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静态条件下,活性炭纤维毡、粉末活性炭和颗粒活性炭对硝基苯污染废水吸附效果通过实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恒温20℃条件下,振荡速率130r/min,不同吸附剂用量,振荡时间20min时对废水的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在静态条件下,活性炭纤维毡、粉末活性炭和颗粒活性炭对苯污染废水吸附效果通过实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恒温20℃条件下,振荡速率130r/min,不同吸附剂用量2克,振荡时间20min时对废水的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由于存在与温度密切相关的解吸附现象,活性炭中的氡并不是按氡的衰变规律衰减,从而对活性炭测氡结果和活性炭降氡效果产生影响。为了测量活性炭氡解吸附速率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我们设计了一组实验,对不同温度(20℃~120℃)条件下球形活性炭氡的解吸附进行了测量与计算,结果表明:活性炭中的氡仍然以负指数规律衰减,该实测结果与理论计算相吻合;其中氡的解吸附速率(即解吸附系数λ D)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并且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可见,在进行活性炭测氡实践时,吸附了氡的活性炭在测量前和测量过程中一定要进行密封;在使用活性炭作为去氡吸附剂时,活性炭解吸附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Fe/AC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载Fe2+的椰壳活性炭的三维电极电催化氧化法,处理酸性大红3R染料废水来研究Fe/AC催化剂的稳定性,并对Fe/AC催化剂进行XRD表征,进而对Fe/AC活性炭催化剂的性能及形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采用浓HNO3对煤基活性炭进行表面官能团的改性处理,利用Boehm滴定法测定表面官能团对活性炭进行物化表征,并结合PH-pzc及Boehm等表征结果。对吸附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采用活性炭吸附技术,建立了双酚A生产废水的处理工艺,以颗粒活性炭为催化剂,考察了废水初始浓度,活性炭用量,吸附平衡时间,吸附最佳pH值等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50mL的废水,在pH为6,振荡时间50min的工艺条件下,活性炭用量0.12g时,在废水最大吸收波长处,废水A值的去除率为93%以上,改性后的活性炭比没有改性的活性炭的去除率大,由84.47%增加到93.68%。  相似文献   

6.
柠檬酸改性对活性炭吸附氨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了Bothem法及动态吸附法测定柠檬酸溶液浸渍处理活性炭前后表面酸性官能团数量及吸附氨气效果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柠檬酸浓度为40%时,改性后活性炭对氨气的吸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采用活性炭吸附法处理含铬电镀废水,研究活性炭吸附效率及工况参数,得到在一定条件下的吸附最佳PH值、吸附平衡时间、吸附等温方程式及穿透曲线,用氢氧化钠溶液再生处理活性炭能得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橘皮经粉碎、活化、酸洗、干燥制得活性炭,考察了不同碱炭比、炭化温度、炭化时间、活化温度、着色剂对所制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化温度对橘皮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影响最大,正交实验得出的最佳反应条件为碱炭比为3,活化时间为1.5h,活化温度为800℃,炭化温度为550℃。采用浸渍法,喷涂法和二次着色法,以二氧化钛和食用色素作为颜料进行染色,着色后的活性炭吸附性能虽有所下降,但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改性黏土用量、溶液温度、铬离子Cr(Ⅵ)浓度、pH值和吸附时间对改性黏土吸附废水中Cr(Ⅵ)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改性黏土对废水中的Cr(Ⅵ)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其最佳吸附条件为:改性黏土用量50g/L,温度30℃,pH=3,Cr(Ⅵ)质量浓度低于50mg/L,吸附时间30min。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改性黏土用量、溶液温度、铬离子Ce(Ⅵ)浓度.pH值和吸附时间对改性黏土吸附废水中Cr(Ⅵ)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改性黏土对废水中的Cr(Ⅵ)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其最佳吸附条件为:改性黏土用量30g/L,温度30℃,pH=3,Cr(Ⅵ)质量浓度低于50mg/L,吸附时间30min.  相似文献   

11.
碱性品红染料废水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复青 《大众科技》2005,(10):167-168
文章论述了以钢渣为吸附剂处理碱性品红染料废水,考察钢渣颗粒度大小、溶液PH值、温度、固液比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以及吸附等温曲线.结果表明:钢渣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脱色率达97.87%,吸附量可达到42.4mg/g.  相似文献   

12.
以废弃蛋壳为原料,通过煅烧法合成了碳羟基磷灰石。采用红外光谱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碳羟基磷灰石吸附模拟废水中的Ni2+,考察Ni2+初始浓度、pH值、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以及温度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废水中Ni2+初始浓度为30mg/L、pH=7、吸附时间为10min、吸附剂用量为0.08g、温度为35℃时,羟基磷灰石对Ni2+去除率接近100%。  相似文献   

