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检测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发作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87例冠心病患者应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进行24h监测.结果:检出SMI 643阵次(78.6%),有症状心肌缺血175阵次(21.4%);心肌缺血发作时间高峰在6:00~12:00,这期间检出SMI 407阵次(63.3%);SMI快频率依赖54例占62.1%.结论:冠心病患者SMI发生率高,有极大危险性,DCG对SMI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较高,为目前较理想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动态心电图(DCG)也称Holter心电图,是一种可以在活动的情况下长时间连续记录心电活动的方法。特别有助于心律失常的诊断。我院于1995.7~1999.3月,对500例患者进行了24hDCG观察,现报道如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与心律失常的关系。费料与方法将襄樊市中心医院住院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80例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DCG)检测,并把同期门诊诊治的高血压前期且伴有头晕心悸的3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检测。结果高血压组DCG除2例外均有心律失常发生(98%)。结论: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易发现心律失常。对高血压患者而言,在有效控制血压的基础上,防止左房左室扩大,改善心肌供血状况,是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充血性心力衰竭时极易合并定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与这类病人的猝死有直接关系。对此类病人是否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用抗心律失常药的指征是什么?多年来临床上存在着争议。本文回顾性分析115例住院病人的资料,结果表明:使用心律失常药组住院期间猝死率明显低于未用心律失常药(P<0.05)。作者以这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病人应综合判断,合理使用抗心律失常药。  相似文献   

5.
我们统计了内科1982~1987年住院冠心病患者494例,除8例因病历未找到剔除外,其中并发心律失常的117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和窦性心动过缓及窦性心动过速均未统计在内),心律失常占冠心病的四分之一左右。说明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是常见的多发的,是临床值得重视研究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选择年龄在55~85岁之间的138例初诊为冠心病的病人,进行CDE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并进行对照,以CAG诊断结果为标准来评价CDE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138例临床初诊为冠心病的患者,经CAG检查明确了105例冠心病的诊断,其中74例经CDE检出室壁运动异常,且主要出现在室间隔和左室前壁,而左室下壁及后壁出现较少;CDE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4.76%、81.82%。结论CDE对诊断冠心病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尤其是当病变累及左前降支及其分支时,但对左旋支及右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乙胺碘呋酮(胺碘酮)是一种疗效显著的抗心律失常药,现将治疗观察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共选择患者58例,其中冠心病并心律失常32例;心肌炎并心律失常19例;风心病并心律失常4例;肺心病兼冠心病并心律失常3例。年龄:60岁以上12例,40~60岁33例,20~40岁10例,15~20岁3例。心律失常类型:室性早搏25例,结性早搏5例,房性早搏8例,心房纤颤20例。  相似文献   

8.
快速心律失常性心肌病是由于长期心动过速引发的心脏扩大和心功能不全 ,类似扩张型心肌病[1]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及国际心脏病学会 (WHO/ISFC)分类将其列为未分类型心肌病 ,其特点是一旦心动过速得以控制 ,原来扩大的心脏和心功能不全可部分或完全恢复正常但导管射频消融术 (RFCA)根治这一类型的心肌病的诱因 -心律失常 ,对该型心肌病治疗有极大的临床价值。护理上应特别注意病人的心理问题 ,及时给予必要的支持、调解、疏导 ,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病人按预期恢复健康。现将我科 10例快速心律失常性心肌病RFCA手术前后病人的心…  相似文献   

