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合作教学已被广泛应用于大中小学课堂,对改善课堂内的环境心理氛围,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的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其实  相似文献   

10.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思政课中的运用有利于突破传统分科教学的局限性,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综合化,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对跨学科教学实施效果的评价应立足于课堂本身,以课堂观察为主要形式,通过建构“四维”量表,围绕目标设定、内容安排、过程把握及学生参与四个方面实施全面、详细的过程性评价,激发教学评价活力,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1.
本以建构主义理论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为背景,从以教师为主导进行“情境”创设,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协作”学习,以课堂为阵地进行“会话”商讨,以创新为目标进行“意义建构”四个方面探索了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逻辑讲解传授式的教学过程转变为通过情境创设、协作学习、问题探索、意义建构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2.
王艾 《现代语文》2006,(4):104-104
有疑问的课堂是流动着智慧的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走入新课程,执教于高中,更应该将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探究能力作为教学重点。老师更多的不是各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而是备本课可以有几个切入点?学生有可能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在出现的问题中哪些是主干、哪些是枝节?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没有学生的问题、学生的见解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向,这节课就算备得再好,也是不叩自鸣之钟。  相似文献   

13.
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是21世纪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教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通知》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教学中科学的应用评价将创设积极互动的课堂情境。促进对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和对教学的改进。  相似文献   

14.
课程改革要求:进行教学改革,倡导合作性教学,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主动、探究、实践、积极体验、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 “课堂合作性教学”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优化认知结构、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而展开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5.
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布卢姆说:“如果不想在不甚重要的事情上浪费时间和精力,那么明确地确定教学目标,是至关重要的。”此言说得极是。不过学生毕竟是学习的主体,倘若没有学生的积极配合,所拟定的目标再科学、再明确,也是达不到预定的目的的。那么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来实施教学目标就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我们认为,围绕重点、针对难点、扣住疑点、抓住妙点来设计提问,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智能行之有效的方法。课堂提问被称作教学的“常规武器”,这个比喻生动地道出了它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怎样更好地发挥这“…  相似文献   

16.
差异教学是实现中小学课堂优质教学的重要途径.为促进每一位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需要对学生学习的相关情况进行评价.差异教学采取课前、课中以及课后三个教学环节的评价,分析差异教学评价体系的结构要素,建立差异教学评价体系,并运用布鲁姆目标分类、SOLO层次分类法、DOK模型、整体评价、弥散型评价以及LPQ学习过程问卷等方法对学生的学情、认知目标、高阶思维、学习共同体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评价.中小学课堂差异教学评价要正确认识课堂教学中差异与公平的关系,以促进教学中个体人的发展为根本目标,形成具有差异教学典型特征的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策略主要涉及准备、行为、管理、评价等方面。确定教学目标应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师应成为课程研发的主体。教案应并行设计“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由以学科为本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课堂管理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对问题行为的处理要以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新课程要求建立发展性教学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18.
爱国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水平有着重要意义。但由于爱国诗词教学的内容、形式、评价标准、教学时间等限制,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教学目标落实不到位、评价方式单一、教学模式缺乏互动与创新等情况。基于此,文章以“翻转课堂”为重要依托,在分析爱国诗词教与学现状的同时,找到实施翻转课堂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进而探究翻转课堂在小学爱国诗词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主要以“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理念为指导是一种以评价一堂好课为核心,以传授书本知识为重点,以认知、理解、巩固书本知识为规范程序,以考试为唯一评价手段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评价目的的单一-做结论、分等级,为奖惩教师提供依据;同时评价内容片面-基本知识技能成绩即学生考试分数;评价标准模糊-缺乏明确的评价标准;评价对象被动-评与被评的关系;评价效果差-不利于全体学生共同发展,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通俗地说就是要“用教材教”,而不要“教教材”.在日常的新授课教学中,往往由于不能正确领会、把握教材,致使课堂教学总有“教不到位”、“目标达成率不理想”等缺憾.这种贻误最佳新授课教学时机的做法,势必造成要用课后大量的时间、精力来弥补课堂45分钟的损失.在这里,笔者以自己一节新授课的主要教学过程为例,与大家探讨对这一节课的领会与超越.[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