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段玉江 《云南教育》2001,(17):41-41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 (试用修订本 )第 72页“图形的认识 (一 )”。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能够辨认这些形体;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直观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   教学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辨认和区别。   教具准备:   1.长方体、正方体的实物及模型。   2.装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各若干个的口袋一只。   3.长方体和正方体图各一个。   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实物,橡皮泥 (或…  相似文献   

2.
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例评析广东深圳市福田区教育局教研室钱灿阳评析园岭小学邓安怡执教教学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现代小学数学”五年制课本第十册第3~5页)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理...  相似文献   

3.
刘燕舞 《湖南教育》2002,(19):49-50
教学内容:江苏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一册第24、第25页。教学目标:学生初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形状,初步了解不同形状物体的特征,并能根据其特征判断各种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能力,以及空间概念。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各种形状的积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不规则形状等),每人一套不同形状的实物图片。教学设想: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上)P32及P33做一做,P36.2教学目标:1.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2.通过拼、摆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3.形成学生初步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初步的空间观念。4.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教师在每个小组的桌上放了一个百宝囊,你想知道里面有什么吗?打开看看。有什么呀?这些东西你在哪儿见过?2.这些东西我们经常见,而且里面还藏着许多数学知识,你想知道吗?犤评…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24~26页例1、例2。教学目的:1 使学生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教学重点: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教学难点:长方体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长、宽、高的关系。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微机及长方体、正方体模型,学生准备自制的长方体、正方体学具。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 长方体有()个面,相对的面面积(),相对的棱长度()。2 正方体有()个面,每个面都是()形,这些面的面积都()。[评:复习旧知少而精,目的性强,…  相似文献   

6.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教材介绍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卢江山西教育301998年第1期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编著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主要内容有:简单的统计(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约数和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第九单元(93页)《统计》第一课时的内容。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学会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了  相似文献   

8.
九年义务教育小数第十册教学问答○唐山市教委/赵中华宋贺彩李连强赵景忠1.义务教育六年制第十册教材与现行统编教材比较有什么变化?答:义务教育六年制第十册教材,将现行统编教材的简易方程移到九册数学,增加了简单的统计(一)与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其它单元...  相似文献   

9.
教学思考: 分类统计是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的教学内容,这是学生第四次接触统计。教材旨在让学生在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中,学习统计表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分类标准下的多样性。教材中的例题呈现了学生感兴趣的动物运动会的场景图,然后教材提出“看了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这样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产生分类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10.
片断一:当主人,收集数据 [关于乒乓球的游戏]玩法是:人站在桌前,让乒乓球从手中落下.在桌上自由弹跳.如果跳进篮筐里.表示命中就得1分.反之则不记分。每人连续投五次,五次投完后,把球给下一位同学。同时,记录员要把小组成员的成绩填到表格中。(游戏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进行)游戏结束后,教师让学生汇报每组每个成员的成绩,并和学生探讨比较小组整体成绩优劣的方法,从而引出平均数,初步领略平均数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11.
彭莹 《江西教育》2000,(9):43-44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九册“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教学目的:能运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课前准备:教具 (多媒体课件 ),学具 (12个 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肥皂、魔方等 )。  教学过程:  师 (指着学生桌上放的肥皂和魔方 ):同学们,你们桌上放的是什么 ?它们的形状是……  生:肥皂的形状是长方体,魔方的形状是正方体。  师:看到这两样东西,你们想知道哪些数学问题 ?  生 1:我想知道哪样东西所占的空间大 ?各占多大空间 ?…  相似文献   

12.
邓飞雁 《湖南教育》2002,(11):46-47
教学目标: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掌握一些数据处理技能,发展统计观念;能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体验数学与日常工作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准备:师生课前进行市场调查,填写市场调查表;每组一份房屋平面图、一张地面装修预算表,一张市场调查表;计算器;自制的课件。教学过程由以下几步组成。一、导入问:假设你们家现在有一大笔积蓄让你自由支配,你想用来干什么?很多人都梦想买一套宽敞的住房,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家。下面邓老师带你们去参观一些非常漂亮的家(课件演示…  相似文献   

13.
春天来了     
年级:小学第四册教学内容:歌曲《郊游》欣赏《嘀哩嘀哩》(人音版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材第四册第一课)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嘀哩嘀哩》,演唱《郊游》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2.在学会歌曲后能跟着老师准确地按音高唱唱名。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郊游》。课前准备:学生收集关于《春天》的各种作品。教学过程:教师活动1.点击课件,播放音乐《嘀哩嘀哩》,迎接学生进教室。2.与学生一起做拍手游戏。3.谈话引题:春天在哪里?大地的景象有什么变化?1.引题:这么美的春天,你最想做什么?2.点击课件,播放歌曲…  相似文献   

14.
教 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第23页及练习七中的1~3题。教学目的:知道面和体的区别;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教具: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各3个;大小相等的小正方体8个;大小不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各3张;投影仪或电脑。学具:按教师的教具准备一套(投影仪或电脑除外)。教学重点: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难点:辨认和区别长方体与正方体这两种图形。教学过程:一、分学具,激兴趣1 引入。从提问“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什么图形”引入,并出示实物:长方体…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苏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七单元“简单的统计”(三)——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和用途,感知条形统计图形象、直观的特点;会看条形统计图,知道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学会在有横轴和纵轴的图上画出条形,表示要说明的数据。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数学第八册第84页~第87页教材。教学目标:感受各种计量单位,从生活中体会物质质量的大小、物体的长短、面积的大小、时间的长短,并能进行同种事物计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发展学生估算、测量等技能。教学重点:感受各计量单位的意义。教学准备:每人准备计算器,测出走100米所需要的时间,称出100粒大米的质量,采购两种500克重的物品。教学过程一、联系实际、感受计量单位的意义学生回忆一下已学过了哪些计量单位。(质量单位、长度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单位)1.质量单位师:昨天,老师要同学们准…  相似文献   

17.
教材依据: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情境中,产生统计的需求,探索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并能对统计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活动内容: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教学第十二册第三单元“节约用水”。活动目的:1.通过调查水价、自己和学校每月的用水量及水龙头的数量,使学生进一步学会收集、整理数据及统计的方法;2.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测量、计算水龙头的滴水速度,培养  相似文献   

19.
李剑平 《湖北教育》2007,(12):26-27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十册,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理解了表面积的意义,学会了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后,在第29页安排了这样一道练习题:一间教室的长是8米,宽是6米,高是4米。要粉刷教室的屋顶和四面墙壁,除去门窗和黑板面积25.4平方米,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九义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58~59页,例1、例2,练习十三1~4题。教学目标: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掌握判断的方法。2.知道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3.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讨论,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质数、合数的判断方法。教学难点:理解质数、合数的概念,理解质数、合数、奇数、偶数的关系。教学准备:1.每个学生一张学号卡。2.计算机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质疑,引出课题1.师:你们的学号卡上的学号都是什么数?生:自然数。师:请学号是偶数的同学起立。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