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博洛尼亚进程中俄罗斯学位制度改革的两难境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洛尼亚进程中,建立清晰、易读、可比的学位制度是欧洲国家的重要目标。俄罗斯曾因其独特的学位制度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独树一帜。随着2003年加入博洛尼亚进程,俄罗斯学位制度改革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一方面要按照博洛尼亚的要求建立三级学位制度,另一方面又有来自国内决策、社会、高校等多方面的压力,使得俄罗斯的整个学位制度改革步履维艰。  相似文献   

2.
博洛尼亚进程中,建立清晰、易读、可比的学位制度是欧洲国家的重要目标。俄罗斯曾因其独特的学位制度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独树一帜。随着2003年加入博洛尼亚进程,俄罗斯学位制度改革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一方面要按照博洛尼亚的要求建立三级学位制度,另一方面又有来自国内决策、社会、高校等多方面的压力,使得俄罗斯的整个学位制度改革步履维艰。  相似文献   

3.
欧洲传统的学位制度非常复杂,阻碍了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博洛尼亚宣言后,欧洲绝大部分国家进行了学位制度改革,建立了双层学位制度,并重视博士学位教育和尝试联合学位,制定了备层学位教育的框架标准。改革中,学位制度走向基准、注重质量,学科交叉、联系市场,合作培养、面向国际,极大地促进了欧洲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有助于提高欧洲高等教育竞争力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4.
2010年不仅是欧洲“博洛尼亚进程”目标的实现年,也是“欧洲高等教育区”Ⅲ正式启动的年份,标志着厉行10年的“博洛尼亚进程”基本实现了其最初规划——师生流动性、学历学位互比性以及高等教育的质保性。  相似文献   

5.
国际范围内,学位互授联授已列入高校的战略规划,在类型上倾向于学位互授,在层次上因国家或地区而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我国学位互授联授现状表现为合作类型以双学位为主、合作性质以学分互认为主、合作模式以双校园为主、合作方向以单向输入为主等特点,面临着“输出”、体制与政策等方面的困境,应通过打造具有中国风格的学术话语体系、建立与学位互授联授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在“新工科”及我国优势学科专业等领域开展学位互授联授、与更多国家和地区签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建立“一带一路”学位互授联授质量保障体系等路径推进学位互授联授。  相似文献   

6.
"博洛尼亚进程"目的在于通过资源整合在欧洲实现高教一体化,这个进程始于由29个国家签署的《博洛尼亚协议》。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博洛尼亚进程"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一项举措。学位体系变革是"进程"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改革,尽管对这个进程存有不少质疑,但欧洲各国仍积极推进,因为"博洛尼亚进程"已经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7.
硕士生教育是欧洲博洛尼亚进程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10年来,在博洛尼亚框架下,各缔约国大力推进硕士生教育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多数国家完成了学位法律制度的修订和完善,学位授予标准更加明确,学位类型向纵横两方面发展,招生选拔制度逐步确立,国际化程度大大提高,校企合作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8.
博洛尼亚进程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欧洲高等教育改革重大举措的博洛尼亚进程,即欧洲高等教育区建设进程,是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和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的背景下产生的.它以建构欧洲高等教育区为目标,旨在加强各成员国之间高等教育的可比性和兼容性,增强欧洲高等教育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提高欧洲高等教育的质量,重塑欧洲高等教育的辉煌.1999年6月,欧洲29国教育部长共同签署<博洛尼亚宣言>,提出建设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具体构想、行动纲领和工作计划.其后,经过历次会议特别是5次部长峰会的评估和改革,逐步形成"学位体系建设、质量保证、学位互认、促进流动、联合学位、终身学习、社会维度和机会均等、提升就业力、全球化背景下的欧洲高等教育"等新的行动目标,并在学制改革、质量保证、学分互换、学位互认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2007年的伦敦会议明确提出,要建设"全球化背景下欧洲高等教育区".从<索邦宣言>欧洲高等教育区的设想到EHEA的形成规模,从当初的4个发起国到现在的46个成员国,博洛尼亚进程走过了10年,其内容不断丰富,目标日益完善,原则广受认同,且一直处于发展、改革和完善之中,致力于协调进程在各国实施进度的差异、保持进程趋同化发展中的多样性、寻求不同民族和国家在区域性合作和竞争中的平衡.  相似文献   

