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问题1钢铁表面的电解质溶液呈碱性时,会不会发生吸氧腐蚀?答案是"会".钢铁只要暴露在空气中且表面附有水膜,就一定会发生吸氧腐蚀.大家之所以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与教科书里关于电化学腐蚀类型的分析、描述不全面有关.我们知道,钢铁不管是发生吸氧腐蚀还是析氢腐蚀,负极的电极方程式都是Fe-2e^-=Fe^2+,当电解质溶液中H^+浓度很大时,正极反应以H^+得电子为主:2H^++2e^-=H2↑,而H^+浓度较小(溶液酸性不强)时,则以溶解氧得电子还原为主:O2+4e^-+2H2O=4OH^-.  相似文献   

2.
对铁的吸氧腐蚀演示实验进行了改进和补充。采用手持技术,设计了3组对比实验,利用氧气传感器和压强传感器测定实验过程中氧气浓度和压强的微弱变化以及吸氧腐蚀中溶液pH的变化。结果表明:铁的电化学腐蚀是一个缓慢的氧化过程。酸性较强条件下以析氢腐蚀为主;在中性条件下发生吸氧腐蚀;在弱酸性条件下,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是同时发生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手持技术探究三种不同介质中铁的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借助氢气、氧气、温度以及pH传感器,便捷、直观地测定实验过程中氢气、氧气、温度和pH的变化过程。实验数据表明:强酸条件下以析氢腐蚀为主;中性条件下发生吸氧腐蚀;弱酸性条件下,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是同时发生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中专工科非化工专业有关教材中钢铁腐蚀的两个问题进行了析疑.笔者认为:(1)钢铁在潮湿空气里,当电解质溶液即水膜显酸性(pH≈4)时,不是析氢腐蚀,而是有氢离子参与反应的吸氧腐蚀;(2)钢铁在高温度下与氧气直接反应引起的腐蚀属于电化腐蚀,而不能作为化学腐蚀的实例.  相似文献   

5.
犤案例犦片断一:师:3×1你用了哪句口诀?生1:三一得三。生2:是的。这里应该用“三一得三”,刚才1×3是用“一三得三”,那3×1不就应该用“三一得三”吗?我认为我们在发明口诀时,少发明了这一句口诀。师:真不简单,生2又发明了一句口诀。你们觉得它放哪儿合适呢?生3:我也感觉少了一句“三一得三”,就把它放在“一三得三”的下面吧。(师板书。)师:那3×2用哪句口诀呢?生4:这里也少了一句“三二得六”的口诀。……师:请同学们自己把黑板上的乘法口诀读一读。(学生读口诀。一会儿,生4举手想发言。)生4:老师,太多了,我想是不是可以减少点?师:可以…  相似文献   

6.
师 :下面我们学第五自然段 ,首先我读一遍 ,大家看我读得怎么样。(教师读 ,有意不读出重音和语调。)师 :我读得好不好 ?生 :好 !师 :好吗 ?多数学生小声说 :“不好。”师 :不好吗 ?(同学们你看我 ,我看你。有一部分学生在窃窃私语。)(评 :学生对教师提出的“对不对”、“好不好”之类的问题往往不加思考 ,都回答“对”、“好”。这种提问有明显的诱导性。建议教师少用。如果要用 ,再追问一句 ,“对在哪里 ?”“好在哪里 ?”本课教师一连串的追问 ,暗示学生 ,回答问题要动脑筋 ,同时 ,也调动起学生的思维。)师 :这篇课文我们是用“找准重音 ,…  相似文献   

7.
下面是两位教师对教学“一位数乘两位数”(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四册P76~78)一课的不同处理:我采了14个我也采了14个2只小猴一共采了多少个桃?14×2=(个)[案例一]师“:2只小猴一共采了多少个桃”怎样列式?生:14×2。师:14×2的结果是多少?怎样计算呢?生1:14 14=28。生2:1×2=2,4×2=8,合起来是28。师:这儿的1在十位上,表示1个十,应该说10×2=20,4×2=8,20 8=28。师:还可以用竖式来计算。14×282028师:观察竖式,8是怎么得到的?20呢?生:4乘2得8,10乘2得20。师:这个竖式还可以写得简单些(如下)。14×228……[案例二]师:他们一…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四省市教材,第八册,第44页。卜 新课导入: 师:“老师有8个苹果,准备分给2个同学,每人得到苹果的个数要相等,谁会分?”请三个同学上来演不。 提问学生:“你是怎样分的?” 学生答:“把8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得到4个。”内000 0000每人4个 师:“现在老师有2个苹果,也要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能得几个呢?” 学生答:“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得1个。”O白 师:“现在老师只有1个苹果,学,每人平均能分到多少呢?” 每人l个还是要分给2个同个生答:“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得到半 口D Dp 每人半个 师:“如果要把这个苹果平…  相似文献   

