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良方一:革新管理理念。学校应以人本思想为指导,注重情感投资,加强民主政治建设,营造一种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的宽松心理氛围,使教师能有一种安全感,从而心情舒畅地工作。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达到自我管理,人人都是管理者,每位教师参与管理,改变“学校管我”的想法。管理者要有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意识,帮助每一位教师找到适合其自身特点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学校对教师的管理也是一种心理管理的过程。制度的实施、工作的落实,很大的程度上是通过教师的心理活动来完成的。教师在工作过程中,其心理活动和所处的心理环境直接影响着他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因此,在新形势下,学校管理者要研究教师的心理特征,掌握教师的心理活动,有效地运用心理学原理,去创造适于教师工作的心理环境,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情感管理即管理者以真挚的情感,增强与员工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思想沟通,满足员工的心理需要,形成和谐融洽的学习和工作氛围的管理方式。作为学校管理工作者,一定要注重情感管理,尊重每位教师,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教师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一、营造氛围,提供良好环境环境对人的影响不容忽视,对教师来说,校园是一种环境,各项政策、规章制度、学校领导氛围都是一种环境。优美的校园可以  相似文献   

4.
开展教师思想工作的过程,就是学校领导和教师在思想上互相交流、互相帮助、互相作用的过程,即双方之间的心理互动过程。要使这一过程经常地、顺利地进行,关键是学校领导要摆正自己和教师之间的关系,不是把自己看作高人一等的领导者,而应看作是教师的同事和朋友,真正把思想工作建立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始终坚持用平等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和处理双方之间的思想关系,解决教师的思想问题。首先,要尊重教师。教师既是思想工作的对象,又是办好一所学校的中坚力量和培养人才的主体,因  相似文献   

5.
学校管理者是指那些对学校工作承担领导责任和发挥领导作用的管理人员,也即在学校管理系统中,具有一定管理素质、管理能力并承担一定管理职责的人,他们是办好学校的关键因素,是管理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主体。按工作性质分,有思想政治工作者、行政事务管理者、学术研究工作管理者;按工作责权分,有决策指挥管理者、咨询参谋管理者、执行协调管理者、具体事务管理者。学校管理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除了要与普通教师一样承受教育教学与改革的紧张与压力外,还必须在工作和生活中率先垂范,做出榜样。他们的心理是否健康,关系着学校的发展走向,影响着学校师生的心理,同时也影响着管理者自身的健康。学校管理者的心理健康,意即学校的管理者在学校的管理活动中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适应其特殊的角色、地位及环境,并能以自己特有的人格特征去充分发挥心理潜能,达到自觉、平衡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绿色教育"是一种追求学校、教师、学生全面、和谐、人文、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其核心是"自然、和谐、发展".如果在学校教师管理中坚持"绿色教育"的理念,倡导"生命因欣赏而美丽、氛围因宽容而和谐、责任因自主而生成",以互信互谅为基础,以公平公正为准则,以情感关怀为内容,以制度管理为手段,就能使全体教师在一种心态平和、情感融洽的环境中积极地、有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和工作.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不再是单纯的工作单位、学习场所,而是全体教师专业共同发展的精神家园.为此,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为全体教师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健康向上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 ,教师的工作观念、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关心教师的心理 ,关注教师在想什么 ,贴近教师的心 ,认定和培养教师的“工作心语” ,这是调整教师心态 ,涵养教师师德 ,加强教师管理和实现教师自我管理 ,充分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的一条有效途径。一、“我要工作” ,这是聘任制环境下 ,教师转变观念 ,找到工作原始内驱力的基本要求。马克思认为 :劳动是人最基本的需要之一。长期以来有酬才有劳、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工作观 ,使人们的思想僵化了 ,工作意识弱化了 ,有部分人钱字当头 ,稍有不如意就“撂担子” ,甚至滋生了出…  相似文献   

8.
中学教师心理健康对教师本人的教育教学、心理水平和学生都有重要影响。优化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学校环境,一是优化学校教育环境和心理环境。二是强化学校的管理改革,树立良好的领导作风,采取合理的工作方法;正确合理地实行改革,保障中学教师的职业安全感;端正办学思想,减轻中学教师的工作压力;正确合理地运用奖惩措施,提高中学教师心理满意度。三是健全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的校内保障系统,制订和实施符合本校实际的中学教师心理辅导计划。学校管理者还要建立起家、校沟通的交流机制。  相似文献   