9.
博洛尼亚进程中意大利高等教育学位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以两个层次为主的学位体系"是"博洛尼亚进程"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为融入欧洲高等教育区,继续推行高等教育自治和克服传统高等教育学位制度的弊端,意大利政府在<博洛尼亚宣言>颁布后实施学位制度改革,引入了"3+2"双层学位制度.本文在分析意大利实施学位制度改革的背景与动因的基础上,阐述了其改革措施、改革成效、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以期对我国高等教育学位制度改革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0.
自1999年开始的博洛尼亚进程是在整个欧洲范围内进行的一场高等教育改革活动.欧洲各国期望采取一种多边合作的方式,通过提高欧洲整体的高等教育水平来提高各国的高等教育质量和国际吸引力,这推动了致力于欧洲整体高等教育改革的博洛尼亚进程的不断发展.博洛尼亚进程通过推动欧洲范围内高等教育人员的流动.并实行学分转换和学位互认等政策推动了欧洲范围内知识的传播和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虽然这一进程仍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这一进程对增强欧洲高等教育的竞争力仍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1999年博洛尼亚进程的启动是欧洲现代教育发展史上最重大事件之一。以后每两年举行一次部长级会议。十年来,博洛尼亚进程在推进欧洲高等教育区建设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成果,学位结构呈现趋同性,欧洲学分转换和累积系统得到普遍推广,逐步建立国家高等教育资格框架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促进学生流动。2009年4月,欧洲46个博洛尼亚签署国在比利时鲁汶大学举行部长级会议和"2009博洛尼亚政策论坛"。鲁汶会议提出了体现社会维度,保证学生享有公平的机会和完成学业,推进终身学习,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等欧洲高等教育区下一个十年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2.
霍影 《高校教育管理》2014,(6):108-112,127
研究生教育及其学位制度的国际化程度是衡量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考评因子之一。在分析我国当前研究生国际化教育在修业年限、学位证书、资助渠道以及国际交流四方面不足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博洛尼亚进程中欧洲高等教育区在以上四方面的先进经验,得出下阶段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工作应侧重"拓展学位授予类别,接轨国际修业年限;提升合作交流层次,完善留学资助制度;规范学位证书项目,接轨国际体系标准"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徐贞 《文教资料》2011,(2):123-125
俄罗斯现行的学位制度历经了相当长的时间发展而成,曾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独树一帜。在加入博洛尼亚进程后,俄罗斯学位制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文章在梳理俄罗斯学位制度发展历程的基础之上,分析了加入博洛尼亚进程后,俄罗斯现行学位制度改革的现状及利弊。  相似文献   

14.
挪威签署《博洛尼亚宣言》后,加速了高等教育质量改革,建立了新学位制度。其改革既有高等教育体制本身的原因,又受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及国际化的影响。其发展有着自身的特点,有助于系统地提高挪威高等教育质量与推进其国际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法国现行高等教育学制及近期的文凭和学位制度改革,说明其改革背景.为提高国际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欧盟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成员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共同圈".法国作为欧盟的轴心国,积极主张协调统一欧盟高等教育学制,并于2005年秋季在大学开始全面实施新的欧洲高等教育学制.本文还就中法两国高等教育学历和文凭的互认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6.
“博洛尼亚进程”的背景、历程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博洛尼亚进程"是在欧洲政治经济的一体化、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和欧洲跨文化学习和研究的背景中产生的,也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最重要、涉及面最广的高等教育改革,是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进程。其前期准备、初步探索、正式启动三个阶段以及布拉格会议、柏林会议、卑尔根会议以及"伦敦公报"等历程显示,"博洛尼亚进程"的发展趋势是进一步完善三级学位制度、加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促进学历学位相互承认,力争在2010年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实现欧洲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17.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5,(5):123-126
捷克为推进博洛尼亚进程,在学位结构改革过程中建立了"3+2"级学位制度,并在资格认证、教学质量评估等方面作了相应变动。由此丰富了原有学位结构,促进了捷克高校内部的变动和发展,高等教育质量得以提升,国际间的交流协作进一步深化。但在取得这一系列改革成效的同时,因传统教育理念和原有学制的阻碍,新学位制度受到了相当部分专家学者的质疑以及有关课程重组、教学质量评价等具体问题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以德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中的几次重要变革为中心,追溯了德国高等教育学位制度六百多年的演变历程。从中世纪大学建立之初的多层次学位教育,到洪堡改革后19世纪学位教育的单一化和统一化,再到20世纪90年代“博洛尼亚进程”中多层次学位体系的重新建立,德国高等教育学位制度紧随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迁,不断地发生着调整、更新和改造。  相似文献   

19.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浪潮中,学位互授与学位联授是当今各国大学国际化办学的选择之一,其发展动力更多地来自于提高教育质量的追求。学位互授联授项目的学科分布在西方国家和亚洲国家都呈现出商科与工科占优的趋势。反观本土,国内大学开展学位互授联授项目则面临着制度差异、学分互认、学位授予和管理协调四方面的挑战与障碍。  相似文献   

20.
随着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的发展,作为"博洛尼亚进程"签约国之一的俄罗斯的高等教育体系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为了与欧洲的教育体系接轨,俄罗斯恢复了硕士培养和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硕士学位在当今已经逐渐成为俄罗斯高等教育学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断得到公众的认可,成为与俄罗斯传统的专家学位并列的另一高等教育学位体系中的第二级学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