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历史分析等方法,对《饮冰室合集》中梁启超"尚武"思想的产生背景进行了分析,并深入解读了梁启超"尚武"思想的内涵:尚武精神源自"进化论"与"周易"思想;"尚武"精神是衡量民族强盛的重要标志;身体强健是优秀的"新民"必备素质之一;"尚武"的精髓在于发展身体和精神并维持和助长其人格精神;体育教育是培养"新民"尚武精神的途径与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饮冰室合集》中梁启超"尚武"思想的当代意义:强化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关乎国力的强盛;有助于重新审视学校体育的出发点与归宿点;提倡学校体育中的"三力"教育;提倡青少年学生注意劳逸结合。  相似文献   

2.
梁启超的体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超提出德育、智育、体育为教育上缺一不可之物。他站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立场,提倡尚武精神,宣传卫生保健教育,以改善民族的体质和精神面貌。梁启超的体育观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与体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梁启超之『尚武精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民族史学、体育史学、体育理论等多种学科原理,结合文献资料、背景分析、综合分析法等,对梁启超尚武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内容以及梁启超对中国尚武精神流失原因的分析等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1.甲午惨败成了士人开始新觉醒的一个转机,整军经武、尚武爱国成为时代强音;2.梁氏所言之"尚武",其要旨是在文化精神层面;3."国势之一统"、"儒教之流失"、"霸者之摧荡"、"习俗之濡染"是梁氏对中国尚武精神流失的四大总结.  相似文献   

4.
裴斯泰洛齐是世界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实践家和改革家.他一生致力于人类的教育事业,提出了德、智、体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裴氏体育思想是其和谐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全部才能和潜能获得的基础.其体育思想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教学心理化"的体育原则;裴氏"要素体操"体系的制定;体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思想.裴氏体育思想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对欧美各国的学校体育改革产生很大影响,对现代学校体育教育仍具有较大的启发和教益.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寻孔子体育审美教育思想,挖掘其现实意义,采用文献资料法,发现孔子的体育审美教育思想蕴涵在他对理想人格的建构中,表现为:"勇者不惧"的美育标准、"礼乐相辅"的美育手段、"文质彬彬"的美育要求、"修身为本"的美育途径。孔子体育审美教育思想对现实的意义可归纳为:赋予了体育审美教育的伦理内涵,有利于建立一个理想的秩序化社会;赋予了体育审美教育的政治意义,有利于培植"济世忧国"的体育精神;赋予了体育审美教育的生命关怀,有利于体育的生活化。  相似文献   

6.
"经世致用"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有深厚影响力的人文思想,具有理性、功利、实用的基本特点,潜在引导并规范着我国近现代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经世致用"思想对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有益影响表现在:普及了近代学校体育的运动竞赛活动;促进了近代学校体育教育环境的形成;活跃了体育思想与理论的研究;深刻影响着近代学校体育教育思想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对吴蕴瑞与袁敦礼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前提出的"心身一统体育教育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其内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与"全脑体育教育思想"做一比较研究,探索现代体育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8.
顾拜旦体育思想的教育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是顾拜旦体育思想的核心,其体育思想中的运动参与精神、竞争奋斗精神、"费厄泼赖"精神和爱国主义、"和平、友谊、进步"的国际主义思想具有特殊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9.
约翰·洛克的体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体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健康之精神寓 于健康之身体;体育是教育的基本要素;体育锻炼和健康教育相结合;创立"绅士体育"的特殊理论。最后对其体育思 想作了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专家访谈、文献资料等方法,厘清高校思政及体育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女排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出发,从理论到实证展开研究,尝试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体育教学的融合机制。提出以"女排精神"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着力点,弘扬"女排精神"和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明晰远景规划和利用现有资源相结合;创新重建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结合政府相关教育部门的政策措施。旨在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  相似文献   

11.
颜元的体育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学校教育培养的人才应是德、智、体三位合一和相互促进,提倡"动"以致强,文武兼备的教育主张,颜元的体育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与体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启蒙思想家严复先生的教育理论及"鼓民力"体育思想进行梳理,明确了"鼓民力"在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实现国家富强之目的中的重要作用.严复的"鼓民力"体育思想,开创了中国体育的新纪元,开启了体育研究之先河,促进了近代学校体育的形成,其体育思想中的精髓对推动我国现代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现代学校体育呼唤"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教育与体育体制的改革带来了学校体育教育思想的演进和发展,随着传统"生物体育观"在学校体育发展中的淡出,学校体思想进入了"人文体育观"的全新时期."以人为本"的人文体育理念体现对人的关怀,倡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当前新一轮学校体育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14.
张汇兰是我国近代女子体育运动的倡导者和推进者,倡导"女性取向"的体育思想,注重发挥体育的教育功能,反对"选手体育"、推广普及化体育思想.她认为:提高"女子体育专家"素质是发展女子体育之根本,主张加强女子体育教育,并呼吁成立全国女子体育组织.张汇兰女子体育思想对中国近代女子体育的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进作用,对当今中国女子体育进一步发展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和高校体育教育思想的发展方向。重视"终身体育"思想和重视体质健康的教育模式,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在此基础上,优化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发展不同高校的特色教育形式,完善高校体育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提取散落于文史资料中的近代女子体育教育思想的记录,厘清其价值脉络,为当代中国女子体育教育提供借鉴.研究认为,中国近代女子体育教育思想有:培养贤妻良母;保国强种、救亡图存;强健体魄、关照身心;追求平等的体育权利.上述4种思想中,前两种思想属"保家国"价值思路;后两种思想属"保自身"价值思路,两种价值思路既碰撞,又交融.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分析孔子学院的发展现状与孔子体育思想的传播。主要结论:孔子体育思想中重视对体育道德的规训,轻视竞技的结果,倡导"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竞技精神;主张"张弛有度,劳逸结合"的体育运动理念;体育是"成人"教育的重要环节,倡导"身体、技能与精神"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随着孔子学院的办学从规模化向内涵化转变,孔子体育思想将成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思想的重要代表,在传播孔子体育思想的过程中要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真正展示中华文化的普世价值。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综合约翰·洛克教育理论对中国学校体育影响的前期研究基础上,对洛克的体育教育思想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认为:洛克体育教育思想的主线是"环境教育决定论",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因此,教育对儿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体现了"经验主义的体育哲学观";构建了绅士教育中体育为先的体系;鼓励儿童到户外进行锻炼,按自然要求养护身体;运动技能的作用不仅在于身体健康,还有助于培养绅士的风度等。在从此基础上提出了洛克体育教育思想对我国未来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启示:强化体育在青少年儿童教育中的价值与意义;"经验主义"学说为体育学习提供崭新视角;鼓励儿童进行户外运动;关注青少年学生的身体保健与养护;教学中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  相似文献   

19.
<正>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首要的任务是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的学校体育教育观,这首先要实现"六个转变"。一、转变单一的"增强体质"的观念,重视发挥体育教育"多功能作用"的观念解放以来的学校体育是一种以增强国民力量和培养劳动后备力量为主要目的、以增强体质为中心的教育,可以说是一种以"心身二元论"为主导思想的"身体教育",这种体育教育思想与我国解放后的社会背景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建设要求相适应。  相似文献   

20.
赵广涛 《体育文化导刊》2012,(7):120-122,134
墨家思想提倡博爱和尚同等理念,蕴含侠义精神、体育教育思想、武术思想等。墨家思想中的尚贤尚同、终身教育、言传身教、自我修炼、兼爱互利等思想对现代体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以"非攻"、"侠义"为主题的传统体育是墨家关注的重点,墨家以其深厚的哲学思辨滋润着传统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