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万生彩 《山东教育》2007,(7):123-124
不和谐的家庭,给儿童的心理和人格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而和谐家庭能给儿童提供社会生活知识及技能、道德规范、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良好环境。和谐家庭应是生活气氛宽松民主,家庭取向健康积极,成员之间互助奉献、和睦友爱、尊重理解、宽容信任、和谐发展、充满活力的新型家庭。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2.
家庭气氛是家庭教育中一种重要的环境因素,对于每个家庭成员都起着无形的作用,特别是对身心都处于迅速发展的孩子来说更具影响力。家庭气氛主要是由家长人为地进行调节的,因此,家长有责任、有义务为孩子营造民主和谐、求知进取、情感沟通等良好的家庭气氛,发挥家庭气氛的隐形教育作用,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细胞”与整个“肌体”息息相关,每个“细胞”和谐了,“肌体”才会和谐。家庭和谐了,社会才有可能和谐。 家庭和谐与家庭教育紧密相连。父母最大的愿望是看到孩子健康成长,成人成才。孩子成长的状况牵动着父母的心,也直接影响着家庭气氛和谐与否,进而影响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4.
在幼儿园中,有的孩子喜欢独来独往,在生活中只考虑自己,很少想到别人。他们与合群的孩子形成明显的对比:缺乏热情、活泼。这样的孩子在长大后,很难与人合作,很难适应社会。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倍加关注这类孩子,认真研究教育方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使其健康成长。一、创造优良的家庭环境是预防的基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不合群性格往往是由于家长的教育方法和家庭环境的不和谐形成的。家长在家庭中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良好的家庭气氛主要表现在全家和睦相处上:大人关心孩子,子女关心长辈…  相似文献   

5.
谈到孩子的学习,不能不涉及家庭的基本气氛问题。由于孩子学习的时间长达十几年,而且家长对孩子学习的指导往往是在家庭日常生活中进行,因而决定了适合孩子学习的家庭基本气氛必须是淡泊而和谐的,简洁而艺术的。无论教育目标多高,要求多严,学习内容如何丰富,都必须简洁、和谐、淡泊,否则就无法持久。水是淡的,惟其淡才能长久饮用;米面也是淡味的,惟其淡,亦才成为人的主食而一生不厌。大醇大味的东西谁也不可能一日三餐、享用一世。家庭教育时间长,如果教育调门高,能持续多久呢?教育气氛太浓,或频繁说教,谁能受得了?家长常常在嘴里重复着对孩…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对子女的教育是非常成功的,其主要经验有:要有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庭气氛;要以平等、友好与尊重的态度对待和教育孩子;要把疼爱与严要求相结合的基本方法贯穿于子女教育的方方面面;要坚持育人为主,智育为中心的全面提高孩子们素质的教育原则。  相似文献   

7.
3、错误的教养态度与评价方式。 大量的教育研究与实践表明,中小学生自卑感的形成除了自身因素外,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成人对他们所持的错误态度与评价方式。主要表现在: (1)父母在言谈行为上不尊重孩子,使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缺乏民主和谐的交流气氛和关心爱护的精神满足。 生活中,有些家长不是想方设法去培养和维护孩子的自尊心,而总想在孩子面前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遇事非但不跟孩子商量,还往往要设置许多违背孩子身心发展的清规戒律,孩子稍有不从或不合自己的要求就不问清红皂白地予以指责,甚至打骂体罚。这种居高临下、缺乏平…  相似文献   

8.
1.幸福家庭的经历。家庭是孩子的依归,一旦家庭有所动摇,孩子情绪会变得不稳定、坐立不安、容易生气、甚至神经质。我们应该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气氛,使孩子在充满爱和关怀的环境下成长,让孩子感受何谓幸福家庭,并了解父母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只有家庭的和谐,社会才能和谐!而家庭的和谐重在关爱孩子。让孩子幸福,让孩子快乐,让孩子健康成长,是我们每个做父母的心愿。构建和谐的家庭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需要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要付诸行动。在我任教班级中据我了解有好几位家庭已经破裂,父母们对孩子的管教存在很大的漏洞,孩子的学习、行为都较差,在班级中也不太活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教育孩子时,你采取的是哪种方式?是一项独有?还是综合兼备?1.民主式。表现为父母与子女和睦相处,互相信任,鼓励、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呈现出平等、和谐、民主的家庭气氛。  相似文献   