9.
学校的管理,从根本上讲,就是对人的管理,管理的过程就是对人主观能动性的激发与组织。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根本职责在于为教师创造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环境和条件,营造一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合作、宽松和谐的育人氛围。一、管理者要改变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管理”有两个职能:一个是“管”的约束职能,一个是“理”的疏导职能。校长是学校的管理者和领导者,他最容易接受的是“管”的制约职能,因为这样的管理者最为简单,表面上最为有效,最能体现校长的权威。但这样的管理,使教师工作情绪化,与校长关系紧张,容易造成教师出工不出力,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管理中的情感管理就是管理者以真挚的情感,增强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思想沟通,满足教师的心理需求,形成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的一种管理方式。这种模式宽松中带着激情,严谨中充满呵护,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在这种模式下,管理者和教师是平等而民主的关系。管理者要公平地对待教师,要爱她们,从她们的情感、需要出发,让她们感觉到被重视、被信任。管理工作中引入情感管理为纽带,变管理为服务,关注人的和谐进步,积极创造有利于教师成长、工作、学习的氛围,真正让情感管理促进幼儿园的工作管理,进而使幼儿园健康向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标确定的心理标准 一个好的办学目标对学校工作具有导向性.它对全体教师教育教学活动有激励性.它使学校发展有方向,教师工作有动力.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校长要十分重视设置能被教师接受而又有较高价值的目标.而在目标的设置中,其心理标准则是校长要考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管理是一门科学,善于运用这门学科,往往能使自己管理有道、工作得心应手并卓有成效。懂得管理、善于管理的学校领导者不会仅仅靠强硬的手段来对待自己的员工,而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注重情感管理。教师的家人生病住院时,管理者一声真诚的问候;教师在工作中有了困惑,管理者适时的点拨;教师在思想上有波动时,管理者的悉心体察、真诚沟通和交流等,这一切都会使教师倍感亲切。他们会体验到,学校领导是关心他们的、理解他们的,在他们的眼里,学校不是由冷冰冰的钢筋水泥等材料构筑的毫无生气的工作之所,而是由彼此的关心、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所编织起来的精神家园。在这种“家园”里生活,教师感到踏实、温暖。校长要营造的正是这样的一种能激发教师成长的温馨环境,那么,如何去营造呢?  相似文献   

13.
正参与式管理是一种新的教育管理模式。学校通过参与式管理,使员工、学生和家长在决策上有参与管理的权力和机会,从而激励个人内在的工作动机和学习动机。参与式管理能增强教师的归属感和价值感,使教师对学校的办学追求和领导方略产生认同感,并激励教师为学校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近几年,兴隆县六道河中学践行参与式管理,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一、构建参与式管理体系,人人都是管理者1.建立学校"1+3"管理平台。"1"即  相似文献   

14.
吕星 《教书育人》2006,(4):31-32
新的课程改革需要有新的学校管理与之相适应,而学校管理的转变又是以教师管理的转变为前提。在新课程背景下转变传统的教师管理方式,充分发挥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思想业务素质,是当下每位学校管理者都要下功夫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育人,教师是推动学校发展、实现育人目标的生力军,学校管理者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要千方百计为教师的发展搭台,为学生的成长铺路.学校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 一、实行民主管理,唤起教师的主人翁意识 实施民主管理,就必须着力唤起教师的主人翁意识,把学校的办学思想、价值观念转化为教师的共同追求.学校的管理者必须引导教师建立良好的共同愿景,而这一愿景中必然有个人发展的内涵,是每一个人与学校共同成长,而不仅只是管理者的行为和规划.  相似文献   

16.
转型时期教师工作时间的弹性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实施弹性工作时间制的意义弹性工作时间制是学校管理者根据现代教育管理原则,针对转型时期教师工作的特点,为创建宽松的工作环境和高效教育目标,将教师工作时间的他控与自控有机的结合所形成的一种具有伸缩性的时间管理制度。实施这一制度既能使管理者指挥灵,又能...  相似文献   

17.
李雪梅 《中国教师》2010,(16):54-55
当前,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关注教师心理健康是学校管理中"人本思想"的重要体现,学校管理者,尤其是校长们应从教育长远发展的高度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要采取有效手段缓解教师心理压力,以保证教师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五大连池市第一小学校的办学理念是:"让我们共同体验成功的快乐!"在这一理念指引下,学校在管理实践中坚持以教师为本,大力实施人文管理。学校的办学思想、规章制度和校园文化无不体现人本特色——办学思想指引人、激励人;管理制度解放人、发展人;校园文化陶冶人、感化人。热情关心人、充分信任人、诚恳对待人、全面发展人,是我们工作的不懈追求。学校努力为教师创造一种幸福的工作环境、愉快的成长环境,真正让教师做人有尊严、生活有  相似文献   

19.
学校管理中如何优化教师心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们从事的工作,总是在一定的心境状态下进行的。良好的心境,会使教师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解决问题迅速,对教学内容阐述精确,教学语言富有情感,工作效率高。反之,教师工作在低沉、郁闷的心境之中会思路阻塞,思维迟缓,无创新可言,影响教学效果。可见,教师良好的心境对于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那么,对于学校管理者,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如何优化教师的心境呢?一、管理者营造富有人情味的工作环境是优化教师心境的重要条件在学校管理中,管理者的主要任务是为教师发挥才智创造适宜的条件,减少教师在自我实现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要强化学校管理者的“设计师”角色,淡化“指挥家”的角色。关心、爱护教师,学会尊重教师的人格、教师的工作、教师的合理需求。营造一个平等、团结、互相尊重、富有情趣的工作环境。虽然在学校管理中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领导和被领导、上级和下级的关系,但它绝不是老板和雇工的关系。因此,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学校管理者必须时刻树立“教师为本,教师第一”的管理理念,重视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使教师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个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在制定各项制度措施时,必须以教师的心理需求为基础,并力求满足教师各方面的心...  相似文献   

20.
加强学生思想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首要工作。教育要以人为本,所以教师只有深入到学生当中,认真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要,从解决心理问题入手,才能找到工作的出发点,从根本上解决思想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