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女儿今年上小学三年级,她从今年开始迷上了网络游戏,影响了学习成绩。我们做家长的非常苦恼!面对她直线下降的成绩,我们想把她送到寄宿制学校去读书,不知道此法可以克服她对网络的迷恋吗?有没有其他的好办法让她既可以上网却又不迷网?”根据我们对3870位中小学生家长的调查,68.6%的家长“非常赞同”或“赞同”孩子上网,但60.5%的家长对孩子上网表示“非常担心”或“有点担心”。可见,大多数家长并不反对子女上网,只是担心孩子沉溺于网络游戏和网上聊天。要预防孩子的网络沉溺行为,家长要做到以下“五要”。1.要以身作则。在上网时间、上…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工作是优秀运动队建设的生命线,是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的有效途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如何抓好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新时代的运动员思想变化越来越快,各种各样的矛盾层出不穷,如果不及时解决,将会直接影响训练比赛,要管理教育好今天的运动员,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优秀运动员,必须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用新的时代精神和他们交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探讨中小学运动员在课余训练中既要提高运动成绩,同时又注重对中小学运动员的文化学习的同步提高,由于大多数运动员对文化课不重视,成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半拉子人。为促进中小学运动员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同步提高,就要加强重视,并得到家长与学校等有关方面的理解和支持,把学生培养成高质量“文武双全”的优秀运动员。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正向着体育强国梦和民族复兴的迈进,全民健身战略的落实。体育运动在国民大众的心中越来越受欢迎,体育运动在学校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体育强而中国强,少年强则中国强,要想发展我国体育运动事业,学校体育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而学校体育中又不乏水平高和天赋好的运动员,所以中学运动队的良好发展是我国体育发展的关键,然而中学是学习的关键期,肩负着升学的压力,而体育人才又是专门的人才,运动员成才需要个长期的过程,这就使训练和学习出现了时实矛盾,文化课的学习和运动的训练的矛盾是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如果这一问题不及时解决,势必会影响中学运动训练的开展,打击了学生参加运动训练的积极性。所以能把文化课学习和运动队训练矛盾的问题加以解决,是更好的开展中学运动训练的关键,也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后备人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参加考试本是学生的事,然而我们却常常感受到:孩子考试,家长比孩子着急。一些家长在孩子“漫长”的复习应考过程中,心理焦虑表现相当严重。我们一面听着学生说:“我在家里几乎成了稀有动物,多喘口气家长都要问个为什么。”一面又听到家长无奈地求助:看到孩子晚上十点左右就上床睡觉,就为孩子“不努力读书”而担忧;看到半夜十二点孩子还在用功时,又担心第二天孩子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学习;学校老师讲课讲多了,就担心孩子没有剩余时间去解决自己的问题;但如果老师早放学,让学生回家自习时,又责怪老师对学生不负责任……家长的这种失衡心理给正迎…  相似文献   

6.
高校后勤在转体并轨的改革中应解决好四个方面的制约首先承受意识的制约。这在领导者身上,表现为矛盾心理。我们知道,转体并轨后的高校后勤运行机制,已属于市场经济范畴。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运转是它的基本特征。在高校,谁读书谁出钱,谁吃饭谁拿钱,国家给一点,自己补一点是它的基本状况。情果于兹,师生员工必然要增加适当的合理的经济负担。长期以来,由于人们把高校后勤看成是学校的最“敏感区”,是引起高校矛盾四起的“发端”、“导火线”;又由于高校长期受到计划经济思维方式的影响,致使有的领导同志总是担心后勤的转体并轨会给自己及师生带来压力,担心合理  相似文献   

7.
参加考试本是学生的事,然而我们却常常感受到:孩子考试,家长比孩子着急。一些家长在孩子“漫长”的复习应考试过程中,心理焦虑表现相当严重。我们一面听着学生说:“我在家几乎成了稀有动物,多喘口气家长都要问个为什么”。一面又听家长无奈的求助:看到孩子晚上十时左右上床入睡,就为孩子“不努力读书”而担忧;看到夜半十二时孩子还在用功时,又担心第二天孩子无足够精力去学习。学校老师讲课多了,家长担心孩子没有剩余时间去解决自己的问题:但如果老师早放学,让学生回家自习时,家长又责怪老师对学生不负责任……家长的这种失衡心理给正迎接中…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经常会获得成功或遭遇失败 ,必然会对成败行为作出归因。然而 ,他们是怎样进行成败归因的呢 ?他们的成败归因对自己的训练和比赛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本研究试图通过体育运动学校的运动员对自己的训练和比赛 ,进行成功或失败的归因分析 ,探索运动员成败归因的特点及其规律性 ,并研究他们的成败归因对今后训练和比赛的影响。二、研究对象本研究的对象是山西省体育运动学校 91级二个班 ,92级一个班 ,93级二个班 10 4名运动员 ,其中男运动员 5 6名 ,女运动员 4 8名。包括了羽毛球、手球、排球、田径、跳伞、…  相似文献   

9.
散打运动员在比赛中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比赛的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教打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分为长期心理训练和赛前比赛心理形成训练两种类型,散打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方法包括放松训练、模拟训练、意志训练等。在散打运动员心理训练中要更注重目标设置技能训练、紧张应激控制技能训练、情绪和自信心的调控。  相似文献   