13.
胡群 《科技风》2012,(1):8+12
对采用活性炭吸附法降低含酚废水中CODcr进行了研究,并对各种因素对CODcr的去除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CODcr去除率可达到77.00%。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铜镁铝水滑石(HTLCs)吸附红青莲染料废水的重复利用性。利用煅烧法对HTLCs进行再生,再生后重复利用其吸附红青莲染料废水,试验证明HTLCs是一种高效环保可重复利用的吸附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活化处理活性炭吸附法与硫化物沉淀法对化学实验废水汞去除的效果、耗时及成本。方法:采用Na2S及ZnCl2溶液浸泡活性炭进行活化处理,烘干后以过量加入废水中(pH调至6),搅拌30min后用测汞仪测定终末废水汞含量;硫化物沉淀法将15倍理论值的Na2S投入pH调至为9-10的废水中,待产生沉淀后再向废水加入适量FeSO4。比较两种方法的终末废水汞含量、耗时与成本。结果:活化处理活性炭吸附法的终末废水中汞的含量为(0.0370±0.013)mg/L,硫化物沉淀法为(0.0456±0.004)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方差分析F=4.797,P=0.039);活化处理活性炭吸附法的耗时和成本分别为(69.4±20.7)分钟/升、(3.25±0.78)元/升,硫化物沉淀法耗时及成本依次为(37.9±10.8)分钟/升、(0.98±0.21)元/升,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活化处理活性炭吸附法去除汞的能力较硫化物沉淀法强,两法处理后废水的汞浓度均低于国家规定的0.05mg/L,但前法的耗时及成本均较后者多;两种方法均具有长处,应根据化学实验室废水的成分特点、人力及资金进行综合考...  相似文献   

16.
以落叶松锯末浸提剩余物为原料,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在采用氯化锌法制活性炭,通过正交设计法对活性炭性能影响比较大的氯化锌溶液质量分数、活化时间、活化温度进行了优化。得到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佳工艺条件:氯化锌溶液质量分数20%、活化时间90min、活化温度600℃,利用此条件制的活性炭产品的碘吸附值959.3mg/g;亚甲基蓝吸附值12.6ml/0.1g;得率为54.6%。  相似文献   

17.
潘沛玲 《科教文汇》2009,(12):273-273,282
目的:比较活化处理活性炭吸附法与硫化物沉淀法对化学实验废水汞去除的效果、耗时及成本。方法:采用Na2S及ZnCl2溶液浸泡活性炭进行活化处理,烘干后以过量加入废水中(pH调至6),搅拌30min后用测汞仪测定终末废水汞含量;硫化物沉淀法将15倍理论值的Na2S投入pH调至为9-10的废水中,待产生沉淀后再向废水加入适量FeSO4。比较两种方法的终末废水汞含量、耗时与成本。结果:活化处理活性炭吸附法的终末废水中汞的含量为(0.0370土0.013)mg/L,硫化物沉淀法为(0.0456±0.004)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方差分析F=4.797,P=0.039);活化处理活性炭吸附法的耗时和成本分别为(69.4士20.7)分钟/升、(3.25±0.78)元/升,硫化物沉淀法耗时及成本依次为(37.9±10.8)分钟/升、(0.98±0.21)元/升,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活化处理活性炭吸附法去除汞的能力较硫化物沉淀法强,两法处理后废水的汞浓度均低于国家规定的0.05mg/L,但前法的耗时及成本均较后者多;两种方法均具有长处,应根据化学实验室废水的成分特点、人力及资金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8.
采用聚类分析、战略坐标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的高频关键词进行综合分析,揭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废水处理技术升级和行业政策完善提供参考。我国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当前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其中焦化废水-深度处理-臭氧处理、活性炭-吸附-铬和染料-纺织印染废水-脱色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业链条。芬顿氧化法-微电解等组合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已较为普遍。养殖废水中氨氮、COD的消除研究易随废水处理技术革新演化为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利用微波辐射加热制备了竹质活性炭,并对竹质活性炭进行改性,以竹质活性炭和改性竹质活性炭为吸波材料,利用微波诱导氧化印刷电路板脱膜废水。对比了四种条件下废水的处理效果,考察了常规加热和微波加热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着重探讨了吸波材料的用量、微波功率和加热时间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当使用1 g的改性竹质活性炭作为催化剂,在微波功率为500 W的微波场中加热处理15 min后,预处理废水的COD去除率高达96%。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生物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研究现状、生物吸附的机理,阐述了生物吸附过程中pH、温度、离子强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对生物吸附剂处理含重金属废水研究的应用前景及研究发展方向做了简单的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