9.
电化学知识是中学化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其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能反映出学生对电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关电极反应知识的考查已经成为每年高考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吸氧腐蚀反应的实质,如何推断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来谈谈自己的看法。所谓吸氧腐蚀,是指在中性或极弱酸性的电解质溶液中,发生电化学腐蚀的过程。它的反应实质可以通过以下两个电极反应来表示:负极(较活泼的金属R):R-ne-=Rn 正极:2H2O O2 4e-=4OH-所谓燃料电池,是指燃料与氧气起反应时所产生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一种原电池。只要我们掌握了吸氧腐蚀的反应实质,运用类比、推理便可推断各类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例:据报导,美国正在研究的锌电池可能取代目前广泛使用的铅蓄电池,它具有容量大等优点,其电池反应为:2Zn O2=2ZnO,原料是锌粒、电解质溶液、空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Zn为正极B.负极反应式:Zn-2e-=R2 C正极发生氧化反应D.电解液肯定不是强酸E、正极电极反应式是:O2 4H 4e-=2H2O分析:根据原电池反应的本质,负极金属失电子而被氧化,B项符合,而A、C项不符合;同时,根据电池反应2Zn O2=2ZnO,我们就可以把...  相似文献   

10.
一、案例分析的背景“提问”是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互动式教学区别于灌输式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如今的课堂教学又从教师向学生提问转向学生向教师提问,这是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一大进步。但是不是只要学生提问题,就是先进的教学方式了,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了呢?先请看下面两个教学片断:《群鸟学艺》教学片断:师:我们已预习了课文,现在就把遇到的疑难问题提出来。生1“:唾沫”是什么意思?师:请坐。生2“:根基”是什么意思?师(还是):请坐。生3:群鸟为什么要到凤凰那儿学本领?师(纠正):学搭窝的本领。(接着又一句)请坐。生4…  相似文献   

11.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活动引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少年雏鹰争章”活动有哪些章吗?你得过什么章?生:活动有礼貌章、安全章……我得过文明章、阅读章……师:你真棒!你真了不起!……大家看,这是什么章?(出示课件:“信用章”图片)怎样才能得到“信用章”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八课《讲信用》。(板书课题)2.看课题质疑,探究学习方法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生1:什么是讲信用?生2:为什么要讲信用?生3:怎样做到讲信用?生4:讲信用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那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生1:读课…  相似文献   

12.
师:今天,我们学习《生命的壮歌》中第二则故事——《“生命桥”》。看到这个题目,大家想到了哪些问题?生:题目上为什么要加上引号?生:“生命桥”是一座什么样的桥?生:为什么叫“生命桥”?师:同学们提的问题很有思考价值,请大家先自读课文,看看能不能解决这几个问题。 [评析: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让学生能主动进  相似文献   

13.
师:我这里有一幅小朋友在植树时画的图画,你们从中能知道哪些信息?生1:二班栽了43棵树。生2:一班栽了33棵树。生3:你数得不对,请你再仔细数一数。师:你真会帮助同学。生2:应该是31棵。生4:你还应该说一说刚才为什么数错了?……师:同学们从一幅画中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能不能提出一些问题供大家在一起研究?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再在小组里交流,好吗?班级汇报:组1:我们组提了4个问题,有一个是“三个班比,哪一个班栽得最多?”三班栽了45棵,栽得最多。师:你们组是把4个问题全都汇报完呢,还是愿意给其他组留一些机会?组1:给别的组吧。组2甲:我们…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我在附小听了一位青年老师上的体育课——甩纸炮,我感觉到这堂课的准备活动也可以算是“精彩片断”。首先,教者用“集合歌”集合学生: 师:看谁站得好? 生:我们站得好,谁也不乱跑。师:看谁站得齐? 生;我们站得齐,谁也不乱挤! 于是,学生迅速地进入了教学情境。接着,教者引导学生开展准备活动: ①学鸟飞(关节舒展);由教师示范动作。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88~89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师:小朋友们会唱“新年好”这首歌吗?生:会!师:好,我们一起唱一遍。(师生齐唱)师:唱了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生1:我想到放礼花!生2:我想到请小朋友到我家做客!生3:我想到把教室装扮得更漂亮!师:过新年的时候多数小朋友都会把自己的教室打扮得很漂亮。请看图(课件出示)师:仔细观察装饰图,上面有什么?生1:上面有彩花、彩旗、灯笼。生2:还有小朋友拉琴、跳舞。师:这些彩旗、彩花和灯笼是乱摆乱放呢?还是按一定的顺序摆放?生:是按一定的顺…  相似文献   

