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新闻理论滞后甚至脱离新闻业界实践的根本原因是其自身还没有找到科学的研究方法,理论的建构不但缺乏业界实践成果的提炼,更没有根本方法的方向性指引。广泛深入探寻新闻理论研究方法,尤其是建构其"元方法",使新闻理论实现自身价值、走向成熟,是新闻学学科建设的重要课题。这种建构围绕"实践性"与"人学性"及其相互作用这个核心,设定其"元方法"的本质内涵,使新闻理论研究在方法论的层面"有章可循",为新闻学发展奠定学理基础。  相似文献   

2.
加快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的知识体系建构,关涉许多基本问题。其中,“建构立场”与“建构目标”是事关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出发点与归宿点的重要问题,具有特别的地位和意义。文章认为,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建构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基本理论立场;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是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过程中的根本价值立场。建构比较完备的、符合时代特点的(新闻学视野中的数字新闻时代)新闻学知识体系,是建构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基本学术目标。为新闻教育、新闻教学、科研实践服务,为新闻实践活动服务,为新兴环境中的新闻业发展服务,以新闻方式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发展服务,是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实践目标。  相似文献   

3.
站在新闻学本体论的高度,在世界新闻实践的平台上来审视中国新闻学时不难发现,中国新闻学理论研究大多徘徊在新闻学的外围或边缘,主要表现在:中国新闻学在实践与人学上的双重无意识。当代中国新闻学,无论是理论体系,还是学科体系,其建构视域多是局限在事  相似文献   

4.
理论联系实际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之一,也是一切理论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新闻学研究要理论联系实际,不仅是新形势下繁荣我国新闻学研究,开掘理论深度,提高研究水平的需要,而且也是推动我国新闻事业发展,发挥新闻学理论指导作用的迫切需要。要做到这一点,并非轻而易举。 正确理解新闻研究的“理论联系实际”,不能狭隘理解“新闻实际” 在我国新闻界,存在着“理论研究落后于实际”,“理论和实践结合得不够”的说法。具体表现为:一是新闻采编播人员重视实干,不关注理论的探讨;二是从事新闻理论研究和教学的人员深入实际不够,对当前新闻实践了解不深不透,表现为某些研究内容脱离实际,与新闻现实脱节,  相似文献   

5.
公共新闻学(Public Journalism),又被称为公民新闻学(Civic Journalism),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美国,是新闻界面对当时社会的批评和信任危机而提出的一种理论。在美国,公共新闻学曾被称为“美国新闻理论的第三次革命”或“第四种新闻理论”,但由于其与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客观性相矛盾,在经历了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最初几年的辉煌后,目前受到许多学界和业界方面的质疑。因此,对于公共新闻学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有再思考的必要。  相似文献   

6.
粉碎“四人帮”三年来,新闻工作在不断发展进步。实践终将推动理论研究的发展,近来关于新闻学理论问题的议论也多起来了。尤其引人注意的是不少新闻业务机关开始注意新闻理论研究,这使我们对新闻学的发展平添了极大的希望。这是新闻学得到了较多的承认的一种表现。原来,新闻学作为一门科学似乎不那么被普遍承认。在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教育工作者中都曾有过“新闻无学”的观点,有的甚至断定新闻学不可能形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这是可  相似文献   

7.
伍静 《新闻知识》2007,(5):60-62
1978年以后,改革开放的大环境改变了我国新闻学的命运,新闻学是一门独立科学的呼声伴随着业界“新闻改革”的口号此起彼伏。就新闻学界来说,这种呼声既是其内部为确立学科地位而产生的必然诉求,同时也是对当时亟需学理支持的新闻改革实践的一种“同声相应”。  相似文献   

8.
关于新闻学的主要概念——“新闻”的界定过去大半个世纪在中国的学术语境中都没有发生变化。将属概念界定为“报道”,使新闻的定义常识化和操作化,因为这个概念缺乏理论系谱和脉络的支撑。新闻的属概念完全可以有更多元的理解。从报道主体、受众认知和媒介呈现等方面,可以把新闻的属概念界定为信息生产、知识型和景观呈现,这些属概念联结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知识社会学和现象学等一系列理论脉络,可以有力地支撑新闻学由规范性学科走向探索性科学。常识化的知识体系折射出“新闻学的贫困”,对新闻属概念的重新界定有利于全面审视新闻学的本体论和认识论,激发新闻学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9.
伍静 《新闻知识》2007,(5):60-62
1978年以后,改革开放的大环境改变了我国新闻学的命运,新闻学是一门独立科学的呼声伴随着业界“新闻改革”的口号此起彼伏。就新闻学界来说,这种呼声既是其内部为确立学科地位而产生的必然诉求,同时也是对当时亟需学理支持的新闻改革实践的一种“同声相应”。[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在新闻传播领域,百年来,无论是在学界还是业界,从来没有停止探索如何为公众更好地服务.从自由主义到新闻客观性,历史的脚步停在了“公共新闻学”,迫切想要营造全民参与的氛围,从推动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到推动整个社会的进程.而群辩式新闻节目是公共新闻学的一次新鲜尝试实践,以抛砖引玉之势开拓国内公共新闻学的发展大道.  相似文献   