9.
从50例DCG检查看时间医学在临床中的重要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动态心电图(DCG)对50例心脏病患进行检查,分析其心脏事件在一日4个时段中发作的规律,找出其频繁发作的时间段,以证明中医关于时间医学理论的正确性及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178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观察其心律失常类型及基础疾病。结果 178例患者中房性早搏47例,占26%;室性早搏29例,占16.3%,窦性心动过速38例,21.3%,窦性心动过缓27例,15.2%,其他还有心房颤动、心房扑动、预激综合征。常见基础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肺源性心脏病等,其中冠心病47例,占23.3%,高血压34例,占18.6%肺心病33例,占18%。结论老年人心律失常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窦性心动过缓及窦性心动过速等,诱发病因主要有冠心病,高血压及肺心病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出血对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测定了43例脑出血病人的QT离散度并与对照组比较.同时将脑出血死亡组与存活组以及脑出血合并冠心病组与无合并冠心病组进行比较.结果:脑出血组Q-Td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脑出血死亡组Q-Td显著大于存活组(P<0.01);脑出血合并冠心病组与无合并冠心病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Q-Td可作为评估脑出血者病危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而无论其有无基础冠心病存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参仙升脉口服液对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症状的疗效研究。方法:对50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随机抽样分成两组,服用参仙升脉口服液组(34例)及对照组(16例)。治疗组给予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4周,并进行动态心电图跟踪;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并进行动态心电图跟踪。结果:参仙升脉口服液可明显提高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率12次/分以上,总有效率达9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结论:参仙升脉口服液是较好的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药物。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CHD)是严重威胁老年人(65岁以上者)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已成为发达国家的首要死因,近年在我国有明显的增加趋势,常伴有心律失常、心衰,死亡率较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是目前冠心病诊疗中最为积极和有效的方法之一,属有创性诊疗,故存在一定的风险.而通过积极有效的心理、基础护理对老年CHD的介入诊疗效果以及预后将获得积极的效果,就其心理护理体会作以下介绍.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是心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尤以室性期前收缩多见,往往需要长期药物治疗。目前,临床应用的抗心律失常以西药为主,常规应用抗心律失常在治疗同时又会引起严重不良反应,患者不易耐受。笔者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血脂异常 ,因为它在早期几乎没有任何感觉 ,它的发病过程非常缓慢 ,但它却与许多疾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 96名高脂血症的病人进行观察研究 ,探讨体育锻炼对血脂的影响。研究对象为 96名高脂血症病人 (来自我院体检中心 ) ,排除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 ,平均年龄 4 5± 2 .3岁 ,均为男性。(1)将入选对象随机分为三组 :运动组、口服降脂药物组 (口服药物为辛代他汀 10mg ,每晚一次 )及对照组 ;(2 )运动组为平均每周运动时间 6 - 7次 ,每次运动时间为 1- 2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脂蛋白在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本次研究中选取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50例(合并组)单纯冠心病患者50例(冠心病组),另外选取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患者的脂蛋白水平,同时对3组患者的冠脉进行造影.结果:合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冠心病组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载脂蛋白A1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低于合并组与冠心病(CHD)组(P0.05),而合并组显著低于冠心病(CHD)组(P0.05);合并组和冠心病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合并组又明显高于冠心病组(P0.05);合并组和冠心病组的载脂蛋白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合并组和冠心病组之间比较无差异性(P0.05).结论:载脂蛋白A1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等检测指标可以为判断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Osthol,Ost)的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方法:采用氯仿、氯化钙诱发动物室颤,肾上腺素诱发动物心律失常试验,给予不同剂量Ost观察其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效果。结果:Ost 20,10mg.kg~(-1)ip对氯仿诱发的小鼠室颤具有保护作用,Ost 10,5mg.kg~(-1)iv对5%氯化钙140mg.kg~(-1)iv诱发的大鼠室颤均有明显的预防作用,Ost 50mg.kg~(-1)iv能明显延长肾上腺素(AD)75μg.kg~(-1)iv诱发家兔心律失常的发生时间,并缩短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结论:蛇床子素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18.
心房纤颤(AF)是常见心律失常,其发生率仅次于窦性心律失常和期外收缩,占第三位。正常人群中,房颤的发生率为0.4%,有心脏病人中约占4%,而心脏扩大并伴有心衰病人中约40%。AF影晌患者心功能,增加脑卒中的发生率和住院次数,故AF的治疗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热点。最近AF的非药物治疗领域取得可喜的成绩,本文就AF介入治疗作一简要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浆脂蛋白(a)[LP(a)]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2011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心内科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203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非冠心病组(n=49)和冠心病组(n=154),其中冠心病组分为冠状动脉单支病变组(n=40),双支病变组(n=46),三支病变组(n=68).测定患者空腹血浆LP(a)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LP(a)水平与冠心病及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患者血浆Lp(a)水平较非冠心病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冠心病组患者的冠脉病变支数越多,差异越明显.Gensini评分与血浆LP(a)水平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Lp(a)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及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在临床上对血浆LP(a)水平高的患者应高度重视,及早给予强化治疗.  相似文献   

20.
心律失常是心脏直视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中瓣膜置换术后心律失常更为多见。我院开展心脏瓣膜置换术23例,其中17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持续时间不等,护理人员针对心律失常的原因进行了严密观察,积极护理,使病人心律失常得到及时纠正,使病情转危为安,恢复了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