16.
<正>一、单元整体导入,学得明白师:今天我们学习第二单元最后一课。这个单元是一个阅读策略单元,同学们回忆一下,这个单元的策略是什么?生:“不回读”。生:还有“带着问题阅读”。师:这些方法都是为了——生:提高阅读速度。师:提高阅读速度是这个单元的策略,咱们前面学过的几篇文章分别有一些具体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原电池这部分的知识抽象、深奥、复杂,不少人学习后仍感到模糊不清,原因是因为只看到了原电池的表面现象,没有把握其本质。为求真正理解和掌握这部分知识,有必要对这一部分内容从不同角度进行“透视”,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一、原电池的原理1.用Zn与稀硫酸反应制H2时,为什么用含Cu的粗Zn比纯Zn反应速率快?答疑纯Zn与稀硫酸反应是化学腐蚀,含Cu的粗Zn在稀硫酸中能形成原电池,从而加快了反应速率,问题在于为什么形成原电池就能加快反应速率呢?这是因为,纯Zn放入稀硫酸中,Zn失电子形成Zn2+进入溶液,Zn片周围c(Zn2+)很大,十分“拥挤”,H+不容易挤到Zn片表面得电子,另一方面,Zn2+与H+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加大了H+到达Zn片表面的难度,所以H+在Zn片表面得电子较难,反应速率较慢。含Cu的粗Zn在稀硫酸中构成原电池时,Zn表面的Zn原子失电子,H+不需在Zn表面得电子,而是在铜表面得电子,分两个地点“办公”,H+得电子十分顺利,加快了电子转移的速率,从而加快了反应速率。2.Cu、Zn稀硫酸构成原电池时,Zn片上会不会放出H2?答疑做Cu、Zn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实验时,通常看到的现象是C...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中专工科非化工专业有关教材中铜铁腐蚀的两个问题进行了析疑。笔者认为;(1)钢铁在潮湿空气里,当电解质溶液即水膜显酸性(pH≈4)时,不是析氢腐蚀,而是有氢离子参与反应的吸氧腐蚀;(2)钢铁在高温度下与氧气直接反应引起的腐蚀属于电化腐蚀,而不能作为化学腐蚀的实例。  相似文献   

19.
【片段1】师:诗中怎样描写“五岭”?生:五岭逶迤腾细浪。师:对“,逶迤”是什么意思?生: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延续不断的样子。师:嗯。“腾细浪”,为什么这样写?生:因为红军不怕困难,五岭山在他们眼里就像小波浪。师:好“,磅礴”是什么意思?生:气势盛大,雄伟。师:对“。泥丸”是什么意思?生:小泥团。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生:藐视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师:该怎样读?谁来试试?(一学生朗读,语速太快)师:语速太快,谁再来读读?(学生朗读,有进步)师:好,我们一起来读。……【片段2】师:课文一开始就是一个传说,刚才你们说得很有意思,你…  相似文献   

20.
教学课时 :三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略 )(点评 :教师将学生汇报的内容 ,用“狭路相逢”归聚起来 ;通过朗读进行回味 ,再现情景 ;引出问题 ,自然提示学习目标 ,体现了施教过程中的“收”。)二、创设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师 :我们首先从字面上看“勇者”是什么意思 ?生 :“勇者”的意思就是勇敢的人。师 :那文中的“勇者”指的是谁呢 ?生 :刘邓大军。师 :“胜”是什么意思。生 :胜就是胜利。师 :同学们理解得十分准确 ,那刘邓大军是如何英勇作战 ,取得最后胜利的 ,同学们想知道吗 ?好 ,我们一起看一看 ! (演示课件 )(点评 :先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