11.
家庭气氛对一个人各方面发展重要性,尤其体现在心理发展上,而人格是个体心理面貌的集中反映。为揭示其重要性,结合已有相关研究,从人格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学业成就水平这两方面来探讨家庭气氛与人格的关系。发现和谐的家庭气氛对培养良好的性格、对健康的心理和高学业成就水平都有相当积极的作用。从中思考并归纳总结出营造良好的家庭气氛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的气氛直接影响孩子的发展.家长应把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作为促进孩子发展的大事来做。本文就良好家庭氛围的创设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3.
“后进生转化”是学校教育中的永恒课题,也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从多年的工作中我体会到,要使后进生发生转化,必须注意谈话方法。1.要创设和谐的谈话气氛。班主任与后进生谈话应创设一种和谐的谈话气氛,我觉得,不管是环境气氛还是学生的心理气氛,在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中都起着“催化剂”的作用,气氛的浓与淡、好与坏,会使谈话产生迥然不同的效果。和谐的谈话气氛能消除学生因谈话而引起的紧张情绪和戒备心理、防御心理、抵触心理、恐惧心理,能促进师生之间感情的交流。和谐谈话气氛的创设首先要求班主任对谈话有…  相似文献   

14.
一、对孩子们别出心裁的想法,要给予积极的鼓励赞赏与配合,千万不可压抑打击。二、积极引导和鼓励孩子提问,并因势利导,抓好启蒙教育。三、要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良好气氛,使孩子们在良好的集体氛围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四、培养孩子的荣誉心理,使他们懂得自尊,启发他们不断提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与看法。五、启发并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想像力和自信心。六、鼓励孩子对事物进行新的不断探索,不停留在已知的门槛边而裹足不前。七、不恐吓孩子,不禁锢孩子的智力思维活动,尽量消除孩子没必要的恐惧心理。八、善于倾听孩子的诉说,捕捉他们的内心…  相似文献   

15.
在现实生活中,夫妻离异是造成单亲家庭的主要原因。一般而言。父母之间互相关爱、理解、宽容、相亲相爱,则生活其间的孩子大都性格开朗,性情温顺,志趣广泛及至于情绪能力的发展较为正常。相反,经常生活在不和谐家庭中的孩子.则又会处在战战兢兢、惶恐不安的环境气氛中。  相似文献   

16.
一、家庭是孩子尊重教育的启蒙基地人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因此,父母要努力创设和保持一种和谐愉快、互相尊重的家庭氛围。幼儿在这样的家庭中才会感到受到尊重.得到爱心的熏陶,萌发自信心、上进心,才会尊重父母、尊重他人,  相似文献   

17.
芳草 《家庭教育》2000,(3):43-43
家庭教育持续的时间比较长,而且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因而决定了家庭教育的基本气氛必须是淡而和谐、简洁而艺术。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不少家长把教育气氛弄得很浓烈,调子弹得很高,结果,孩子和家长都身心疲惫,破坏孩子的自然成长规律。  相似文献   

18.
翁晖亮 《山东教育》2003,(23):127-127
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良好的家庭气氛主要表现为全家人和睦相处,父母关心孩子,子女照顾长辈,彼此互相关心。切忌以孩子为中心,处处围着孩子转,让孩子凌驾于父母之上。当然,家长也要尊重孩子,切忌随意训斥打骂,要让孩子在互敬互爱的家庭气氛中成长。此外,家长要教育孩子对邻居和客人热情、谦虚、礼貌。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当了27年班主任,走访过上百个家庭。家庭环境对未成年孩子的影响,我有很深的认识和感触。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土壤,在健康、和谐的家庭气氛中长大的孩子,一般性格开朗,积极向上,懂礼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在不良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  相似文献   

20.
时下,不少年轻父母为了使自己的孩子健康聪明,煞费苦心地购买营养补品让孩子服用,结果却收效甚微。与其买补品,还不如给孩子创造一个欢欣愉悦的家庭环境。家庭和睦是孩子最好的“补品”。心理学研究表明,从小就生活在气氛紧张的“缺陷家庭”中的孩子,智商一股较低,而且存在不少心理问题;而生活在恩爱和睦家庭中的孩子,不但心理比较健康,而且智商也较高。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对4000名独生子女调查发现:家庭气氛和睦、常有笑声相伴的家庭,孩子的智商都比不和睦家庭孩子的智商高。研究人员认为,提高儿童智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家庭气氛活跃,会使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