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卓越的报刊活动家和新闻理论家,他继承了早期维新派的办报主张并吸收借鉴西方新闻理论的成果加以发挥创造,形成了自己的新闻思想,达到了时代的最高水平.然而,梁启超把新闻自由和平等民权作为振兴国家的工具,对其作为具体的个人权利也很少提及,忽视了对新闻自由观念自身价值的合理性,因而,梁启超的新闻自由思想带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梁启超先生关于新闻舆论监督的思想认为:新闻舆论监督的基本内涵是监督政府:而新闻自由是新闻之所以有监督政府权利的理论根基;要进行好这种新闻监督的职能,新闻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五种基本能力和八种道德品质。[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清末是一个思想激荡的时代,在西学东渐的漫漫长路上,新闻自由的思想随之传入。而梁启超以其办报之多、专论之多、见解之深刻,成为了新闻思想的集大成者。然而,由于时代和梁启超所处阶级的限制,在这一思想之中,存在着梁启超难以逾越的局限:一是他的新闻自由思想内在的矛盾,梁启超始终把自由当成一种手段,而不是当成一种目的;二是梁启超在承认自己的新闻自由的同时,却又在否认别人的新闻自由,使得新闻自由的理念一直处于抽象的境地,难以具体化。  相似文献   

4.
李莉 《新闻世界》2012,(4):152-153
作为中国近代卓越的报人和新闻理论家,梁启超在继承前人新闻理论的基础上,经过27年的办报实践形成了自己的新闻思想,具有较大的进步意义,对当时的报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学界关于梁启超新闻思想的研究已经硕果累累,但多从社会政治角度阐述。本文试图以民本观作为梁启超新闻思想的线索,具体从报刊功能观、自由主义新闻思想、新闻业务、"史家办报"思想四个方面来阐述梁启超的新闻思想中所体现的民本观,以体现其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的忧国忧民情怀。  相似文献   

5.
赵玉岗 《今传媒》2016,(12):146-147
作为近代报刊的集大成者,梁启超在办报实践上获得了非凡的成就,他所提出的办报的四原则理论、报刊的社会功能、新闻自由的相对论观点以及相对成熟的党报理论等新闻思想,对后世的新闻传播活动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拟通过对梁启超办报活动的探索,总结其新闻思想,为我国的新闻理论研究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6.
刘子倩 《新闻世界》2013,(8):225-226
梁启超的新闻观点历久弥新。本文从目前我国新闻学研究中的几个理论热点的角度对其新闻业务思想进行梳理和分析,将媒介的现实问题与梁启超的新闻业务思想相结合,分析梁启超新闻业务思想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简论李普曼的新闻传播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名记者的李普曼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新闻传播思想,其对新闻职业规范、新闻自由、拟态环境、刻板印象等问题和观点的阐发有力地引发了新闻传播相关领域的研究。直至今日,这些思想对丰富和深化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特工门事件”曾被美联社评为2005年的十大新闻事件。该事件对美国政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给新闻界带来了不小的震动,使美国一直引以为荣的新闻自由大幅退步,记的获罪与入狱,使得美国新闻界人士人人自危。我们应该从美国政界和新闻界对“特工门”的处理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加强和完善我国的新闻法制建设。本尝试以“特工门事件”为样本,从新闻法、新闻管理体制、新闻自由体制和新闻职业道德等方面分析美国的新闻法制。[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现代著名报人赵超构早期的自由主义新闻思想进行了梳理.解放前,赵超构撰写了大量评论,批判国民党新闻专制,呼吁新闻自由,多方面地阐发了新闻自由的意义.他在新闻实践中,也始终秉持独立精神,十分警惕现实政治对知识分子的工具性、功利性利用.  相似文献   

10.
如果把新闻活动看作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即通过新闻传播与收受行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知活动,这时的新闻自由就是一种认识论意义上的自由,揭示的是新闻传收者与一定新闻事实对象的认知关系。因而,只有获得对新闻事实的正确认识,传收者才能获得认识论意义上的新闻自由。从认识论意义上讨论新闻自由问题是有价值的,不仅扩展了新闻自由论题的视野,也使人们可以透过真实新闻的景象更好地分析、理解政治意义上新闻自由的面目。  相似文献   

11.
新记《大公报》的主编张季鸾在他的办报生涯中,撰写了大量的新闻报道和政论时评,提出了许多新闻理念及思想主张。张季鸾前期(1926—1939)新闻思想的基本立场是对报刊独立性的认识,他提出报纸应该独立于政治力量与经济力量;他的新闻思想的核心是新闻自由,他对新闻自由的认识隐含了他的报刊功能观;另外,他还从报馆属性、新闻业务、报人职业规范等多方面进行了职业化报刊的实践。总之,张季鸾前期的新闻思想是一种以独立、自由、职业化为核心的现代报刊理念,然而,他的现代报刊理念中也蕴藏着他作为一位知识分子文人的传统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因此他的新闻思想呈现出一定的矛盾性,这种矛盾本质上是由当时中国的特殊社会环境所决  相似文献   