11.
由于近年来新闻工作的自主性和权威面临着来自新闻业内外的严重威胁,新闻业如何建构自身的边界业已成为西方新闻学界关心的话题。"边界工作"概念被学者们引入新闻学研究,成为分析此类现象的理论资源。边界工作揭示的其实是一个局内人的视角,即在一个新的媒介生态中,新闻职业群体如何通过特定的话语策略在边界竞争中维护自身的职业地位。本文主要对这一理论概念在新闻学研究中的应用作一梳理,概述其研究进展,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在中国新闻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闻学原理建构的宏观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新闻学研究中,出现了建构理论体系的尝试。研究者们试图通过理论体系建构,来明确新闻学科的内涵,巩固新闻学科的学术地位。本文以新时期全部三十部新闻理论专著与教材为研究对象,对十八年来(1979-1997年)中国新闻学原理建构的历程进行了全面考察。作者认为,新时期中国新闻学科的理论体系建构经历了“党报”本位、“新闻事业”本位、“新闻”本位三个研究阶段。在不断返回学科本位的过程中,这些建构已取得了明显进展,其中有关新闻活动和新闻规律的探讨正在展开  相似文献   

13.
发展新闻实践亟需发展新闻学的建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敏 《现代传播》2006,(4):40-42
中国发展新闻实践呼唤发展新闻学的建构。中国发展新闻学研究应该具有发展的、开放的视野,应该以中国新闻具体实践为对象,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在全球化和在新的信息技术条件下,在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跨文化传播等多重语境下研究和推进。中国发展新闻学的研究贴近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贴近中国新闻理论和实践的历史和现实,对中国新闻事业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建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1918年,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发起创建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后改为“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这是中国第一个系统讲授并集体研究新闻学的团体,开创了中国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的先河。蔡元培的新闻实践远不止集中在北大新闻学研究会,其新闻实践和新闻思想体系非常丰富,然而,正如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学历史系教授魏定熙所说的那样,“蔡元培对于现代中国新闻学发展的贡献,尚未作为一个问题被整合进入其思想史中”。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新闻学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新闻史、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其中,每一个分支学科都包含着丰富的内容,都有着许多专门的学问。有人说:“新闻无学”,这显然是没有多少道理的,不能令人信服。但新闻学也确实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影响力、包括对其他相关学科的影响力、对新闻主管部门和决策层的影响力、对新闻业界的影响力、对教学对象的影响力,等等。新闻学每一个分支学科的研究者,在学术上大致都是有所侧重的。一个人一生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在研究中有所侧重,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才有望达到精和深的境界,并不断形成自己的有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6.
由新闻学关键词看新时期新闻理论的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关键词可以说是特定话语价值取向的凝结 ,是语言实践过程中的纲目、骨骼。从一定意义上看 ,我国新时期新闻理论的变迁集中体现在人们对新闻学关键词的思辨、讨论和表述等语言实践中 ,表现在关键词的变化上。于是 ,考察新时期以来新闻学关键词的兑演 ,就可以透视新时期整个新闻理论乃至社会文化思想的变迁。新时期我国新闻学处于理论体系建构的探索过程中 ,确乎经历了一个由“党报”本位、“新闻事业”本位向“新闻”本位的转向。但从另一方面看 ,我国新时期新闻理论又在这种转向过程中 ,在“党报”本位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积淀有一种理论结…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核心是它的理念部分,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观包括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和其他经典作家关于人类新闻传播现象,新闻传媒生产、流通、消费行为,无产阶级政党同实际工作、同人民群众、同大众传媒关系的主要观点。所谓理论和科学,是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知识体系。新闻学的学术源泉来自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传媒产业。新闻教育推动了这种学术的转化和普及,新闻研究则加速加深了这种转化并使其不断趋于完善,使之上升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一百余年来,新闻学走过了一条从术到学渐次建构的路程。  相似文献   

18.
“新闻理论体系”问题正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持续到目前的学术热点问题。这个问题背后的动力机制是对传统新闻理论建构方式(自然思维方式下的板块式模式)的不满和对更具普世性、学理性和逻辑性的新闻理论体系的追求。目前这种探索主要体现为直接使用传播学的结构性、过程性思维来建构。这种探索的路径固然有其启发的意义和价值,但却容易模糊新闻学本身的学科特质。依据新闻学主体性、理想性、实践指向性的学科特质,本文认为新闻理论的核心部分应包含新闻本质论、新闻关系论、新闻理想论三大部分。  相似文献   

19.
标题是新闻写作脱离传统文章形式、渐趋独立的重要标志。考察20世纪以来中国现代报刊新闻标题的发展演变,清晰可见我国新闻学、新闻写作的演化进程。尤其是80年代以来报纸媒介娱乐新闻标题的发展演变几个阶段的种种现象,可以感受到大众传媒发挥自身社会娱乐功能的自觉,以及传媒市场化进程中娱乐新闻标题演变所呈现的文化逻辑。我国新闻学理论建构初期,就非常重视对新闻标题的研究。1919年出版的徐宝璜的《新闻学》,其中立专章论“新闻之题目”,提出新闻标题的目的是“便利阅者”、“引人注意”,尤以“题目如编辑得法,应为新闻之结晶,以少数…  相似文献   

20.
人们常说:“剧本、剧本,一剧之本”。教材也可称之为“教学之本”。上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叶春华撰写的《报纸编辑(修订本)》(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在我国新闻学教材改革方面,可以说是作了一个带有开拓性的尝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新闻学科本来就是一门应用学科,理论理应联系实际,理应注重应用。但是,我国高等院校现有的新闻学教材,其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情况。这是因为,撰写新闻学教材的,有为数不少的同志自身缺乏新闻工作的实践。再加上新闻学教材较长时期来一直短缺。“求”过于“供”,人们难免“饥不择食”,遂使这个矛盾长期掩盖着而得不到解决。随着新闻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新闻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