10.
目前,“择校”已越“择”越“热”,许多家长往往不惜一切手段、投入巨大资金。想方设法让孩子进入到一个优质的学校。他们认为把孩子送到一个好学校,放心地把孩子交给老师,自己就可以甩手不管了。同时也有很多家长认为,好家长的影响要胜过好学校。到底是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大还是好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大?下文是多位人士从多个角度围绕“好家长与好学校的话题进行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许德斌 《考试周刊》2008,(3):127-129
笔者采用问卷调查、专家访问法、文献资料法及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云浮市287位学生及其家长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有91户家庭父母单方面反对子女参加学校运动队训练;有196户家庭父母双方均反对子女参加校运动队训练.家长反对子女参加训练的主要是训练会耽误子女的学习,容易造成伤病,并且成材率低.建议各学校应妥善解决好运动训练与文化学习之间的矛盾,提高科学训练水平等.  相似文献   

12.
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经常会获得成功或遭遇失败,必然会对成败行为作出归因。然而,他们是怎样进行成败归因的呢?他们的成败归因对自己的训练和比赛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本研究试图通过体育运动学校的运动员对自己的训练和比赛,进行成功或失败的归因分析,探索运动员成败归因的特点及其规律性,并研究他们的成败归因对今后训练和比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气弓箭是一项考验运动员动手制作能力和射击水平的竞技比赛。比赛不仅是运动员制作能力和射击技巧的较量,也是他们心理能力的一次抗衡。运动员在赛前与比赛时可能会产生消极情绪,例如产生“我是初赛冠军,决赛也一定要拿冠军”的想法,担心输掉比赛,在老师和队友面前丢人,担心对手比自己强,  相似文献   

14.
赵春梅  赵乐亭 《考试周刊》2012,(40):106-107
目前,我国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员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高水平运动员在校的学习及生活逐步凸显出学习动因不足,学业情况不佳;交友范围狭窄,社交状况堪忧,成就动机模糊,就业质量不高等问题。基于此,高校在引进、管理、教育高水平运动员时,除了要考虑运动队成绩和学校的影响力外,更应立足于学校的育人目标,以人为本,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处理好运动员训练与学习的关系,激励运动员的成就动因,关注运动员的心理状况,注重运动员健全人格的培养,促进其健康成才,并积极拓展运动员就业渠道,提高其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5.
当被问到最喜欢哪一门课程时,杰森·艾布拉姆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午餐。”他以为他这种恶作剧般的回答会引来一阵笑声。但是他的父母———简和斯图亚特却认为杰森不把学习当回事儿。他们担心儿子的学习成绩———凑合但不优秀———让他不能顺利的升级。“你总是希望你的孩子能是最好的。”简说,“我们知道如果杰森努力的话,他的学习成绩能更好。”但是他愿意努力吗?大多数家长都会出于善意地为孩子制定高目标,以激励孩子努力学习,并养成好的行为习惯。犹他州大学儿童成长专业的心理学家萨姆·戈德斯登说,“但是大多数家长都没有意识到孩子…  相似文献   

16.
关颖 《家庭教育》2010,(7):18-19
现在,一些家长最在乎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把孩子考高分、上个好学校作为孩子努力学习的目标,于是也把教育孩子的劲儿全使到了辅导孩子的学习上。而孩子呢,“两耳不闻窗外事”,常常被分数“牵着鼻子走”,学习处于被动状态。这种缺少内在激励因素的状况,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变得目光短浅,胸无大志,得过且过。到头来,学习也成了为分数学、为家长学,这是孩子成才的大忌。  相似文献   

17.
独生子女的家长大都“望子成龙“心切,有的过早地教孩子认字、算题、背古诗,有的甚至不顾孩子的兴趣对孩子的某种技能训练“定指标”、“施压力”。殊不知,这种繁琐的机械训练不仅会增加幼儿的负担,而且会使其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那么家长应怎样引导孩子呢?依我们多年的幼教实践认为:让孩子在愉悦的心境中获求知识是引发孩子学习兴趣和开发孩子智能的好  相似文献   

18.
去年下期,我班开展了两次评选“模范家长”的活动。评比条件是“五好”:经常检点自己的言行,处处为子女树立榜样,以身作则好;密切配合学校做工作,主动负责好;对子女不娇纵,不溺爱,严格要求好;善于诱导不打骂,教育方法好;子女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效果好。我们将“五好”条件向家长反复宣传,发起竞赛活动。期中和期末,请家长交流创“五好”的经验,班主任向大家介绍家长中的好典型。然后以家属区为单位,开展评选活动。最后由学校定出“模范家长”名单并进行奖励。实践证明,这个活动是调动家长和学生两个积极性,密切家校关系的一个好办法。以前,有些家长把子女交给了学校,就“万事大吉”。有时家访也很难见到家长。  相似文献   

19.
国家教育部新世纪课程改革计划启动后 ,将在中学开设“研究性学习”必修课 ,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实践。研究性学习就是要求教师转变角色 ,形成新的师生关系 ,即改变过去“传道”为“导航” ,“灌输知识”为“问题研究” ,在研究中完成学生知识的获得。要研究性学习在生物学教学活动中能够顺利推进和具体实施 ,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因素加以思考。1 思想上要转变观念 ,教师、学生、家长、社会首先应该消除几个不必要的担心1.1 过分担心考试分数上不去 ,不能升学 高考在目前甚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很大程度影响学校教育和教学活…  相似文献   

20.
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运动损伤是很难避免的,学校田径训练也是如此。运动损伤不仅影响运动员正常的生活、学习、训练和比赛,还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本文通过调查分析造成田径训练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便有效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