12.
王瑶 《今传媒》2011,(11):18-20
本文通过对独立战争后、美国建国初期的政治环境分析,试图探析杰斐逊与汉密尔顿关于新闻自由思想的论争以及造成二者思想差异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深化对新闻自由的认识。同时,杰斐逊与汉密尔顿关于新闻出版自由的思想论争,也把两种互相矛盾的思想植入美国的新闻思想史。  相似文献   

13.
占康 《新闻窗》2007,(3):86-87
梁启超是清末民初的著名报人、新闻理论家。从1895年到1922年,梁启超在近30年的办报实践活动中写下了许多新闻理论专著,他用富有创造性的思想和言论对近代社会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被称之为“近代舆论骄子”。  相似文献   

14.
1734年曾格因“煽动性诽谤罪”被捕入狱,它将能够有权批判当局的新闻自由权带入人们的视野。1791年美国人将新闻自由写进了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新闻自由概念发展至今,得到更多国家的认同和支持。然而,当新闻自由给予记者更多报道的权力的时候,什么才是新闻自由成为人们值得深思的问题。同时,作为新闻从业者同样需要衡量新闻自由的权限,也许一不小心就会踏入诽谤的陷阱当中。另外,西方记者滥用新闻自由的概念,大肆渲染扭曲别国新闻事件,伺机煽动舆论。本文基于对曾格案后续影响的分析,针对政党对于新闻自由控制以及西方记者对于新闻自由的滥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胡迅 《军事记者》2002,(2):62-62
一是澄清“喉舌论”已经过时的错误观点,正确认识党的新闻工作的性质与功能,牢固树立新闻事业是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的观念,激发政治责任感,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二是澄清“人民性高于党性”的错误观念,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增强新闻工作的原则性。三是要澄清“新闻商品化”的错误认识,牢固树立邓小平同志关于“精神产品不能商品化”的观念,使新闻工作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四是要澄清对西方“新闻自由”存在的糊涂思想,认清资产阶级新闻自由的虚伪性,树立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相统一的观念,自觉遵守…  相似文献   

16.
甘韵矶 《今传媒》2013,(4):36-38
近年来一些滥用新闻自由的事件告诉我们,适当的新闻管制是需要的。对于新闻自由的管制,只要找准了对其管制的标准和限度,以及它们之间的平衡点,新闻自由才能真正实现,新闻管制也才能够卓见成效。本文先分析马克思的《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这篇文章,并论述新闻自由的必要性,然后结合一些社会现实例子,简要论述本人对于新闻自由与新闻管制的观点——新闻自由和新闻管制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相似文献   

17.
史正  闫婷婷 《新闻窗》2011,(6):115-116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新闻史上不可遗失的一代丰碑,从戊戌变法一直到五四运动,他的新闻思想所起的作用举足轻重,无人可比。他有着改造社会,振兴国家的伟大抱负,作为新闻大家的他也是一个政治家。他的新闻思想超越了以前所有的简单的新闻运作,作为一个里程碑值得后人学习。  相似文献   

18.
磨胤伶 《青年记者》2020,(12):32-33
当今新闻产业发展迅速,新兴媒体在增强新闻时效性的同时也造成了有些人对新闻自由理解的偏差。基于这一现状,本文将代表西方新闻自由观的"第四权力"学说与马克思的"人民报刊"思想进行比较,以明确新闻自由之本质,探索新时期我国新闻自由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申鹏 《新闻世界》2011,(3):146-147
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通过自己的办报实践和对新闻事业的一般规律的理解中不断充实形成的,从他们新闻自由思想发展的轨迹可以看出马克思新闻思想是对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新闻理论的批判性继承。  相似文献   

20.
论社会主义新闻自由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拙作《新闻自由规律探析》(载《新闻知识》1989年10—11期)、《略论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特殊规律》(载《新闻知识》1999年12期至2000年1期)等探讨新闻自由规律的文章发表后,受到一些读者和专家学者的热情鼓励和积极评价,并且希望我继续研究下去,尤其是对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特殊规律,更应该认真研究一番。探索社会主义新闻自由规律,弄清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本质特征,将有助于我们走出新闻自由的误区,自觉地运用这种规律,发展社会主义新闻自由,把握好新闻传播的正确方向,更好地贯彻执行“两为”方针,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在揭露和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